Workflow
小叶紫檀手串
icon
搜索文档
总台报道有反馈丨以血檀冒充小叶紫檀 福建仙游:查封!涉案当事人已被控制
央视新闻· 2025-08-25 16:29
行业监管事件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个别商家伪造检测证书 以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进行销售 [1] - 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嫌造假的证书及产品进行查封并依法立案调查 [1] - 公安机关已对涉嫌伪造证书的当事人予以控制 [1] 政府应对措施 - 仙游县成立联合调查组组织市场监管 公安 工艺美术中心等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调查 [1] - 后续相关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1] - 仙游县将开展行业专项整治 完善行业监管长效机制 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 [1]
被曝光后,仙游县连夜成立联合调查组,当事人被控制
证券时报· 2025-08-25 15:30
事件概述 - 福建莆田仙游县个别商家伪造检测证书 以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进行销售 [2] - 联合调查组确认报道情况属实 已查封涉嫌造假证书及产品并立案调查 [2] - 公安机关已控制涉嫌伪造证书当事人 后续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 造假手段细节 - 血檀手串价值20元却被包装成价值数百元的小叶紫檀手串销售 [3] - 鉴定机构隐藏在民宅中 制作好的证书供商家自行取用 [3] - 伪造的权威证书每张仅售0.8元 带有可扫码查询的虚假信息 [3] - 证书带有独立编码但按斤称重销售 机构拒绝承担售后责任 [3] 产品价值差异 - 血檀不属于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约1万元 [2] - 小叶紫檀是名贵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高达40万元 [2] - 两种材质价差达40倍 造假行为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 [2] 销售渠道特征 - 个别电商直播间利用假证书作为质量保证 大肆宣传买假包赔 [3] - 造假行为为假货披上合法外衣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2][3] 地区背景信息 - 仙游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 县域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 [3] - 2024年末户籍人口117万人 常住人口90.1万人 [3] - 该地区是中国红木家具主要产区之一 [3] 政府应对措施 - 县政府将开展行业专项整治 完善行业监管长效机制 [2] - 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 [2]
被曝光后,仙游县连夜成立联合调查组,当事人被控制
证券时报· 2025-08-25 15:14
行业监管事件 - 福建仙游县个别商家伪造检测证书 使用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进行销售[1][2] - 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封涉嫌造假证书及产品并立案调查 公安机关控制相关当事人[2] - 当地将开展行业专项整治 完善监管长效机制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2] 产品造假细节 - 血檀不属于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约1万元 而小叶紫檀为名贵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高达40万元[4] - 价值20元的血檀手串被包装成价值数百元的"小叶紫檀"销售 价差超过10倍[4] - 造假证书价格低廉 每张仅0.8元 带有可扫码查询的虚假信息 为假货提供合法外衣[4] 销售渠道与手法 - 个别电商直播间利用假证书作为"质量保证" 大肆宣传"买假包赔"来误导消费者[4] - 鉴定机构隐藏在民宅中 制作好的证书堆放在屋内供商家自行取用 形成规模化造假链条[4] - 证书销售方明确拒绝承担售后责任 仅提供证书而不对产品质量负责[4] 地区背景信息 - 仙游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 县域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4] - 2024年末户籍人口117万人 常住人口90.1万人[4]
以血檀冒充小叶紫檀,福建仙游:查封!涉案当事人已被控制
齐鲁晚报网· 2025-08-25 14:12
