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含权债基
icon
搜索文档
股强债弱!债市收益率上行,纯债基金上周业绩不理想,但有含权债基单周涨超6%
搜狐财经· 2025-10-27 18:48
上周,市场再次出现"股债跷跷板"效应,A股的连续反弹也让债市资金有所抽离,债市收益率见涨。然而,这也导致一众纯债基金收益率不及含权债基,后 者有的单周收益率超过6%。值得关注的是,时下的政策出台预期较高,频次较快,市场关注预期带给债市的影响,特别是"双降"预期是否兑现在业内分歧 较大,有观点认为不能再以此前经验提前布局债券资产,谨慎追涨。 纯债基金业绩不理想 上周(10.20-10.26),A股迎来一波反弹,特别是在一些利好消息的衬托下,后半周的A股表现十分强劲。这也使得债市资金有所抽离,全周的债市收益率 有所提升。 具体来看,中证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由1.82%上行至1.85%;10年期国开债与国债利差由16.54bp下行至15.5bp。中证5年期企业债到期收益率(AAA)由 2.1%下行至2.08%;5年期企业债(AAA)与国债利差由51.44bp下行至46.08bp。 有观点指出,贸易摩擦缓和预期已部分定价,预计债市收益率将窄幅震荡。不过,从单周纯债基金的表现来看,并不理想,一众纯债基金收益率不及含权债 基,后者有的单周收益率超过6%。 Wind统计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上周的业绩均值为0.02%,较前 ...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趋于震荡,配置从中短债开始(2025年10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21 17:22
固收产品收益回顾 - 近一个月各类固收产品净值均上涨,含权债基以0.21%的收益率领先,其次为高等级同业存单指基(0.15%)、短债基金(0.12%)、中长期债基(0.12%)和现金管理类产品(0.10%)[3] - 从细分资产看,含权资产涨势突出,纯债资产收益分化,短期限品种表现优于中长期债券资产,例如中短债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18%,而长债指数下跌0.25%[8][9] - 本年以来含权债券基金累计上涨3.79%,表现显著优于中长债基金(0.61%)和货币基金(1.06%)[9] 债市回顾 - 过去一个月债市先跌后涨,整体情绪好转,短债表现强于长债,收益率曲线先陡后平,主要受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削弱风险偏好及经济基本面偏弱、资金面缓和支撑[10] - 资金利率持稳,DR007中枢与上月持平多数时间在1.5%以内,3个月和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均值分别上行2bp和1bp至1.58%和1.68%[11] - 利率债方面,1年期国债利率上行5bp至1.44%,5年期上行2bp至1.59%,10年期下行1bp至1.83%,期限利差走阔至47bp[16] - 信用债利率有所上行,3年期和5年期AAA中票利率分别上行1bp和9bp至1.96%和2.16%,信用利差略有扩大[20] 底层资产展望 - 预计资金面将维持充裕,DR007或在1.3%-1.6%区间波动,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在1.5%-1.7%区间波动,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不排除年内小幅降息或重启国债买卖[32] - 利率债市场多空交织,预计区间震荡陡峭运行,短端确定性较强,长端不排除回调风险,10年国债利率或将运行在1.6%-2.0%区间[33] - 信用债预计陡峭化运行,长久期品种波动加大,但信用风险溢价抬升幅度有限,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性价比较高[35] - A股四季度或震荡向上但斜率放缓,转债表现与股市挂钩,建议维持偏股转债配置[37] 固收产品投资策略 - 短期策略建议优先中短期品种,长久期需重视赔率,适度调降杠杆,优先中短久期信用债并适度信用下沉[1] - 流动性管理需求投资者可持有现金类产品,预计收益相对平稳,长期看收益或下降至1%附近,可适度增加稳健低波理财、短债基金或理财[42] - 稳健型投资者建议继续持有纯债类产品,谨慎拉长久期,10年期国债利率回升至1.8%以上时可考虑逐步介入中长期债券基金[43] - 稳健进阶投资者可适时增配固收+产品,如含有转债和权益资产的固收+理财、QDII理财,策略包括量化中性、指数增强、多资产/多策略等[44] 资管行业动态 - 9月末银行理财规模较8月份回落1285亿至30.8万亿元,主要因季末理财资金回表需求抬升及债市偏弱引发部分赎回[38] - 预计理财规模仍有回升动力,因债市调整后性价比较高,且公募基金费率新规若提高赎回成本或促使投资者转向银行理财[38]
牛市买基金,熊市买股票?
