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陕西:在“象牙塔”和“大市场”之间搭起桥梁
新华社· 2025-11-05 20:09
在校园西侧的一座银白色楼宇,刚搬入不久的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同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开会讨论项目。2021年8月,双方联合成立了南 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并在新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等关键领域组建联 合攻关团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 南瑞集团作为需求单位,身兼"出题者""承接者"双重角色,通过"揭榜挂帅"确定联合攻关团队,西安交通大学则承担"方法创新、技术突破、转 化支撑"责任,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融入企业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流程,实现共赢。 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主任杨冬梅表示,校企合作不再是"甲方乙方"关系,而是让企业融入学校,把技能搬进课堂,将 技术贴合市场,不仅形成了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更打造出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引领新型电力系统方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结合具体实际,西安交通大学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中探索出一套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据了解,该校自2021年以来已与 248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100余项,累计转化成立科技型企业276 ...
在美的做科研的年轻人们,如何成为打破技术边界的“破壁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6:22
在美的集团内部,有一场被内部称为"科研奥斯卡"的盛大活动,是超2.3万名美的研发人员一年一度的 盛会,至今已经举办了30年。 本届科技月仅有29名科技明星/新星获奖者,获奖概率低至约千分之一。美的生活电器在本届科技月上 揽获3项大奖,包括科技明星、科技新星和项目类技术突破奖。 美的生活电器研究院的两位研究员——材料技术专家杨卫星与健康美味技术研究员赵念思,凭借"甲醛 常温高效催化净化技术""GABA酶控合成助眠技术""新风鲜氧轻火技术"等突破性成果,在第30届美的 科技月中分别荣获"科技明星"与"科技新星"奖项。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美的科研人员的专业背景涵盖各个领域。仅仅在生活电器这样一个细分领域的研 究院就已经"藏龙卧虎",不仅有家电制造方面的工程师,还有高分子材料学、食品工程专业等方面的科 研人才。多种学科背景的高材生们,正在通过科研创新将生活家电的边界不断拓宽,从用户"方便好 用"的刚性需求,不断延伸至"健康营养"、"智能环保"等品质生活需求。 从他们的分享中,可以窥见美的集团庞大的科研体系如何培养出擅长打破传统技术边界的"破壁者"们, 杨卫星与赵念思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科研能力的体现,更是美的集团"研发 ...
汇智聚力助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新华日报· 2025-10-31 05:52
近日,省政协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 就"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能级"主题召开主席专题协商会议,结 合前期蹲点调研和专题调研成果,积极建言资政,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更好汇智聚力。 深化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根基,强县首先要兴业强业。 □ 本报记者方思伟实习生殷梓峻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 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县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是增 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省40个县域正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江苏 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袁建华建议,"要进一步提升'一县一策'实效性,进一步构建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 县域发展格局,引导不同类型县域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近融入城市产业链,形成紧密协同关 系。" "目前我省博士后工作站已实现县域全覆盖,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破解技 ...
“十五五”规划定调!这场大赛的意义非同一般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36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中国博士后制度始于1985年,旨在解决海归博士"落地难"问题,最初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102个流动站[7][8] - 40年来,该制度已发展至近8800个站点,累计培养超过40万名博士后,其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数量达4971个,占比超56%[9] - 企业博士后研究紧密围绕产业链需求,区别于高校的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10]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产学研融合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8006个,参赛人数达3.6万人,其中博士、博士后多达2950名,入围总决赛项目1743个[13][15] - 大赛创新推出"揭榜领题"模式,面向全国征集766个技术需求,计划总投入超40亿元,奖励金额达9000余万元,单个项目最高悬赏超千万元[15][17] - 前两届大赛成果显著,例如安踏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研发的"冰溶纱"技术使产品功能效率提升30%以上,累计订单达65万件[10][12] 博士后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的关键作用 - 博士后群体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敏感度,是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枢纽,能有效填补企业在前沿技术攻关、跨学科融合等领域的短板[32][33] - 尽管中国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国,但2023年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39.6%,博士后的工作直接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痛点[32] - "产业出题、人才解题"的揭榜领题赛模式,形成了"需求牵引创新、市场评价成果"的新型科研组织机制[20][33] 城市对博士后人才的争夺策略 - 福建晋江市出台专项政策,从项目、人才、企业三个维度提供落地奖励和科研资助,以吸引博士后人才[35] - 山东青岛市对在站博士后每月给予7000-13000元生活资助,政策出台后已累计吸引超过3000名博士后[37] - 城市对博士后的"争夺战"实质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布局,博士后成为人才竞争的下一个焦点目标[37]
陕西重点产业链人才对接交流会提供3000余个岗位
陕西日报· 2025-10-27 08:29
当天的招聘现场,主办方设置了电子通信、能源化工材料、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行业专区,集中 展示全省各重点产业链岗位需求。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与部分重点产业链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 人力资源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共建人才共育机制、共享科研资源平台、共促就业服务提质,协同推进 产学研深度融合。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政校企"协同机制,常态化开 展分行业、分区域精准对接活动,强化服务引领和支持,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供需匹配率。(记者:周 明) 10月24日,由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国资委 等部门共同主办的"聚才兴链·智引未来"陕西省2025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暨重点产业链人才 对接交流会在西安理工大学举办。140家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3000余个岗 位。 本次对接交流会旨在汇聚各方资源,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发展与人才供需搭建精准对接桥梁,推进 重点产业链人力资源精准配置。 ...
