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信稳健增值
icon
搜索文档
安信300亿基金经理张翼飞“清仓式”卸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07:16
基金经理张翼飞离职事件 - 安信基金公告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卸任全部9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结束13年公募生涯,管理规模达321.92亿元 [1] - 张翼飞管理的基金占安信基金非货基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代表作安信稳健增值连续9年获得正收益 [2] - 张翼飞2024年3月已卸任副总经理转任首席投资官,此次离职为"清仓式"离职,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2] 张翼飞职业成就与投资理念 - 张翼飞管理的安信稳健增值混合A任期回报82.81%,年化回报6.12%,连续9年正收益,最大回撤仅7.2% [4] - 即使在2018年A股下跌24.59%和2022年市场波动时,该基金仍分别取得5.10%和1.57%的正收益 [4] - 以"绝对收益优先、严控回撤"理念著称,长期配置高股息、低波动资产,促进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3][4] 安信基金后续安排 - 张翼飞管理的321.92亿元资产将由李君(管理规模270.75亿元)和黄琬舒(管理规模159.83亿元)接任 [1][5] - 李君拥有20年证券从业经验,黄琬舒擅长转债与纯债策略,两人均为混合资产投资团队核心成员 [5] - 安信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945.31亿元,张翼飞管理规模占三分之一以上 [5] 行业背景与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公募行业共有182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多位绩优基金经理 [6] - 行业正从"明星驱动"向"团队制胜"转型,投资者需关注策略本质和体系化能力 [6] - 基金经理变更可能影响基金业绩持续性,投资者需评估新任基金经理策略与风格 [6][7]
安信300亿基金经理张翼飞清仓式卸任,或将继续深耕资管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8:43
基金经理变动 - 安信基金公告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卸任全部9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管理规模达321 92亿元 [2] - 张翼飞在公募基金行业从业13年 其管理的资产将由混合资产投资团队核心成员李君 黄琬舒接任 [2] - 此次卸任为"清仓式"离职 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且已办理基金业协会注销手续 [3] 管理规模与行业地位 - 张翼飞管理规模占安信基金非货基规模三分之一以上 代表作安信稳健增值连续9年正收益 [3] - 截至一季度末 安信基金前十大规模产品中有七只由张翼飞参与管理 [3] - 安信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945 31亿元 张翼飞管理的321 92亿元均为非货基 [7] 投资业绩与理念 - 安信稳健增值混合A自2015年管理以来任期回报82 81% 年化回报6 12% 最大回撤仅7 2% [5][6] - 在2018年A股下跌24 59%和2022年市场波动中仍分别取得5 10%和1 57%正收益 [6] - 投资理念强调绝对收益优先 严控回撤 长期配置高股息 低波动资产 [4][5] 继任者情况 - 接任者李君现任混合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 管理规模270 75亿元 擅长价值股精选与大类资产配置 [7] - 黄琬舒管理规模159 83亿元 擅长转债与纯债策略 两人均与张翼飞合作多年 [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公募行业共有182位基金经理离任 包括多位绩优基金经理 [8] - 行业正从"明星驱动"向"团队制胜"转型 投资者需关注体系化能力 [8] - 晨星分析师指出需评估继任者投资策略与风格是否匹配投资者偏好 [8]
安信基金张翼飞离职,曾管超300亿规模,投资者何去何从?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6:28
基金经理变更 - 安信基金发布12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其中9则涉及知名基金经理张翼飞 [2] - 张翼飞通过公众号发布致投资者信 正式告别安信基金 [2] - 张翼飞卸任前管理9只产品规模合计超300亿元 占公司总规模三分之一 [2][5]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张翼飞公募偏股产品总回报75.9% 年化回报5.72% 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3] - 公募偏债产品总回报57.15% 年化回报4.95% 优于中证综合债表现 [3] - 安信稳健增值A实现连续10年正收益 2016-2025年累计回报达5.20%-11.40% [4][5] 行业影响与投资者反应 - 张翼飞离职引发投资者疑虑 部分投资者表示将赎回或观望新经理表现 [7][8] - 公司安排李君 黄琬舒接管张翼飞原管理的4只单独管理产品 [9] - 行业趋势显示基金公司加速平台化转型 淡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 [10] 行业动态 - 监管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强调团队制管理模式 [10] - 年内数百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 包括葛兰 冯波 刘格菘等知名经理产品 [10] - 中欧医疗健康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 该产品一季度末规模达311.8亿元 [10]
安信基金张翼飞确认离职,百亿固收名将或转战私募
第一财经· 2025-07-17 15:01
基金经理离职 - 安信基金公告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卸任所有在管产品,离职后或前往私募机构寻求新挑战 [1] - 张翼飞在安信基金工作13年,未来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强调长期风险友好型绝对收益投资方式 [1][2] - 张翼飞卸任前在管规模超320亿元,占安信基金总规模945.31亿元的三分之一以上 [2] 离职影响与团队安排 - 张翼飞离职后,其管理的9只产品由核心团队成员李君和黄琬舒分拆接管,团队稳定性未受显著影响 [2][5][6] - 李君接管安信稳健增值等5只产品,在管规模达283.36亿元,其中安信稳健增值规模超114亿元 [5][6] - 黄琬舒接管安信目标收益等4只产品,在管规模近160亿元,擅长债券收益曲线分析与可转债机会挖掘 [6][7] 张翼飞职业背景与业绩 - 张翼飞投资经理年限超11年,历任安信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混合资产CIO等职,2023年5月曾升任副总经理 [3] - 其管理的9只产品任职回报均为正,6只年化回报超5%,安信稳健增值A任职回报82.81%,年化6.12% [3] - 投资风格偏向绝对收益,在股市震荡中防御能力突出,强调利用波动而非跟随趋势 [3][4] 市场观点与策略 - 张翼飞认为当前市场热门主题需基本面进一步印证,未直接参与股票投资但涉足可转债 [4] - 若下半年经济数据反映基本面企稳,价值驱动型股票或现较好机会 [4] 接任者背景 - 李君从业20年,与张翼飞为大学同学,曾任券商分析师及私募研究员,现任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 [6] - 黄琬舒为新生代基金经理,历任富国基金债券交易员,现任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助理 [6] - 李君与黄琬舒共管产品年化回报分别为3.94%和7.64%,体现策略延续性 [7]