雪球· 2025-10-15 16:24
权益类基金在牛市中的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A股市场整体上涨股票占比81.82%,而权益类基金上涨比例高达98.41%,胜率显著高于个股 [4][10][12] - 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今年以来上涨33.27%,跑赢中证A500指数(21.91%)、沪深300指数(17.94%)和上证指数(15.84%),牛市启动以来涨幅达60.12%,同样显著超越主要宽基指数 [14] - 在2019-2020年的结构化牛市中,权益类基金胜率高达96.09%,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胜率达99.88%,而同期个股胜率仅为58.88% [16][18] 权益类基金在熊市中的表现 - 在2022-2023年熊市期间,权益类基金胜率远低于个股,2022年基金胜率仅2.28%(个股26.01%),2023年基金胜率仅14.27%(个股56.60%) [22][23][26] - 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在2022年下跌21.80%,2023年下跌14.61%,跌幅均大于同期沪深300指数(-21.63%、-11.38%)和上证指数(-15.13%、-3.70%) [23][27] - 熊市中创业板和科创板个股表现相对抗跌,2023年胜率分别为62.46%和51.77%,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24] 不同风格与板块个股表现 - 成长型股票在牛市中的胜率高于价值型股票,国证成长指数成分股胜率76.51%,高于国证价值指数的67.17% [5][6] - 科创板个股表现突出,今年来上涨比例达94.74%,北证A股上涨比例94.58%,显著高于市场整体 [4][8] - 大盘股表现相对较弱,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今年来胜率67.38%,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胜率73.40%,均低于A股整体水平 [7][8] 债券型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 - 在股票牛市期间,含权债基表现优异,偏债混合基金和混合二级债基今年来胜率分别达97.10%和97.03% [30][31] - 在股票熊市期间,纯债基金胜率极高,2023年中长期纯债基金胜率99.78%,短期纯债基金胜率达100% [30][31] - 债市与股市存在跷跷板效应,纯债基金在股票熊市时提供稳定收益,而含权债基在牛市中获得更高收益 [29][30]
节后新基金发售迎小高潮
经济观察网· 2025-10-09 10:24
新基金发行态势 - 国庆中秋双节后新基金发行迎来发售高潮,10月9日当天有23只基金开启发售 [1] - 定档10月份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接近70只 [1] - 发行主力类型包括主动权益基金、指数基金和含权债基 [1] 基金管理人动态 - 基金管理人迎来本年最后的"决战季" [1] - 新发基金中不乏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挂帅的主动权益基金 [1] 市场资金影响 - 新基金发行有望为权益市场持续带来增量资金 [1]
纯债基金上周收益率环比提升 市场仍在酝酿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2:09
市场预期与政策动向 - 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 [1][3] - 2024年8月至12月央行通过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净买入1万亿元以支撑市场流动性 [3] - 2025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的历史低位后央行宣布阶段性暂停买入操作 [3] 债券市场表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上周五的1.7895%上行0.55个基点至1.795% [3] - 中长期纯债基金周收益率均值由负转正至0.03% [5] - 短债基金周收益率均值由负转正至0.03% [5] 机构观点与市场情绪 - 博时基金认为经济内需不足问题突出预计宏观政策将继续宽松并继续看好国内债券市场 [4] - 诺安基金指出机构参与情绪偏脆弱修复行情仍在酝酿之中债券承接盘处于偏谨慎状态 [6] - 市场交易情绪相对偏弱围绕股债跷跷板及基金销售费用新规等压力展开 [5] 宏观经济与外部环境 - 国内8月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基建投资同比降幅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行 [3] - 美联储上周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为年内首次降息 [3] - 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基本面对债市不形成利空 [5]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短期内债市可能延续震荡格局建议保持中性仓位以波段操作思路参与 [7] - 近期债券收益率调整被视为更好的介入机会债券收益率下行逻辑未被破坏 [4] - 长期看存款搬家及保险下调产品利率等因素将影响债券配置型资金负债不稳定性上升 [7]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逆风仍存,维持中短债配置(2025年9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9-19 17:27