助力“科创名城”产业升级,贡献“工程师摇篮”智慧,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成立
扬子晚报网· 2025-10-26 18:19
10月26日,扬州恒通集团芳甸,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在这里成立。扬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茅建刚,扬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 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胡军,扬州恒通集团董事长陈有川等参加成立仪式。 参加人员 成立现场,特别推选德高望重的1977届校友刘东北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荣誉会长,扬州市科技创新协会会长陈星和恒通集团谈德元总经理担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名誉会长。相关负责人提出,扬州不仅是千年文脉的传承之地,更是创新发展的活力之城,为深化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扬州的 双向赋能,经过前期对接与筹备,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创业孵化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恒通芳甸研学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 校友会华富锂电科创基地。这3个基地将成为扬州校友会扎根地方、服务校友的实体支点。现场,为三大基地揭牌。 提名表决 活动现场,相关校友作《校友会筹备工作报告》,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章程,章程分为7个章节,49条细则。经过全体校友举手表决,通过本 章程。现场选出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颁发会牌 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校友会首届会长季俊杰作《工作报告》时表示 ...
成大生物战略携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19
据介绍,成大生物与微生物所共同推进"合成免疫学与疫苗智造北京重点实验室"联合申请,充分利用科 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和公司开发、生产的优势资源,加强双方深度合作,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放大效应。 成大生物与微生物所将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领域,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与技术优势。在科研项目联合 攻关方面,成大生物与微生物所加强优势互补,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领域的研究,重点围绕虫媒传 染病的预防方向协同发力。自愿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争取政府扶持政策与资源以形成创 新合力,助力科研落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申报的合作项目及细则另行签订书面协议。 成大生物(688739)10月21日晚公告,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简称"微生物所")于近日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简称"本协议"),双方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重点围绕虫媒传染病预防,联合申报国 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协同发力应对传染病防控。 在防控战略咨询支持方面,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微生物所将根据公司需求组织专家提供战略咨 询服务。其间涉及的具体合作项目及细则另行签订书面合作协议。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依托微生物所的多学科交 ...
“鱼胶代工,就找葛兰瑞克”为何成为行业共识?
江南时报· 2025-10-21 21:36
大会现场,由葛兰瑞克战略合作共建的全球首家"贵细滋补品品类联合实验室" 正式揭牌启动。该实验 室将聚焦鱼胶活性成分研究、加工工艺攻关与品类应用拓展,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科研成果 高效转化。 作为重要共建方,葛兰瑞克将深度参与研发体系搭建,联合权威科研机构开展系统性研究,此次合作, 标志着鱼胶产业正式迈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鱼胶代工,就找葛兰瑞克"已成鱼胶行业共识 2025年10月17日,"2025中国滋补产业新质发展大会"暨中国渔业协会鱼胶(花胶)分会第二届行业年会 在广州圆满举行。作为中国渔业协会鱼胶分会副会长单位,葛兰瑞克以战略支持单位身份深度参与,全 面展现其在科研创新、产业链整合与高端代工领域的领先实力,持续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此次大会,葛兰瑞克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印证了"做鱼胶代工,就找葛兰瑞克"已成为行业广泛认可。 参编全球首部花胶专著,引领鱼胶发展纪元 大会重磅发布全球首部系统性研究花胶产业的权威专著——《全球鱼胶(花胶)产业研究与应用》。该 书涵盖原料溯源、营养成分、功效验证、加工工艺与市场趋势,葛兰瑞克作为核心参编单位,凭借在鱼 胶原料供应链、精深加工技术及市场实践中的深厚 ...
【安康】“校招共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陕西日报· 2025-10-21 06:50
引才用才模式 - 安康市推行“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旨在推动高校引进并与企业共同使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 [1] - 该模式面向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态旅游等市级重点产业链,鼓励专家人才与企业搭建科研平台、开展技术攻关 [1] - 模式推行后,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积极响应,征集引才用才需求50余项 [1] 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平台 - 今年以来,安康市新增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8支,选派科技特派员1184名、企业科技副总80名 [1] - 全市9条重点产业链创新团队专家调整优化至121人 [1] -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小院等人才服务平台259家 [1] 产学研合作与具体应用 - 安康市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科技小院集群,并依托本地院校等载体将专家人才送至产业一线 [1] - 具体案例显示,“校招共用”模式帮助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与安康学院合作,选育富硒人工饲料的蚕品种,以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2] - 下一步计划通过专家长期驻企服务、平台共建、科研攻关等方式,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人才向重点产业链集聚 [2]
专家小院“结亲” 田间地头生金
陕西日报· 2025-09-15 08:21
项目概况 - 陕西省农学会自2024年起实施"千家万户"工程 计划5年内组织1000位农业科技专家与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结对 带动1万户农民增收[1] - 已在西安 咸阳 渭南 延安 商洛5市9个县区建立12个"科学家精神实践小院"并聘任12位"首席专家"[1] - 2024年9月全国科普月期间计划新建10个实践小院 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3] 技术成果 - 澄城县"渭麦19号"在旱情严峻情况下实现亩产364公斤 表现出强抗旱稳产性[2] - 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取得突破 发酵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0天 实现无臭味低成本处理[2] - 通过有机肥加施使土地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 地力得到有效提升[2] 服务模式 - 专家团队开展常态化进驻和精准服务 在病虫害防治 品种改良 节水灌溉等方面实现突破[3] - 开展"学术与科普"进企业活动30次 建立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重要连接枢纽[1][3] - 构建"政策—科技—市场"三位一体支持体系 组织政策宣讲 市场信息对接和产品营销活动[3] 发展成效 - 形成畜沼粮果菜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 资源化高质量利用[2] - 实践小院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和农民增收的"加速器"[1][3] -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现科技创新与农民增收共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