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味精
icon
搜索文档
梅花生物(600873):Q3经营性业绩符合预期,并表协和发酵加速海外布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6 10: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梅花生物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维持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至30.25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受海外并购公司亏损影响 [8] - 公司完成对协和发酵相关业务的收购,交易对价约168亿日元,加速其全球化布局,获得医药氨基酸及HMO等资产与知识产权 [8] - 尽管主要产品如味精、氨基酸等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和价差下滑,但看好公司的规模效应和持续的成本管控能力以维持盈利稳定 [8]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82.15亿元,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30.25亿元,同比增长51.6% [7][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5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2.57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包含约7.83亿元的并购相关营业外收入 [8]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7.29%,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36和4.42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 [8]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6.28亿元,2026年和2027年预测分别下调至32.43亿元和34.72亿元 [7][8] 业务运营 - 2025年第三季度鲜味剂营收17.65亿元,同比增长5%,饲料氨基酸营收25.32亿元,同比下降12%,医药氨基酸营收2.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6% [8] - 主要产品价格同比普遍下滑:味精均价6868元/吨同比下降9%,98.5%赖氨酸均价7.32元/公斤同比下降31%,苏氨酸均价9.12元/公斤同比下降16% [8] - 公司通过多元化采购和库存管理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8] 战略发展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完成对协和发酵食品、医药氨基酸及HMO业务的收购,评估基准日相关权益价值为16.26亿元 [8] - 此次收购获得十余种医药氨基酸菌种及相关知识产权,以及若干HMO产品线,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8] - 海外绿地投资的选址考察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8]
梅花生物(600873):氨基酸景气有望回暖助力公司业绩
华泰证券· 2025-10-30 14: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维持为“买入” [1] - 目标价为人民币12.70元,较前值14.41元有所下调 [1][4]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1%,环比增长68%,超出预期,主要因收购海外公司带来约7.8亿元合并收益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82亿元,同比微降2%,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2% [1] - 行业景气度有望回暖,养殖领域渗透率提升及豆粕减量替代政策利好氨基酸需求,公司出海战略深化是维持买入评级的主要依据 [1][3] 分业务营收与成本分析 - 饲料氨基酸业务前三季度营收81.9亿元,同比微降2%,其中赖氨酸销量增长但苏氨酸等价格下跌 [2] - 鲜味剂业务前三季度营收53.3亿元,同比下降4%,味精销量增长但均价同比下降10%至7084元/吨 [2] - 医药氨基酸业务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得益于收购相关资产 [2] - 玉米和煤炭等原料成本改善,推动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21.3% [2]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截至10月29日,主要产品价格如赖氨酸、味精等仍处于近三年低位,但伴随需求复苏和良好供给格局,景气度有望逐步修复 [3] - 公司通过收购协和发酵资产,将新增氨基酸品类和菌种,延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业链,并借助其境外实体推进出海战略 [3]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16-24年平均分红率超50%,19-24年持续股份回购,21-25年连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4亿元(前值36.7亿元,下调3%),维持2026-27年预测约36亿元和38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测分别为+29%、+0.5%和+7% [4] - 基于2026年10倍市盈率(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得出目标价12.7元 [4] - 根据盈利预测表,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26元、1.27元和1.36元 [8]
国家工业遗产“上新”,更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9 15:03
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与意义 - 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共有32处工业遗产入选 [2] -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发展工业旅游的富矿 [2] - 工业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感受工业文化 触摸岁月肌理的载体 发展出多种场景和形态的工业旅游 [2] 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改造案例 - 老厂区占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 13处遗留工业厂房改造为集艺术展览 产业办公 文创商业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创园区 [3] - 改造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并融入现代艺术元素 聚集各类文艺组织30多家 每年举办文艺演出 展览活动近200场 [3] - 中心广场周围有80多家特色小店 夏季举办"街BA"篮球赛 吸引市民和游客 成为潮流生活新地标 [3] - 文创园已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年产值近1.2亿元 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4] 长安大华纺织厂改造案例 - 始建于1935年的纺织厂老厂房改造为博物馆和文化街区 系统展示工厂发展历程 [5] - 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原则 保留生锈钢铁桁架 车间地面凹槽等工业印迹 [5] - 厂区被改造为工业文化公园 硬核工业味与街边小店烟火气结合 老水塔改造成观景台可俯瞰厂区和西安城墙 [6] 宜兴前墅龙窑改造案例 - 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 是江苏目前唯一仍以传统柴烧技艺烧造陶器的古龙窑 窑火600多年不灭 [7] - 目前以烧制紫砂柴烧艺术品为主 丁蜀镇每年组织6至8次窑烧 吸引游客现场观看并通过线上直播吸引数百万网友关注 [7] - 龙窑经历保护性维修 对面建设陶艺产品展示馆 村里组织交流活动 成立制陶工作室和行业协会培育年轻手艺人 [8] - 村民开办研学课堂 带领游客参观龙窑 上陶艺课 烧制游客作品 接待研学游客带来可观收入 [8] - 前墅龙窑作为非遗传承载体 带动全村制陶及农文旅特色产业总产值超2亿元 年人均收入4.6万元 村集体年收入达650万元 [8]