固收产品收益回顾 - 近一个月含权债基收益率为0.54%,高等级同业存单指基为0.13%,现金管理类为0.10%,短债基金为0.05%,中长期债基为-0.07% [3] - 含权资产表现领先,短期限品种优于中长期债券资产,中短债指数近一个月涨跌幅为0.00%,长债指数为-1.28% [9][10]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1年期国债利率上行1bp至1.39%,10年期上行5bp至1.84%,期限利差走阔至44bp [17] 债市表现分析 - 债市回调主因包括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出台担忧赎回压力,以及经济基本面偏弱与资金面缓和形成的支撑 [11] - 同业存单利率持稳,3个月和1年期AAA品种均值分别上行3bp和1bp至1.58%和1.68%,DR007中枢维持在1.5%以内 [12] - 信用债表现分化,3年期AAA中票利率上行2bp至1.95%,信用利差位于历史低位分位值,金融债中普通商金债优于二永债 [19][24] 资产价格与指数表现 - 权益市场显著上涨,万得全A指数近一个月涨跌幅为7.93%,中证转债为0.88%,创业板指数累计上涨21% [10][28] - 固收产品指数显示短债基金年化收益为0.05%,中长债基金为-0.07%,含权债券基金为0.54% [10] - 货币基金指数近一个月涨跌幅为0.10%,货基可投债券指数为0.13% [10] 债市展望与策略 - 短期资金面预计维持缓和,DR007波动区间1.4%-1.6%,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区间1.6%-1.7% [29] - 利率债面临多空交织,10年国债利率预计运行在1.6%-1.9%区间,超调风险存在但上行有顶 [30][31] - 信用债波动加大,中短久期品种更具性价比,长久期品种需谨慎 [31][32] 固收产品配置建议 - 现金管理需求者建议持有现金类产品,适度增加稳健低波理财或短债基金,长期收益或降至1%附近 [37][38] - 稳健型投资者宜谨慎对待长久期品种,10年期国债利率升至1.8%以上时考虑介入中长期债券基金 [39] - 稳健进阶投资者可增配固收+产品,如含量化中性策略、指数增强或多资产策略的理财及QDII产品 [40] 行业事件影响 - 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征求意见,拟降低认购费率并优化赎回费制度,可能短期加剧债基赎回压力,但长期影响有限 [35] - 新规引导长期投资,若实施可能促使部分资金转向债券直投或ETF,整体投债资金不会消失 [35] 股债市场比较 - A股估值处于合理水平,中期有望延续上涨,固收+基金在科技、消费等主题有机会 [33][36] - 股债性价比居中,股市上行可能压制债市情绪,转债配置建议维持偏股品种 [33][36]
含权债基给力!近四成产品一年收益超10%
证券之星· 2025-09-03 09:17
含权债基市场表现 - 含权债基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 过去一年正收益产品达1740只 正收益占比99.5% [1] - 近一年回报超10%的产品占比36% 合计628只 其中剔除转债主题基金后仍有556只产品达标 [1] - 可转债主题基金业绩领跑 受益于前8个月转债市场强劲走势 例如广发可转债基金表现突出 [1] 头部基金公司产品分布 - 近一年收益超10%产品数量前十的基金公司均超15只 主要为投研体系成熟的老牌固收机构 [1] - 广发基金以27只收益超10%产品位列首位 富国基金26只 南方基金与国寿安保基金各21只 [2] - 招商基金20只 博时基金19只 鹏华基金17只 工银瑞信与工银富瑞各16只 易方达基金15只 [2] 明星产品及基金经理策略 - 广发基金旗下两只产品近一年收益超20% 广发恒阳一年持有回报21.93% 广发集裕债券回报20.51% [3] - 基金经理曾刚管理风格均衡灵活 擅长可转债波段操作 行业配置覆盖农林牧渔、新能源、电子等多赛道 [4] - 债券部分维持中性偏低久期 组合杠杆率115%-125% 股票与转债配置比例依产品定位差异显著 [4] 资产配置结构特征 - 广发恒阳一年持有以股票为主要增强工具 股票持仓22.3% 转债仓位11.53% 股票与转债配置比为2:1 [4] - 广发集裕以转债为核心收益增强手段 转债占比29.8% 股票占比10.07% 行业配置均衡且含港股 exposure [4] 市场展望与配置逻辑 - 国内经济内生动能稳步复苏 债券市场交易主线关注物价、资金面及外部形势变化 [5] - 股市估值对比海外市场具优势 中报显示营业收入连续三季度上升 先进制造、TMT、军工等行业盈利向好 [5] - 化工、光伏、电池等低位板块具备补涨空间 股强债稳格局下固收+产品配置价值凸显 [5]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扰动仍在,固收+优势凸显(2025年8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19 18:08
