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

搜索文档
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3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1 15:50
抽检概况 - 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流通及餐饮单位进行食品安全抽检 共公示39批次产品信息 其中36批次合格 3批次不合格[1][2] 不合格产品详情 - 西安市雁塔区霸舌玺越餐饮店使用的小碗检出大肠菌群 检验结果为检出/50cm² 标准要求为不得检出/50cm²[2] - 西安市雁塔区婉萌此福小锅米线餐厅使用的筷子检出大肠菌群 检验结果为检出/50cm² 标准要求为不得检出/50cm²[2] - 西安市雁塔区色美溢香麻辣烫店使用的料碗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检验结果为0.37mg/100cm² 标准要求为不得检出[2] 合格产品涉及企业 - 调味品企业包括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公司[3][4]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公司[3] 莲花健康产业集团公司[3][4]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公司[4] 山东欣和食品工业公司[4] 陕西远诚调味食品公司[4] 苏州市合兴食品公司[3][4] - 食品制造企业包括陕西野森林现代农业公司[3] 镇江恒顺酒业公司[3] 福建省新星食品公司[3] 好太太食品公司[4] 西安水知山食品公司[4] 东莞市鸿达食品公司[4] 内蒙古蒙辉食品公司[4] 云南围山菽香食品公司[4] 湖南湘佳牧业股份公司[5] - 生鲜肉类供应商包括景兴屠宰场[4] 正宁顶旺肉食品加工公司[4][5] 景兴清真肉牛定点屠宰场[4][5] 吕梁市汇丰食品公司[4][5] 吕梁市汇丰源食品公司[5] - 零售企业包括华润万家商业科技公司[4] 要成商贸公司[4] 西安金润粮油贸易公司[3] 西安市雁塔区众友便利店[3] 西安市雁塔区润兜便利店[4] 西安市雁塔区阳忆香食品店[4] 西安市雁塔区人多羊火锅烧烤食材店[4] 西安市雁塔区吉得旺百货超市[4] 检测机构 - 所有抽检产品均由陕西科仪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检验[2][3][4][5]
中国调味品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搜狐财经· 2025-09-11 13:1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调味品是增加菜肴色香味、促进食欲的辅助食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类别 [1] - 行业分为基础调味料(如食盐、酱油、醋)和复合调味料(如固态复合调味料、调味酱)两大类别 [1][6][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调味品行业总市场规模达4981亿元,同比增长3.9% [1] - 基础调味料市场规模3716亿元(同比增长2.6%),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1265亿元(同比增长7.8%) [2] - 复合调味料增速显著高于基础调味料,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2][5] 市场结构分布 - 基础调味料中酱油占比最高(28.0%),其次为基础调味酱(9.7%)和食醋(5.9%) [6] - 复合调味料中固态复合调味料占比53.3%,液体复合调味料占26.8%,复合调味酱占19.9% [8] - 复合调味料市场份额从2019年起持续提升,2024年占比达25.40%,基础调味料占比降至74.60% [5] 区域市场分析 - 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均存在细分市场分析 [24][26] - 区域市场规模受经济环境、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 [24][2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品牌壁垒、技术壁垒和渠道壁垒 [16][20] - 竞争分析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框架 [20][23] - 企业竞争要素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推广策略 [3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销售渠道 [18] - 上游产业影响成本结构,下游需求影响销售模式 [18][22] 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32年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复合调味料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9][30] - 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是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14][29]
梅花生物完成4.92亿股份回购 半年净利增19.96%加速全球化
长江商报· 2025-09-05 07:46
股份回购与注销 - 公司于2024年10月23日至2025年9月2日期间回购股份4854.7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70%,回购价格区间9.10元/股至10.97元/股,回购金额4.92亿元 [1][2] - 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注销完成后总股本由28.53亿股变更为28.04亿股,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33.34%升至33.92% [2] - 近年来多次实施回购,包括2024年4月完成8.60亿元回购及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约10亿元回购,均用于注销减资 [3]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80亿元,同比略降2.87%,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增长19.96%,扣非净利润16.28亿元,同比增长24.98% [1][6]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每股0.42597元,合计派发12亿元,加上中期分红后全年分红金额达16.99亿元,占2024年度净利润62.01% [3] - 自2010年重组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120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52.29%持续下降至2025年6月末37.59% [3][4] 产能与业务布局 - 赖氨酸、苏氨酸产能全球首位,味精产能全球第二,呈味核苷酸二钠、医药氨基酸、胶体多糖等产品产能规模居全球行业前列 [5] - 2025年上半年项目支出10.87亿元,通辽味精产能升级项目已满产并成为全球单体味精产能最大生产线之一,吉林赖氨酸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试车 [6] - 2025年7月完成对日本协和发酵旗下食品、医药氨基酸及HMO业务与资产的跨境并购,新增30+专利家族核心知识产权及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 [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2.35%、21.86%、10.79%,两年半研发费用合计达8.97亿元 [7] -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规模化生产氨基酸,系统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以巩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5][7] 国际化战略 - 出口比例长期稳定在30%以上,通过跨境并购获得位于上海、泰国、北美等地多个生产经营实体,精准对接区域市场需求 [7] - 全球化布局从战略规划阶段迈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新增HMO产品管线 [7]
几个卖调料的小商贩,凭什么卡住全球芯片市场的脖子?
