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

搜索文档
同仁堂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政策红利下数智化转型加速
北京商报· 2025-05-21 13:36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52.76亿元,同比增长0.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1.66%,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上年同期的-2.52亿元大幅改善至8.33亿元,主要得益于优化原料采购节奏和库存结构 [2] - 总资产达323.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4.38%,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2] 产品研发与创新 - 研究院完成防风通圣丸等质量标准研究11项,左归丸治疗甲亢等3项效学研究,以及苏合香丸出口工艺研究1项 [2] - 3月发布安宫牛黄丸新品规,对核心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覆盖更多消费群体,挖掘销售潜力 [3] 数字化转型 - 加速推进"中药智造"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自动化生成,提升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 [2] - 中药全程追溯管理系统实现"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追溯,涵盖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制造、药品流通和销售 [4] - 3月推出中医药知识图谱系统3.0,与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深度融合,实现中医药知识智能化整合与交互 [5] 政策与战略 - 受益于《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公司重点覆盖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目标到2030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以上 [6] - 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医药振兴发展政策为公司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长期战略与国家政策形成深度协同 [6] 未来展望 - 通过延伸大健康产业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智能化转型,公司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未来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实现更高质量增长 [1] - 在数智化浪潮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7]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左归丸临床研究项目合作正式签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8 12:42
中医药产学研合作 -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签署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聚焦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的中医药调控机制研究 [3][5] - 合作项目名为"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本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多元学科集成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支持 [5] - 研究将探索左归丸、右归丸等经典名方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的现代应用 [7][9] 中医药行业发展 - 中国老龄化加速导致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医药在"肾虚证"防治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7] - 仲景宛西制药以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坚持"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 [9] - 此次产学研合作被视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路径 [9] 研究项目细节 - 项目设立三个分会场,分别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肾虚证、膝骨关节炎肾虚证和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 [9] - 研究由朱晓峰教授、张还添教授、孙景波教授等专家主导,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案论证 [9] - 项目得到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支持,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召开方案论证会 [3]
仲景左归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方案论证会广州召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8:52
合作签约与项目背景 -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签署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聚焦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2] - 项目名称为"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本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多元学科集成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支持 [6] - 合作方包括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宛西制药及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多方机构 [2] 研究内容与方向 - 研究基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中医理论,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中医优势病种 [6] - 重点探索左归丸、右归丸等经典名方在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中的现代应用 [4][6] - 研究分为三个分会场:老年骨质疏松症肾虚证、膝骨关节炎肾虚证、阿尔茨海默症肾虚证 [7] 行业现状与意义 - 中国老龄化加速导致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包括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 [4] - 中医药在"肾虚证"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研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新继承 [4] - 合作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路径 [6] 参与方与专家团队 - 暨南大学方代表包括原副校长张荣华教授、中医学院院长朱晓峰教授等 [2][6] - 仲景宛西制药由副总经理马云代表出席 [2][6] - 专家团队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广东省多地医学机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