更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9 06:52
国家工业遗产政策与宏观背景 - 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共有32处工业遗产入选 [1] -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备的工业体系为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坚实基础 [1] 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转型案例 - 老厂区占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13处遗留工业厂房改造为集艺术展览、产业办公、文创商业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创园区 [4] - 改造后中心广场周围开设80多家特色小店,聚集30多家文艺组织,每年举办近200场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 [4] - 文创园已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近1.2亿元,并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4][5] 长安大华纺织厂转型案例 - 工厂始建于1935年,改造后厂房变为博物馆,厂区变为文化街区,博物馆系统展示纺织厂发展历程 [6] - 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留生锈钢铁桁架、车间地面机器凹槽等历史印迹 [6] - 厂区被改造为工业文化公园,老水塔改造成观景台,可俯瞰厂区及西安城墙 [7] 宜兴前墅龙窑传承案例 - 前墅龙窑创烧于明代,600多年来窑火不灭,是江苏目前唯一保留传统柴烧技艺的古龙窑 [8] - 目前每年组织6-8次窑烧,通过线上直播吸引数百万网友关注,烧制产品以紫砂柴烧艺术品为主 [9] - 该遗产成为三洞桥村"金字招牌",全村每年制陶及农文旅特色产业总产值超2亿元,年人均收入4.6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650万元 [10]
四川省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东新区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02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4 15:38
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东新区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 2025年10月21日 本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详见附件。 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东新区分局 (2025年第02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近期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东新区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了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调味 品、餐饮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糕点、酒类、豆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蔬菜制品、肉制品、饮料、乳制品、罐头、蜂产品、方便食品、糖果制 品、水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蛋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二十一个大类食品共计187批次样品,检出10批次样品不合格,主要问题是超范围使用食品 添加剂、农残超标。 | | |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不合格信息(2025年第02号) | | (声明:以下信息仅指本次抽检标称的生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所检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 | 标称生产 | 标称生产 | | 规格 | 食品 | 商 | 生产日 | | 检 ...
梅花生物(600873):并表协和发酵,出海战略落地
环球富盛理财· 2025-10-23 13:0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2026年11.5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14.38元 [3][1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并购日本协和发酵相关业务,成功实现产业出海战略落地,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并获得上海、泰国、北美等地多个生产经营实体 [1][11] - 公司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成功将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终裁税率由初裁的84.8%大幅下调37.1个百分点至47.7%,直接提升了产品价格竞争力 [4][15] - 公司持续扩大经营规模,通辽味精产能升级项目已满产达效,是全球单体味精产能最大的生产线之一;吉林赖氨酸项目预计于今年四季度投产试车 [4][15]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吉林中试研发平台已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并通过并购获得了协和发酵的多个新氨基酸品类、核心菌株及关键专利 [4][15] - 公司盈利前景良好,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稳步增长,分别为32.55亿元、35.04亿元和37.93亿元 [3][13]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 **营收预测**:预计营业总收入将从2024年的250.69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96.59亿元,年均增速约5-6% [5] - **净利润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将从2024年的27.40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37.93亿元,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18.8% [5] - **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20.1%提升至2027年的21.4%;净资产收益率预计维持在19.5%以上 [5] - **估值指标**:基于预测,市盈率将从2025年的9.19倍降至2027年的7.89倍;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0.98元增至2027年的1.35元 [5] 可比公司估值 -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千禾味业、星湖科技、莲花控股)相比,公司基于2026年预测净利润的11.5倍市盈率估值具有吸引力,行业平均市盈率为18倍 [6]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2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7 14:21