搜狐财经· 2025-09-02 21:45
公司发展历程 - 日本味之素公司由铃木三郎与池田菊苗合作创立 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炼出谷氨酸钠并注册专利[3] - 味之素公司当前年销售额达1.1万亿日元 约合666亿元人民币[3] - 研究员竹内光二于1970年代在味之素发现ABF堆积膜 该材料最初被认为没有实际用途[5][7]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ABF堆积膜解决芯片集成电路密集化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 突破芯片产业发展瓶颈[7] - 英特尔公司主动寻求与味之素合作 确认ABF对芯片制造的关键作用[7] - 全球芯片产量受味之素ABF供应量直接控制 ABF限产将导致欧美芯片厂商生产受阻[8]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化学家吴蕴初于民国时期独立研制出味精工艺并公开专利[10][11][12] - 中国味精企业因零专利成本陷入价格战 产品售价最低仅0.25元[20][21][22] - 免费专利模式导致行业利润率低下 企业缺乏资金投入研发创新[24][25] 产业哲学差异 - 日本企业坚持研究"无用途"材料 ABF的突破来自长期技术积累[26][27] - 急功近利模式难以支撑基础材料研发 需要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宽容[28][29] - 技术突破需要脱离"求有用"的短期思维 注重原始创新积累[29]
味之素卡了全球芯片脖子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16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味之素株式会社最初为味精生产企业 在1908年发明味精并由此开启发展之路[4] - 公司本质是化工材料企业 在生产味精过程中持续研究氨基酸技术[6] - 除食品业务外 公司是世界第一的氨基酸生产商 在食品 饲料 医药用氨基酸市场保持高占有率 全球27个生产基地生产近20种氨基酸[12] 核心技术突破 - 1970年员工发现味精副产物可制成高绝缘性树脂合成材料 后开发成薄膜状ABF(味之素堆积膜)[1][13] - ABF材料具备极佳绝缘性 耐热能力强 可满足高密度线路绝缘需求 解决信号干扰问题[1] - 与传统液态绝缘材料相比 ABF大大降低芯片制备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质量[2]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ABF材料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 几乎无替代产品[7] - 该业务属于功能材料板块 占公司营收约2% 但利润率高达45% 年利润约百亿日元[2] - 产品被英特尔 三星 台积电等芯片巨头高度依赖 应用于100%的电脑芯片封装[16] 技术研发特点 - 早期研发时未明确具体用途 但持续投入技术储备多年[6][7] - 1996年芯片行业出现信号干扰难题时 ABF材料成功解决芯片内部纳米级电路绝缘需求[7][15] - 技术门槛极高 需保障以亿为单位 纳米为尺寸的电路绝缘稳定性[7] 行业影响 - ABF材料成为全球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若停产将导致2030年全球芯片产业重大危机[1][4] - 日本在芯片上游原料领域占据3/4份额 味之素代表日本材料行业在世界芯片产业链的关键地位[18] - 芯片制造依赖成千上万种高度垄断技术的组合 ABF材料的价格定价权完全由味之素掌握[10]
阜丰集团(00546):25H1净利增加,味精景气有望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9 18:5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1.08港元 [1][4] 业绩表现 - 25H1收入140亿元 同比+4% 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72% 扣非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同比+79% [1] - 毛利率同比+5.5pct至22.7% 主要受益于玉米等原材料成本下降(玉米均价2.3元/kg 同比-7%) [2] - 食品添加剂板块营收64.7亿元(yoy-6%) 毛利率+4.8pct至15.8% [2] - 动物营养板块营收54.1亿元(yoy+29%) 毛利率+7.8pct至28.2% [2] - 高档氨基酸板块营收10.5亿元(yoy-2%) 毛利率+3.9pct至40.7% [2] - 胶体板块营收6.6亿元(yoy-26%) 毛利率-3.2pct至36.0% [2] 行业动态与价格趋势 - 25H1赖氨酸(98.5%)/赖氨酸(70%)/苏氨酸/味精/黄原胶市场均价同比变化-8%/+1%/+2%/-11%/-7% [2] - 8月28日赖氨酸(98.5%)/赖氨酸(70%)/苏氨酸/味精/黄原胶价格较6月末变化-16%/-12%/-16%/+2%/0% [3] - 伴随消费需求回暖及豆粕减量替代需求增长 氨基酸和味精景气度有望逐步改善 [3] 产能与战略布局 - 40万吨味精、2万吨苏氨酸及10万吨赖氨酸项目已全面投产 [3] - 哈萨克斯坦海外生产基地已动工 未来将贡献利润增量 [3] 股东回报 - 22/23/24年分红率分别为41%/43%/40% [3] - 25年拟中期分红8.4亿元 中期分红率达46.6%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8/30/33亿元 同比增速+22%/+7%/+9% [4] - 对应EPS为1.12/1.20/1.31元 [4] - 给予25年9xPE(前值7xPE) 基于港股流动性因素 [4] - 当前市值236.18亿港元(截至8月28日收盘价9.42港元) [6] 财务指标预测 - 25-27年预计营业收入292.38/302.27/312.30亿元 [8] - 25-27年预计ROE为14.65%/14.41%/14.38% [8] - 25-27年预计股息率为5.21%/5.60%/6.09% [8]