核心观点 - 近期债市回调导致固收产品净值分化,含权债基表现领先,中长期债基收益转负 [3][10] - 债市短期面临利空扰动,但中期利率中枢上行幅度或有限,10年国债利率预计运行在1.6%-1.9%区间 [35][36] - 股市表现强劲,三大指数近1个月涨幅达4.2%-11.7%,推动固收+产品配置价值凸显 [33][43] -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可能促使部分资金转向权益资产,加剧"资产荒"格局 [40][41] 固收产品表现 - 近1个月收益率排序:含权债基0.84% > 高等级同业存单指基0.14% > 现金管理类0.10% > 短债基金0.03% > 中长期债基-0.25% [3] - 细分资产表现:中证转债涨6.24%,万得全A涨7.62%,长债指数跌2.44%,中短债指数跌0.16% [10] - 信用债表现弱于利率债,3年期AAA中票利率上行8bp至1.88%,信用利差扩大至47bp [22][26] 债市动态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10年国债利率上行8bp至1.75%,1年期仅上行1bp,期限利差扩大至38bp [16][17] - 资金面维持宽松:DR007中枢下行5bp至1.5%以下,3个月AAA存单利率下行2bp至1.55% [13][14] - 政策影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增值税征收,新发债券利率小幅上行但市场接受度较高 [1][40] 配置策略建议 - 现金管理类:保持配置仓位,增加存款打底的稳健低波理财或短债基金 [44] - 纯债类:优先中短久期品种,10年国债利率突破1.8%后可考虑增配长久期 [36][45] - 固收+类:布局含转债和权益资产的产品,策略包括量化中性、指数增强等 [47] - 杠杆运用:资金利率平稳期适度维持杠杆,若持续下行可增加杠杆 [35]
债券型基金2025年二季报点评:债市收涨,各类债基普遍拉长久期、提高杠杆
招商证券· 2025-07-22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债市收涨,纯债基金季度收益处近三年中等水平,含权债基整体获正收益且绝对收益回升,权益仓位降低,纯债和含权债基均拉长久期、提高杠杆率,含权债基中低评级债券占比略升,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为正,估值提升,转股溢价率下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债券市场概况 - 2025年二季度债市整体收涨,中债总财富指数涨1.53%,中债国债指数涨1.79%,中债信用债指数涨1.02%,可转债市场先跌后震荡上行,中证转债二季度收益约3.77% [3][8] 二、债券型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纯债基金回升,中长债和短债基金规模分别增至6.49万亿和1.15万亿,增长2845亿、1656亿;含权债基整体提升,偏债类提升1066亿至1.92万亿,低仓位灵活配置类降至807亿;可转债基金规模降至497亿;指数债基规模大幅增至1.55万亿 [11] 三、债券型基金发行概况 - 2025年二季度77只债券类基金成立,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最多,为38只;中长债基金发行份额约573亿,短债基金33亿,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约462亿,均较上季度增长;含权债基发行热度降低,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发行份额分别为154亿、82亿,偏债混合和可转债基金无新发产品 [20] 四、纯债基金业绩表现及持仓变化 1、纯债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短债基金收益均值0.66%,中长债基金收益均值0.99%,均处近三年中等水平 [22] 2、纯债基金券种配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短债基金信用债占比约85.48%,增配利率债;中长债基金信用债占比约47.52%,券种结构变化不大 [29] 3、纯债基金久期分布与杠杆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纯债基金平均久期拉长至2.80年,减仓1 - 3年中短期债券,加仓3年以上中长期债券;短债和中长债基金杠杆率分别提升至112.51%、117.40% [32] 4、纯债基金信用评级分布 - 高评级债券占比约96.41%,中评级债券占比降至3.55%,低评级债券占比0.05%,信用等级略有提升 [37] 五、含权债基业绩表现及持仓变化 1、含权债基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整体获正收益,绝对收益回升,一级、二级、偏债混合、低仓位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依次为1.20%、1.42%、1.29%、1.03%,处近三年中等偏高水平 [37] 2、含权债基大类资产配置 - 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降低权益仓位,股票仓位7.04%,可转债仓位7.65%,分别较上季度降低0.59、0.91个百分点 [49] 3、含权债基券种配置 - 各类含权债基纯债仓位以信用债为主,利率债占比在16 - 20%之间,2025年二季度利率债占比均上升 [51] 4、含权债基久期分布和杠杆率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平均久期拉长至4.70年,降低3年以内短债占比,提高3年以上中长债占比,10年以上债券占比提升大;杠杆率中位数提高至109.91% [58] 5、含权债基信用评级分布 - 截至2025年二季度,高评级债券占比约64.36%,中评级债券占比约21.43%,低评级债券占比约14.21%,中低等级信用债占比提升 [62] 6、含权债基股票持仓 - 2025年二季度有色金属、银行等为含权债基重仓股配置比例最高的五大行业;增配非银行金融等,减配食品饮料等,行业集中度提升 [65] 7、含权债基可转债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可转债持仓在银行等行业配置比例最高,银行转债占比约20.16%,集中度降低;增配基础化工等行业转债,减配银行等行业转债 [73] 六、可转债基金业绩表现及持仓变化 1、可转债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市场收涨,全部可转债基金季度收益为正,平均值约3.50%,为近三年较高水平,中海可转换债券收益最高约6.38% [77] 2、可转债基金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基金可转债持仓在银行等行业配置比例最高,银行转债占比16.53%;增配有色金属等行业转债,减配银行等行业转债,行业均衡度提升 [81] - 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基金持仓估值提升,市价中位数约123.65元,转股溢价率中位数降至28.92% [86]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波动或加大,重视回调机遇(2025年7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18 17:49
核心观点 - 债市短期波动或加大但中长期牛市未逆转,10年国债利率中枢预计在1.5%-1.8%区间[31][39] - 固收产品收益分化:含权债基近1月收益0.89%领跑,中长期债基0.22%次之,现金管理类收益0.11%垫底[3][9] - 信用债表现强于利率债,3年期AAA中票利率下行3bp至1.80%,信用利差收窄至近10年7.8%分位值[18][22] - A股三大指数普涨,创业板指近1月涨幅达10.4%,股债共振下固收+策略配置价值凸显[28][42] 固收产品收益回顾 - 产品收益排序:含权债基(0.89%)>中长期债基(0.22%)>短债基金(0.19%)>高等级同业存单指基(0.17%)>现金管理类(0.11%)[3] - 细分资产表现:中证转债指数近1月涨4.11%领跑,长债指数涨0.63%优于短债指数(0.16%),信用债指数(0.29%)跑赢利率债指数(0.19%)[9] - 期限利差走阔:10年-1年国债利差扩大至30bp,收益率曲线陡峭化[15] 债市运行特征 - 资金面:DR007一度跌破1.5%,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中枢降至1.63%,央行通过MLF净投放维持流动性宽松[11][13] - 利率债:1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bp至1.36%,10年期上行2bp至1.66%,期限利差走阔反映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15][16] - 信用债:3年期AAA中票信用利差收窄6bp至38bp,5年期AAA中票利差收窄4bp至36bp,均处于历史低位[18][22] 行业政策与市场展望 - 监管动态: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2026年2月起强化投资者分类与风险提示功能[37] - 债市展望:短期受"反内卷"政策扰动或波动加大,但低通胀环境下10年国债利率中枢或维持在1.7%附近,若降息可能触发利率向下突破[31][39] - 配置建议:现金管理类产品可转向短债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在10年国债利率回升至1.7%-1.8%时增配中长期债基;进阶投资者可布局含转债/权益的固收+产品[40][41][42] 股债联动分析 - A股表现:万得全A指数近1月涨5.9%,创业板指涨10.4%,股市风险偏好抬升对长端利率形成压制[28][36] - 固收+策略:含权债基年内收益达2.06%,显著高于纯债类产品,建议通过"量化中性+多资产"策略增强收益[9][42] - 转债市场:中证转债指数年内累计涨8.42%,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偏股型转债配置价值突出[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