行业监管事件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个别商家伪造检测证书 以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进行销售[1] - 央视《财经调查》栏目于8月24日晚曝光该造假事件[1] - 仙游县联合调查组于8月25日发布通报确认报道情况属实[1] 政府应对措施 - 仙游县成立联合调查组组织市场监管 公安 工艺美术中心等部门对涉事商家开展调查[1] - 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嫌造假的证书及产品进行查封并依法立案调查[1] - 公安机关已对涉嫌伪造证书的当事人予以控制[1] 行业整顿计划 - 仙游县将针对有关问题开展行业专项整治[1] - 当地政府计划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长效机制[1] - 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1]
央视曝光当晚,福建仙游县成立联合调查组
券商中国· 2025-08-25 12:00
行业乱象曝光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个别商家伪造检测证书 以血檀手串冒充小叶紫檀手串进行销售[1] - 血檀不属于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约1万元 而小叶紫檀作为名贵国标红木每吨高达40万元 价差达40倍[2] - 当地工厂工作人员坦言约20元的血檀手串可被当作印度小叶紫檀出售 存在明显欺诈行为[1] 造假手段披露 - 商家提供"配套服务"——定制虚假鉴定证书 证书标注"小叶紫檀"和"檀香紫檀"字样[2] - 出证机构显示为"中信国检金银珠宝红木检验检测中心" 扫码可查 看似正规权威[2] - 此类"权威证书"价格极其低廉 500张批发价仅需0.8元 相当于每张证书成本不足0.002元[2] 监管行动 - 仙游县联合调查组于8月25日发布通报 确认报道所述情况属实[2] - 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嫌造假的证书及产品进行查封 并依法立案调查[2] - 公安机关已对涉嫌伪造证书的当事人予以控制 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2]
财经调查丨血檀变“小叶紫檀”!央视曝光红木制品证书按斤卖→
搜狐财经· 2025-08-24 20:41
红木市场造假乱象 - 血檀不属于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约1万元 而小叶紫檀作为名贵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每吨高达40万元[1] - 红木市场存在严重造假行为 价值20元的血檀手串被包装成价值数百元的"小叶紫檀"进行销售[1] - 个别电商直播间利用假证书作为"质量保证" 大肆宣传"买假包赔" 为假货披上合法外衣[1] 鉴定机构违规操作 - 鉴定机构隐藏在民宅中 屋内堆放着大量已制作好的证书供商家自行取走[1] - 所谓"权威证书"价格极其低廉 每张仅需0.8元 带有独立编码的证书在此处成为按斤称重的普通商品[1] - 这些证书带有可扫码查询的虚假信息 机构在疯狂"接单"造假的同时明确表示不承担任何售后责任[1]
警惕!直播时让人心动的开蚌30秒,可能是主播设计的表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2 17:58
珍珠直播销售模式 - 诸暨是中国淡水养殖珍珠的最大产地,其淡水珍珠销售占全国80%和全球70% [5] - 近两年流行兼具盲盒趣味性与神秘感的珍珠直播模式,部分直播间单次开蚌场次在线人数达几千人,高峰时段可达上万人 [5] - 直播间通过低价竞拍珍珠蚌(如288元拍下市场价千元以上的11.8毫米粉金色珍珠)吸引消费者参与 [10][12] 直播间营销手法 - 直播间使用助播和多个手机参与竞拍,将价格从初始起拍价哄抬至10倍(如从66元抬至660元) [12][16] - 采用"猜点位捡漏"游戏刺激消费,如199元拍下别人高价竞拍的同类型珍珠蚌 [18][21] - 主播利用镜头盲区将预先准备的成品珍珠塞入蚌肉,制造"现场取珠"假象 [25] 行业监管与规范 - 2019年以来诸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查处70余家涉嫌虚假宣传的直播店铺 [32] - 监管部门要求直播必须完整展示开蚌全流程及周边环境,禁止特写掩盖关键环节 [34] - 发放"珍珠行业常见违法违规行为提醒告诫书",规范虚假宣传珍珠尺寸、国外证书、直播话术等问题 [34] 消费者鉴别方法 - 真珍珠在形状、光泽和颜色上存在天然差异,仿制品通常圆度、光泽和颜色完全一致 [36][38] - 转动珍珠项链时可观察到:①形状不完全圆 ②光泽有差异 ③颜色存在偏粉或偏青的变化 [38] - 警惕整串项链圆度、直径、光泽和颜色完全一致的产品 [38] 电商平台虚假交易 - 某店铺通过拆分0.21元配件链接进行刷单,使主商品销量从不足1000件虚增至10万+件 [40][42][44] - 利用平台规则漏洞,通过11次操作虚增104000多件销量 [44] - 正常销量与评论比例约为10:1,异常数据差距可帮助识别虚假交易 [40] 直播营销法律责任 - 主播"假一赔十"等承诺构成买卖合同内容,商家需履行高于法定标准的赔偿承诺 [58][60] - 法院判决商家按主播承诺赔偿消费者十倍价款(1000元手串赔偿10000元) [58][60] - 主播与商家存在雇佣关系时,其宣传承诺视为商家行为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