莲花控股中报解码:当调味品巨头开始“算”未来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17
行业背景 - 国内调味品行业增速放缓至4.1% 市场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整合的关键转变 [1] - 结构性机会向具备品牌 渠道与产品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聚集 [1] 公司财务表现 - 营收逆势增长32.7% 归母净利润增长60.01% 远超行业均值 [1] - 氨基酸调味品营收达10.81亿元 同比增长15.01% [3] - 复合调味品营收2.19亿元 同比增长58.28% [3] - 液态调味品营收5956.38万元 同比增长916.79% [3] - 算力服务营收达6927.73万元 同比增长209% [4] 调味品业务战略 - 构建产品与渠道双轮驱动战略 [2] - 线下拥有30多家分公司 3000多家经销商和超10000家客商组成的网络 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线上拓展数字化营销与自营电商 以年轻化方式触达新消费人群 [2] -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进行产品创新 [2] - 推出莲花松茸鲜 零添加酱油等新产品 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 [2] 算力业务发展 - 已完成9地智算中心的服务器部署 [4] - 聚焦大B端 央国企及行业科技巨头客户 [4] - 已签约落地34个项目 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 [4] - 与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联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涉及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新型阻燃增层膜制备方法 [7][8] - 推出DeepSeek一体机 采用全栈国产化AI解决方案 支持AI搜索 智能问答 业务流程编排等多个场景 [8] - 提供从选型咨询 系统部署到后期运维的全栈服务 [8] 战略目标 - 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值4亿元 触发值3.2亿元 [5] - 2025年净利润目标值0.8亿元 触发值0.64亿元 [5] - 2026年营业收入目标值6亿元 触发值4.8亿元 [5] - 2026年净利润目标值1.5亿元 触发值1.2亿元 [5] 核心竞争力 - 以调味品为轴 向外做能力相关的辐射 复用原有研发体系 渠道网络和品牌资产 [3] - 算力业务以智算中心基础设施为底座 以国产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 以全栈服务为差异化优势 [9] - 传统企业与科技转型通过能力迁移实现协同进化 [10]
双轮驱动战略显成效 莲花控股上半年业绩创同期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亿元 同比增长32.6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长60.01% [2] - 扣非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长58.54% 业绩创同期历史新高 [2] 业务板块表现 - 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营收10.81亿元 同比增长15.01% [2] - 鸡精等复合调味品营收2.19亿元 同比增长58.28% [2] - 算力服务营收6927.73万元 同比增长209% 科技板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4] 销售渠道拓展 - 线上销售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长160.86% [2] - 线下销售收入14.39亿元 同比增长24.82% [2] -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覆盖传统电商及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 [2] 战略布局 - 消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业务规模与效益双重突破 [2] - 在全国18个城市落地智算中心 长三角区域实现江浙沪皖全覆盖 [3] - 聚焦大B端客户、央国企客户和科技巨头客户推进算力租赁业务 [3] 未来发展重点 - 消费板块聚焦调味品、水饮产品及食品领域 巩固调味品优势 [4] - 科技板块围绕算力、算法、智能体和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创新业务模式 [4] - 