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发集裕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共话“固收+”长期生命力 基金经理100系列访谈将在沪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9:53
市场环境与资产表现 - 2025年四季度资本市场面临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与资产荒持续的挑战 [1] - 债券市场告别过去三四年牛市 收益率进入历史低位区间 货币类产品收益率普遍跌破1% 甚至出现负Carry现象 传统票息收益贡献度显著下降 [2] - A股市场表现强劲 截至10月20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年内涨幅分别超过15%和25% AI、硬件、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尤为突出 [2] - 股市亮眼表现带动固收+基金业绩上扬 超过95%的产品实现正收益 部分可转债基金收益率超过38% [2] 固收+产品策略演变 - 固收+策略需在股债配置难度加大背景下发挥攻守兼备作用 利用性价比有所降低的固收类资产作为资产压舱石 [1] - 产品端策略正积极向多资产、多策略方向调整 依赖单一资产的时代正在过去 动态多元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成为制胜关键 [2] - 低利率环境延续使资本利得预计将取代票息成为债市收益更主要来源 对机构在利率债判断和信用债择券上提出更高要求 [2] - 业界认为固收+产品凭借负债匹配和资金配置的独特价值 仍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寻求稳健回报的重要选择 [1] 行业活动与专家观点 - 10月22日将举行基金经理100系列高端访谈首场线下研讨会 深度聚焦固收+策略的实战逻辑与创新方向 [1] - 活动汇聚安信基金李君、广发基金曾刚、招商基金吴潇、鹏华基金陈大烨、东方红资产管理余剑峰、华安基金郭利燕等多位资深基金经理 [1][3][4] - 安信基金李君将就固收+的资产配置理念分享长期实践心得 其拥有20年证券从业经历和接近8年投资经历 [3] - 广发基金曾刚、招商基金吴潇、鹏华基金陈大烨将探讨股债混搭如何实现更优绩效 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是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广发基金曾刚作为从业超24年、投资超16年的老将 以均衡偏灵活风格著称 [4] - 招商基金吴潇拥有近12年证券从业和8年投资管理经验 被称为均衡多元配置能手 [4] - 鹏华基金陈大烨具备8年证券从业和4年投资管理经验 在科技与制造成长领域有专业优势 注重宏观择时与仓位管理 [4] - 东方红资产管理余剑峰强调以全局风险预算为出发点控制组合整体波动率 力求构建高夏普率的投资组合 [5] - 华安基金郭利燕凭借转债研究背景 自今年4月23日接管华安沣润A以来 截至10月20日的任职总回报达3.89% 超越基准回报2.81% [5]
含权债基给力!近四成产品一年收益超10%
证券之星· 2025-09-03 09:17
含权债基市场表现 - 含权债基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 过去一年正收益产品达1740只 正收益占比99.5% [1] - 近一年回报超10%的产品占比36% 合计628只 其中剔除转债主题基金后仍有556只产品达标 [1] - 可转债主题基金业绩领跑 受益于前8个月转债市场强劲走势 例如广发可转债基金表现突出 [1] 头部基金公司产品分布 - 近一年收益超10%产品数量前十的基金公司均超15只 主要为投研体系成熟的老牌固收机构 [1] - 广发基金以27只收益超10%产品位列首位 富国基金26只 南方基金与国寿安保基金各21只 [2] - 招商基金20只 博时基金19只 鹏华基金17只 工银瑞信与工银富瑞各16只 易方达基金15只 [2] 明星产品及基金经理策略 - 广发基金旗下两只产品近一年收益超20% 广发恒阳一年持有回报21.93% 广发集裕债券回报20.51% [3] - 基金经理曾刚管理风格均衡灵活 擅长可转债波段操作 行业配置覆盖农林牧渔、新能源、电子等多赛道 [4] - 债券部分维持中性偏低久期 组合杠杆率115%-125% 股票与转债配置比例依产品定位差异显著 [4] 资产配置结构特征 - 广发恒阳一年持有以股票为主要增强工具 股票持仓22.3% 转债仓位11.53% 股票与转债配置比为2:1 [4] - 广发集裕以转债为核心收益增强手段 转债占比29.8% 股票占比10.07% 行业配置均衡且含港股 exposure [4] 市场展望与配置逻辑 - 国内经济内生动能稳步复苏 债券市场交易主线关注物价、资金面及外部形势变化 [5] - 股市估值对比海外市场具优势 中报显示营业收入连续三季度上升 先进制造、TMT、军工等行业盈利向好 [5] - 化工、光伏、电池等低位板块具备补涨空间 股强债稳格局下固收+产品配置价值凸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