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葡萄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巨野:小小葡萄串起超亿元“甜蜜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6-24 16:10
产业发展规模 -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孙解庄村葡萄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惠及数千农户[1] - 孙解庄村已发展成为拥有60余座标准化大棚、200余亩种植面积的产业基地[1] - 规模化种植藤稔葡萄亩产约4000斤,亩均利润达2万余元[1] - 葡萄产业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年产值突破500万元[1] 产业链延伸 - 万丰镇益之源基地将葡萄种植在总长近万米的生产路棚架上,约300亩酿酒葡萄种植区[2] - 450吨优质酿酒葡萄可转化为24万瓶葡萄酒,年产值高达500万元以上[2] - 所产干红葡萄酒荣获2022葡萄酒(中国)大奖赛银奖[2] - 基地日常用工超150人,吸引周边7个村、1000余名种植户参与[2] 三产融合发展 - 孙解庄村依托毗邻国家4A级金山景区优势,持续举办"葡香解庄采摘节"[2] - 将万亩葡萄园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和特色农家宴[2] - 葡萄亩效益提升至2万~3万元,实现卖葡萄、卖风景、卖体验的复合型经营[2] 产业规划与创新 - 巨野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分阶段推进早、中、晚熟葡萄品种协同种植[3] - 鼓励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葡萄产地初加工[3] -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3] - 创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双向赋能[3]
山东龙口:葡萄特色产业带活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 冶基村通过"六融"工作法打造区域发展综合体,构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机制,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 [1] - 整合分散土地300余亩建设葡萄智慧产业园,党员骨干结对帮扶15户种植困难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率100% [2] - 与烟台张裕集团签订定向收购协议,打通"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并联合18个村建设鲜食葡萄产业示范园,年存储量1500吨,保底收益80万元,投资年回报率7% [2] 科技驱动农业升级 - 引进中化MAP技术服务项目,提供测土配肥、品种筛选等全产业链服务,推广"良种+良法"解决方案 [3] - 部署"5G+智慧农业"系统,实时采集12项环境数据,每亩节省人工成本200元 [3] - 开发葡萄溯源小程序提升溢价率,通过电商直播实现线上销售额150万元,带动20余名农户加入直播助农 [3] 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 打造"农业+文旅+研学"业态,建成胶东首个葡萄主题科普馆,年接待研学团队50批次,开发10类亲子项目 [4] - 改造10处闲置农房为"葡香民宿",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200人次,带动户均年增收2.5万元 [4] - 研发葡萄籽油、面膜等12类深加工产品,通过"合作社+微工坊"模式吸纳30名留守妇女,人均月增收1800元 [4] 利益分配与土地经营创新 - 实施"二次分红"模式,农户按种植收益10%分红,去年累计分红超4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困难户发展庭院经济 [5] - 采用"村党委+合作社+农户"土地托管模式,整合1000余亩土地,村民收入翻番,集体经济显著增长 [6] - 联合5个村成立葡萄产业联盟,统一技术标准共享销售渠道,带动联盟村年均增收8万元以上 [6]
葡萄产业富农家
经济日报· 2025-05-12 06:19
葡萄种植产业升级 - 新城西门村2700亩耕地中1900余亩种植葡萄,为主要经济作物 [1] - 传统品种"无核白"最低价仅2元/公斤,2020年引进"蓝宝石"新品种售价达25元/公斤 [1] - 目前全村360亩完成品种改良,新增波尔特、深红无籽、黑美人等品种,鲜食葡萄最高售价达35元/公斤 [1]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 2018年引进葡萄干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8000吨干鲜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型商超 [1] - 加工企业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70万元,解决80余名村民就业 [1] - 2023年落地电商企业通过直播销售当地特色干鲜果,葡萄干成为最畅销产品之一 [2] 文旅融合发展 - 打造葡萄文化主题巷道,发展家庭小客栈50余家 [2] - 2024年吸引游客12.5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 [2] - 形成"坎儿井文旅综合体"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