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理财资金“弃债投股”潮起 资产多元配置能否助力理财子“留客”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14:09
市场波动与资产配置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难以为继,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1][5] - 理财子公司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通过多元资产配置获取新收益 [5][14] - 长期持仓+押注债券价格单边上涨的单一投资策略已难以维系,未来理财产品收益将来自资产多元化配置 [5][13] 股市上涨对理财资金的影响 - A股指数创近10年新高,含权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混合类与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过去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52%与37.14% [3][7] - 现金管理类与纯固收类理财产品面临资金净流出压力,平均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仅1.46%与2.38%,跑输沪深300指数3.5%涨幅 [3][7] - 部分投资者将10%-20%理财资金转向股市,更多资金从固收类转向含权理财产品 [3][9] 理财资金流向变化 - 8月以来日开型现金管理类与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出现资金净流出,年化回报低于1.5%的产品赎回压力较高 [8] - 理财资金流出压力相对可控,因部分资金转向含权理财产品,且银行存款资金重返理财市场对冲流出压力 [9] - 7月债券基金赎回增加,36只债券基金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赎回力度与去年8月债市回调期间相当 [5] 理财子公司应对措施 - 加大含权理财产品线上推广,引导资金"体内循环" [11] - 考虑调降固收类/现金类产品费率,增加权益类/混合类产品推介力度 [11] - 预留资金应对理财资金搬家,管理债券价格下跌风险,增加高分红高收益资产投资 [9] 资产配置转型挑战 - 理财子公司需对债券、商品、股票等多元资产具备卓越投研能力 [15] - 需摒弃经验主义转向量化分析,转变产品定位从"类存款"到真正资管产品 [15] - 缺乏量化投资专业人才和搭建高回报投资组合经验,权益类投资人才引进困难 [16] 行业趋势与观点 - 固收增强型产品规模与占比持续提升,成为理财行业新增长点 [11] - 债券收益率将从单边下行转向双向波动,需寻找其他高收益优质资产 [13][14] - 理财公司需提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能力,推动产品从债券投资为主向多资产配置发展 [14]
理财资金“弃债投股”潮起 资产多元配置能否助力理财子“留客”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11:56
股市上涨对理财资金流向的影响 - A股指数创近10年以来新高 理财资金从现金管理类和纯固收类产品转向股市及含权产品 [1][2] - 现金管理类与纯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仅1.46%与2.38% 跑输沪深300指数3.5%涨幅 [2] - 混合类与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过去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52%与37.14% 因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较高 [2] 理财产品赎回压力与应对措施 - 7月以来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的债券基金达36只 高于5月14只和6月19只 [4] - 部分投资者将10%-20%理财资金转向股市 或从固收类转向含权理财产品以寻求稳健回报 [2][7] - 理财子公司采取预留资金应对赎回 加强风险管理 增加高分红高收益资产投资等措施 [7] 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策略转变 - 长期持仓加押注债券价格单边上涨的单一投资策略难以为继 转向资产多元化配置 [4][10] - 含权理财产品研发纳入红利策略+ 黄金+ 衍生品+ 指数增强策略+ 量化策略+ 价值投资+等 [13] - 理财子公司面临量化投资人才缺乏 搭建低相关性高回报投资组合经验不足等挑战 [13] 股债市场结构性变化与资金流向 - 7月24日纯债型基金赎回力度与去年8月债市回调期间相当 [4] - 8月8日起财政部恢复对新发行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 导致新债券收益率回升 [8] - 资金从债市分流持续 因固收类产品回报减弱 居民寻求更高性价比替代资产 [6] 理财产品收益分化与市场反应 - 固收+权益含权理财产品通过调高权益类投资占比至15% 实现逾8%年化回报 [5] - 现金管理类与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当月年化回报低于1.5%与2.3% [5] - 银行存款资金7月起重返理财市场 对冲股市上涨带来的资金流出压力 [7]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 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4] - 固收增强型产品规模与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理财行业新增长点 [9] - 理财公司需提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能力 推动从债券投资为主向多资产配置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