抽检总体情况 - 2025年夏季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监督抽检总批次为93批次,其中合格92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为98.9% [1] 不合格产品详情 - 不合格产品为“姜”,由无锡韩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青浦区分公司销售,标称生产日期为2025-09-03 [1] - 不合格项目为噻虫胺,检验结果为0.79mg/kg,超出≤0.2mg/kg的标准值,超标近3倍 [1] - 不合格产品分类为食用农产品,检测机构为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 合格产品品类分布 - 抽检合格产品覆盖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调味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乳制品、冷冻饮品、食糖等多个品类 [1][2][3][4] - 食用农产品是抽检数量最多的品类之一,涉及姜、鸡蛋、芹菜、番茄、西瓜、黄瓜等多种生鲜食材 [1][2][3][4] - 餐饮食品品类主要包括火锅底料、粽子、糕点、卤味等自制食品 [1][2][3] 涉及的主要企业 - 被抽样单位包括连锁餐饮、超市、个体经营户等,例如上海盒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浦淀山湖大道分公司、上海象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环城东路分公司、上海亦芙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 [1][2][3][4] - 标称生产企业涉及多家知名食品公司,如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莲花健康产业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昌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等 [2][3][4]
闫晓林任总经理,星湖科技求变
北京商报· 2025-10-16 19:41
核心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应军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 [1] - 聘任来自子公司伊品生物的闫晓林为新任总经理 [1] - 应军自2020年8月起担任总经理,原定任期至2026年9月 [3] - 新任总经理闫晓林为伊品生物开创人之一,自2006年起历任多项高管职务,2023年9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董事 [3] 收购伊品生物的背景与影响 - 2022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伊品生物99.22%股权 [3] - 伊品生物与公司同属生物发酵行业,产品包括动物营养类、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等,在氨基酸、味精领域具备领先产能 [3] - 收购后伊品生物成为控股子公司,2023年被定为“融合发展年”以推动战略整合和资源协同 [3] - 伊品生物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营收和利润,2024年实现营收160.0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173.34亿元的92.31%,净利润12.0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伊品生物贡献营收75.8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81.6亿元的90%以上,净利润8.35亿元 [4] 人事变动的战略解读 - 分析认为原总经理应军离任标志着“并购整合”阶段性任务完成 [4] - 提拔伊品生物元老闫晓林释放出“业务主导权回归”信号,公司将进入深度融合阶段 [4] - 伊品系高管掌舵更有利于打通管理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司在战略、运营和文化上全面向氨基酸主业靠拢 [4] - 让熟悉主业的团队把控经营方向是更务实的做法 [5] 公司财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业绩显著提升,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43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6亿元 [4] - 但营收出现小幅下滑趋势,2023年同比下降0.64%,2024年同比下降0.23%,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85% [5] - 营收下降主要受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影响 [5] - 分析指出公司增长高度依赖伊品生物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可能存在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抗周期能力薄弱的情况 [5] - 破局关键在于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如食品添加剂、动物营养、医药中间体)拓展,以提升产品组合的抗周期性 [5]
贺盛实业秋糖“鲜”芒毕露,引领调味新风尚
中国食品网· 2025-10-16 15:23
公司展会表现与市场反馈 - 公司在南京秋糖展会凭借独特的"鲜"味主张脱颖而出,成为焦点 [1] - 差异化产品矩阵吸引众多咨询者、试吃者排队,合作意向不断 [2] - 展台人气爆棚,体现对"鲜"味的不懈追求和坚实的鲜味战略壁垒 [2] 产品战略与创新 - 重磅发布涵盖味精、鸡精、鸡粉、复合酱汁等核心品类的20多款新包装产品 [4] - 包装设计融合现代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保鲜技术与美观的双重提升 [4] - 在普遍"三鲜"鸡精基础上增添一鲜,并推出适用于麻辣鲜香菜系的川香鸡精调味料 [8] - 产品全面覆盖鸡精、酱料、复合调味料三大品类,SKU数量高达百余种 [9] 品牌建设与营销举措 - 以"鲜味守护者"为核心理念的品牌新IP形象亮相,拉近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 [5] - 采用以老带新策略集中展示百余款主打产品,通过菜品品鉴区让客商直观感受产品优势 [6] - 旗下拥有"贺盛""好师傅""厨掌门""纳思"等多个品牌,实现"金字塔式"的品牌架构策略 [9] 研发实力与行业地位 - 与江南大学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获得AI炒菜机器人专用调料中国首创品牌认证书 [7] - 深耕复合调味料行业39年,研发出20多种味型,为全国1200多个当红连锁餐饮品牌提供味道支持 [7] - 为2万+餐饮连锁品牌提供优质服务,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9] 渠道拓展与合作伙伴计划 - 启动"千商计划"全国招商活动,依托近百家知名品牌资源、1000余家销售代理网络以及2000多位合作名厨 [11] - 针对餐饮连锁、特渠定制、加工厂等不同渠道推出差异化合作方案 [11] - 以区域总代理、渠道合伙人为切口招募合伙人,为代理商提供从产品培训到动销支持的全程服务 [14]
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八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4 13:13
抽检概况 - 2025年8月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流通服务环节完成监督抽检 涉及10类食品样品 抽检总批次为263批次 [1] - 抽检结果显示合格批次为249批次 不合格批次为14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4.68% [1] - 抽检样品中食用农产品占比最高 达231批次 调味品为21批次 其余品类批次较少 [1] 不合格产品详情 - 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于食用农产品 共发现14批次不合格 涉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2][3] - 农药残留超标项目多样 包括噻虫胺、吡虫啉、吡唑醚菌酯、毒死蜱、噻虫嗪、乙酰甲胺磷等 [2][3] - 具体不合格案例如芹菜中噻虫胺检测值0.16 mg/kg 超出标准限值≤0.04 mg/kg 生姜中吡虫啉检测值1.27 mg/kg 超出标准限值≤0.5 mg/kg [2] 合格产品信息 - 本次抽检中249批次产品合格 合格产品信息列表详尽 包含标称生产企业、被抽样单位及食品名称等 [4][5][6][7][8][9][10][11] - 合格产品覆盖多种食品类别 如调味品、糕点、淀粉制品、罐头、食用油等 显示了流通环节大部分食品的质量安全可控 [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