强化自主研发能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星湖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65.22%,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81.6亿元 同比下降3.85% 归母净利润8.36亿元 同比上升65.2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1.2亿元 同比下降3.89% 归母净利润3.62亿元 同比上升42.18% [1] - 毛利率20.77% 同比增幅31.1% 净利率10.28% 同比增幅70.95% [1] - 每股收益0.5元 同比增65.18% 每股净资产4.89元 同比增9.0%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7元 同比增36.59% [1] 盈利能力分析 - 扣非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上升50.73% [1] - 三费占营收比6.24% 同比增3.79%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总计5.09亿元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5.48% 当前净利率显著高于历史水平 [3]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35.45亿元 同比增167.18% 应收账款7.53亿元 同比下降4.16% [1] - 有息负债67.54亿元 同比增47.67%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9.47% [1][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52.31% 需关注短期偿债能力 [3] 资本回报与投资价值 - 2024年ROIC为8.67%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5.33% 2015年最低为-20.78%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4.4亿元 每股收益均值0.87元 [3] - 预估股息率5.12% [3] 机构持仓动态 - 西部利得中证1000指数增强A新进持股96.21万股 基金规模3.02亿元 近一年上涨70.14% [4] - 10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 包括华夏智胜优选混合(58.68万股) 交银系FOF产品(各51.48万股) [4] 战略项目布局 - 新疆6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中 主要生产小品种氨基酸产品 毛利率21% [5] - 45万吨氨基酸项目主要生产大品种氨基酸及味精产品 毛利率10% 投资30多亿基于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 [5]
调研速递|中粮生物科技接受中信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上半年净利润1.07亿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2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74.4% [1] - 扣非净利润3190万元,同比增长71.5% [1] - 综合毛利率接近8.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2] - 淀粉糖产品毛利率达12.7%,同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策略 - 采用"慢采快销"策略降低库存,在低价区建立原料库存 [1] - 加强期限结合套期保值控制风险 [1] - 通过工艺改造推行系统低成本,持续降低生产综合成本 [1] - 燃料乙醇原料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0%左右 [2] 产品线与产能布局 - 小特新糖浆产品销量占淀粉糖总销量15%,是重要利润来源 [2] - 成都公司15万吨二期扩建项目九月底投产 [2] - 江苏太仓项目年产能55万吨,总投资近十亿元,四季度开工建设 [2] - 丙交酯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底试车,2026年上半年产品投入市场 [2] 创新技术与新品进展 - 酶法制阿洛酮糖获得卫健委批准,赢得市场先发优势 [1]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酶法生产技术,是国内唯一获批阿洛酮糖的上市公司 [2] - 通过合作生产、装置改造和新建生产线三种方式分阶段推进阿洛酮糖生产 [2] - 下游客户在获批前已开展配方研究,获批后研发加速 [2] 市场与销售表现 - 产品总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销率和开工率较高 [2] - 燃料乙醇市场需求维持在300-350万吨水平,市场占有率高 [2] - 风味糖浆应用领域在茶饮细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2] - 通过应用配方研发和技术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式产品供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