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V1.9.7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深度】2025年主流车企城市NOA试驾报告—10月北京篇
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被定位为汽车智能化的拐点之年,将开启一个为期3年的发展周期,推动国内电动汽车渗透率实现从50%到80%以上的跃升,整车市场竞争格局将迎来重塑 [4][110] - 头部智能驾驶主机厂及方案供应商的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能够实现包括环岛、掉头在内的复杂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场景落地,并不断完善从车位到车位、场景理解等更高阶功能,提升了处理各类极端情况的能力和驾乘体验 [4][110] - 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各家车企的智能驾驶能力差距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第二梯队厂商对复杂场景的不断完善以及接管次数的减少,而第一梯队厂商则处于底层架构切换期 [6][110] 路测方法与样本 - 研究报告采用了两种路测形式:大样本集中路测和小样本深度路测,对尊界(华为)、小鹏、智己、理想、小米、蔚来共6家厂商的智能驾驶体验进行了多维度评价 [5][110] - 大样本集中路测在固定路线(国谊宾馆-车公庄-首都师范大学-国谊宾馆,约12.5公里)上进行,参与人员近50人,时段为8:00至18:00,旨在获取标准化路线下的丰富样本 [14][37][40] - 小样本深度路测由固定的安全员和评价员在不同时段完成,路线为国谊宾馆-航天桥环岛-公主坟-国谊宾馆,测试时长约40至60分钟,旨在保证评价尺度和安全边际的一致性 [14][62][63] 各厂商智能驾驶系统版本与架构 - 尊界(华为)搭载ADS 4.0系统,采用全新的WEWA架构,云端算力提升至7.5 EFLOPS,并配备了4颗激光雷达 [18][32] - 小鹏XOS大模型共创版4.0实现了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上车,其AI鹰眼视觉融合感知从图片式升级为视频流感知融合 [20][32] - 理想OTA 8.0版本正式升级了VLA模型,实现了语音控车功能 [22][32] - 蔚来cedar雪松1.3.0 CN版本搭载于ES8车型,采用了自研的NWM世界模型和自研智驾芯片NX9031 [25][32] - 智己采用Momenta提供的IM AD 3.0方案,小米则采用自研的端到端辅助驾驶方案V1.9.7 [29][31][32] 大样本集中路测核心结果 - 尊界(华为ADS 4.0)总体评价得分最高,为4.41分(满分5分),平均总接管次数为1.16次,在掉头、博弈场景表现优异 [44] - 小鹏(XOS 4.0)平均总接管次数为本次路测最低,仅0.94次,总体评价得分4.22分,场景表现均衡 [46][48] - 理想(OTA 8.0)平均总接管次数为1.06次,驾驶风格较为保守,平稳性表现好 [52] - 智己(IM AD 3.0)总体评价3.55分,平均接管次数1.44次,掉头成功率较高 [49] - 小米(V1.9.7)平均总接管次数为3.86次,蔚来(雪松1.3.0)平均总接管次数为4.14次,两者均能覆盖城市NOA基本场景,但接管次数相对较多 [55][58][60] 小样本深度路测场景分析 - 华为ADS 4.0在深度路测中接管总数为2次,分别发生在障碍物/车辆绕行和左转场景,其智驾风格偏激进,处理能力强 [74][78] - 小鹏XOS 4.0接管总数仅为1次,发生在复杂的车车博弈场景,在环岛、复杂路口等困难场景下表现优异 [79][80] - 智己IM AD 3.0接管总数为2次,理想OTA 8.0接管总数也为2次,主要发生在高难度博弈或非常规复杂路况 [90][93][96] - 小米V1.9.7接管总数为4次,蔚来雪松1.3.0 CN接管总数为6次,接管多出现在环岛、掉头、上下匝道等复杂或非常规场景 [98][108] 厂商表现总结 - 华为和小鹏在总体接管次数和细分场景表现上持续领跑,各项维度评价优秀且均衡,尤其在困难场景中反应及时,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 [5][110] - 智己采用的Momenta方案表现亮眼,相比之前的测试体验有提升;理想的VLA架构体验稳定,绝对接管次数少 [5][110] - 小米和蔚来能够覆盖城市NOA的基本场景,并正在逐步优化细节体验 [5][110]