固收+基金规模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基金公司战略、基金经理策略与未来市场展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15: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9 - 2021(股票牛市)、2024年(债券牛市)是近年来固收 + 市场排名变化最快阶段,近十年景顺长城、富国等公司规模增长迅速,头部竞争激烈呈多强局面,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 [4][11] - 连续5年排名在前20的固收 + 基金有易方达稳健收益等,连续5年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 [4][21][25] - 投资者更关注过去1年收益风险指标,夏普比重要性最高,低仓位投资者对波动与回撤敏感,中/高仓位投资者看重创新高天数等 [4] - 头部机构构建多层次固收 + 策略矩阵,低波动策略等是打造高夏普固收 + 基金主流方式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公司战略:基金公司固收 + 产品的规模变化 固收 + 基金规模排名1 - 20基金公司 - 2019 - 2021、2024年打乱规模排名,10年期间景顺长城、富国等公司规模排名显著变化 [11] - 头部竞争激烈呈多强局面,前20市占率无明显变动,前10市占率下降,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 [20] 固收 + 基金规模排名21 - 40基金公司 - 10年期间太平、华商等公司规模排名显著变化,多数规模变动来自机构投资者 [14] - 1 - 20名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占比均值为54.32%,21 - 40名均值为62.33% [14] 基金公司的市占率 - 头部竞争激烈形成多强局面,前20市占率无明显变动,前10市占率下降 [20] - 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第1名与第5名规模差距稳定在千亿,第15名与第20名规模差异不到30亿,第45名与第50名规模差异在10亿以内 [20] 规模前20大固收 + 基金 - 连续5年排名在前20的固收 + 基金有易方达稳健收益等 [21] 固收 + 管理规模前20大基金经理 - 25Q1固收 + 管理规模靠前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连续5年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 [25] 规模排名增长明显的基金公司 - 景顺长城基金10年规模增长635亿元,机构贡献超80%,产品线覆盖各风险区间,团队业绩表现好 [30][36] - 富国基金10年规模增长557亿元,机构与个人贡献相对均衡,产品线覆盖各风险区间,低仓位固收 + 基金表现突出 [30][47] - 天弘基金10年规模增长394亿元,个人贡献超60% [30] - 永赢基金规模排名稳步上升,机构与个人贡献相对均衡,主要针对中低仓位市场发力,低仓位固收 + 基金业绩出色 [30][59] - 华泰柏瑞基金22年之后规模与名次快速上升,个人投资者贡献为主 [30] - 华泰保兴基金22年之后规模与名次快速上升,机构投资者贡献为主 [30] 规模排名稳定&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 - 易方达、招商、华夏、广发、中银基金规模排名稳定且靠前 [68]
最新判断出炉!人工智能点燃市场,明星基金经理热议冰与火
贝壳财经· 2025-04-25 18:05
中国科技产业突围 - 中国科技产业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全面突围,DeepSeek的崛起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6] - 科技股行情持续升温,聚焦科技成长风格的汽车、TMT、机械设备板块表现优异,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超15% [9] 基金经理观点 - 多位百亿基金经理看好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但提醒AI行业需要找到新的技术迭代点 [8] -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观察到部分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企业经营质量提升,利润率、周转率、自由现金流等指标向好 [9] - 基金经理李晓星维持超九成权益仓位,看好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港股红利、A股消费、A股制造业 [10] - 基金经理刘彦春预计2025年经济将逐步走出低谷,财政持续发力和经济自我修复将推动优质资产向上重估 [10] - 华泰柏瑞鼎利基金经理郑青认为政策利好仍有空间,经济已显现企稳迹象,预计上半年市场或维持高位震荡 [11] 人工智能与科技投资 - 人工智能产业在2024年呈现多点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14] - 基金经理周蔚文加大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投资,涵盖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眼镜等应用领域 [14] - 兴全合润基金经理谢治宇看好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和AI眼镜的广阔前景,预计AI将推动港股互联网公司重估 [15][16] - 安信稳健增值基金经理张翼飞认为AI、机器人是未来10年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但短期营收和利润体现较慢 [17] - 诺安基金经理刘慧影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将在美国封锁下实现全面突破,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数十年高速发展期 [18] - 基金经理李晓星关注AI终端投资机会和半导体国产替代,看好先进制程突破带动的晶圆制造、封装、算力芯片机会 [19] -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经理闫思倩认为2025年是具身智能发展元年,将提升制造业效率并降低成本 [19] -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经理鲍无可强调AI行业需要新的技术迭代点,否则能力可能止步于当前状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