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红葡萄酒

搜索文档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1 15:26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4大类食品220批次样品进行抽检,合格样品210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不合格率为4.55% [2] - 不合格产品涉及超市、便利店、学校等不同场所,包括蔬菜、豆制品、餐饮具等多个品类 [3] 不合格产品具体情况 - 太原市尖草坪区福购乐百货超市销售的芹菜检出毒死蜱1.73mg/kg,超出标准值≤0.05mg/kg [3] - 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食堂餐盘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标准要求不得检出 [3] - 太原市晋源区轩儿豆制品店销售的豆芽检出6-苄基腺嘌呤0.0330mg/kg和亚硫酸盐0.0504g/kg,分别超出不得检出和≤0.02g/kg的标准 [3] - 太原市杏花岭区悦品佳缘超市销售的上海青检出啶虫脒1.21mg/kg,超出≤1mg/kg的标准 [3] 合格产品情况 - 合格产品包括来自山东皇威饮品、西安德富祥食品、廊坊市奥昆食品等企业的啤酒、油茶、汽水等 [4] - 郑州露露饮料、湖南津香食品、云南七彩食品等企业的杏仁露、锅巴、笋尖等产品检验合格 [4] - 合格产品覆盖了饮料、零食、调味品、酒类等多个食品品类,涉及全国多地生产企业 [4][5][6][7][8][9]
山东巨野:小小葡萄串起超亿元“甜蜜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6-24 16:10
产业发展规模 -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孙解庄村葡萄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惠及数千农户[1] - 孙解庄村已发展成为拥有60余座标准化大棚、200余亩种植面积的产业基地[1] - 规模化种植藤稔葡萄亩产约4000斤,亩均利润达2万余元[1] - 葡萄产业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年产值突破500万元[1] 产业链延伸 - 万丰镇益之源基地将葡萄种植在总长近万米的生产路棚架上,约300亩酿酒葡萄种植区[2] - 450吨优质酿酒葡萄可转化为24万瓶葡萄酒,年产值高达500万元以上[2] - 所产干红葡萄酒荣获2022葡萄酒(中国)大奖赛银奖[2] - 基地日常用工超150人,吸引周边7个村、1000余名种植户参与[2] 三产融合发展 - 孙解庄村依托毗邻国家4A级金山景区优势,持续举办"葡香解庄采摘节"[2] - 将万亩葡萄园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和特色农家宴[2] - 葡萄亩效益提升至2万~3万元,实现卖葡萄、卖风景、卖体验的复合型经营[2] 产业规划与创新 - 巨野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分阶段推进早、中、晚熟葡萄品种协同种植[3] - 鼓励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葡萄产地初加工[3] -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3] - 创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双向赋能[3]
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央视网· 2025-05-11 06:58
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 -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 - 按照功能划分有甜味剂、防腐剂、增稠剂等23类 [2] -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在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例如卤水点豆腐中的卤水就是一种食品凝固剂 [2]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 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会标注出它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以及在该食品类别内使用的最大添加量 [3] - 超出使用类别或超出用量使用都算是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现象 [3] - 食品添加剂使用过多可能会在体内造成蓄积,有的甚至可能会产生致癌的风险 [3]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误区 - "零添加"、"0防腐剂"等宣传语更多是对于生产过程的一种描述,与食品是否安全没有太多关系 [4] - 消费者应正确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信息,以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 [4] - 依赖"零添加"等声称选择食品可能会忽略食品的真实属性 [4] 食品添加剂的社会认知 - 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用对量、把准度" [1] - 应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不必闻之色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