9月上海篇:2025年主流车企城市NOA试驾报告
东吴证券· 2025-09-25 15:1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 开启3年周期推动国内电动化渗透率实现50%-80%+的跃升 整车格局迎来重塑阶段 [4] - 头部智能驾驶主机厂/方案供应商已实现环岛 掉头等复杂场景的城市NOA落地体验 并完善车位到车位 场景理解等高阶功能 加强Corner Case处理能力 [4] - 相比2025Q1 2025Q3各家车企智驾能力均有提升 绝对差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 [4] - 新势力自研方阵智驾表现亮眼 小鹏/华为/理想稳居第一梯队 蔚来/小米快速跟进达到类第一梯队水平 [4] 上海智能化路测基本情况 - 采用大样本集中路测和小样本深度路测两种形式 覆盖10家智能驾驶主机厂/方案供应商 [4][9] - 大样本集中路测近50人集中于8:00-18:00时间段基于固定路线测试 涵盖同时段不同车型路测信息 路线标准化 样本量丰富 [9] - 小样本深度路测由相同安全员和评价员于不同时段基于相似路线测试 评价尺度一致 安全边际一致 路测时长长且场景丰富 [9] - 测试车型包括小鹏新P7 尊界S800 理想i8 蔚来ES8 小米YU7 腾势Z9 魏牌蓝山 特斯拉Model3 极氪007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 [10] 软硬件方案比较 - 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 3采用视觉方案 其他车型均搭载激光雷达 [26] - 小鹏 华为 蔚来实现智驾芯片自研 小鹏自研图灵芯片本地有效算力2250 TOPS [12][24][26] - 小鹏 华为 理想 蔚来 小米 特斯拉 极氪为自研算法方案 比亚迪腾势采用Momenta方案 魏牌蓝山采用元戎启行方案 [26] 大样本集中路测结果 - 小鹏平均总接管次数1.51次 环岛能力优秀 掉头成功率高 平稳性及行驶效率表现好 [34] - 尊界平均总接管次数0.60次 各项指标接近满分 环岛及掉头成功率高 平稳性评分4.64分 [37] - 理想平均总接管次数1.47次 环岛场景表现较好 平稳性表现稳定流畅 [40] - 蔚来平均总接管次数2.03次 环岛场景表现较好 驾驶过程稳定流畅 [43] - 小米平均总接管次数1.94次 环岛成功率较高 可识别红绿灯待行区 [46] - 特斯拉平均总接管次数5.73次 环岛场景相对较好 存在车道识别不清问题 [49] - 腾势平均接管次数2.54次 环岛场景较好 掉头成功率一般 [53] - 蓝山平均接管次数2.96次 环岛场景可通行 掉头成功率一般 [55] - 极氪平均接管次数4.16次 环岛表现良好 基本无法完成掉头 [58] - 奥迪平均接管次数3.75次 掉头场景表现较好 基本无法实现环岛通行 [58] 小样本深度路测结果 - 小鹏路测接管总数2次 场景间得分方差小 环岛和复杂路口表现优异 [71] - 华为路测接管总数5次 简单场景处理能力优异 主动型场景处理能力更优 [81] - 理想路测接管总数4次 简单及中等场景处理能力优异 困难场景具备处理能力 [87] - 蔚来路测接管总数5次 简单及中等场景表现优秀 修路和环岛场景有处理能力 [93] - 小米路测接管总数5次 简单及中等场景表现优秀 环岛和复杂路口表现优异 [94] - 腾势路测接管总数4次 简单及中等场景处理能力优异 环岛及窄道通行有进步 [104] - 蓝山路测接管总数5次 简单及中等场景表现良好 左/右转及超车场景突出 [105] - 极氪路测接管总数18次 简单/中等场景表现良好 风格激进导致多场景接管需求 [116] - 奥迪路测接管总数7次 简单及中等场景表现优秀 环岛和无保护右转表现优异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