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
搜索文档
金融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2025年职工文化季新媒体传播挑战赛收官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06:07
活动概况与核心目标 - 上海证券2025年职工文化季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正能量”新媒体传播挑战赛已收官 [1] - 活动主线为弘扬金融行业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共识 [1] - 活动历时三个月,通过系统化组织和创新性实践,旨在丰富金融文化传播路径,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1] 活动组织与实施机制 - 活动构建了“动员-创作-评审-表彰”的全周期管理体系,确保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2] - 活动被明确为上海证券上海分公司年度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并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与竞赛规则 [2] -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导,推动文化建设从要求转化为行动,累计产出短视频、微电影、动画等原创作品54部 [2] - 建立了“初选+投票+专家评审”三级评选机制,并将评审过程转化为全员文化学习的过程,形成“创作-传播-反馈-再传播”的良性闭环 [2] 活动成果与作品亮点 - 活动作品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用真情感传递专业力,诠释了公司金融为民的初心与合规守正的底色 [3] - 一等奖作品《心跳交割》以中国证券业协会代表性投诉案例为蓝本,通过“心跳声”的艺术化处理,传递合规是生命线的理念 [3] - 二等奖作品《投资别疯狂》以卡通形象和原创RAP拆解非理性投资风险;《传递金融正能量》展现员工在反洗钱、防诈骗中的坚守;《陷阱》以情景剧揭露理财诈骗手法 [3] - 五部三等奖作品聚焦业务场景与社会热点,通过幽默诙谐方式破解专业术语壁垒 [3] 活动影响与未来展望 - 活动加深了各部门对合规、投教、风控等理念的理解,员工在协作中强化了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形成“以文化引领业务、业务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 [4] - 活动借助新媒体形式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拓展了投资者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4] - 活动探索出金融文化建设与业务实践相结合、与员工成长相融合、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新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4] - 公司表示文化建设是贯穿发展的永恒课题,将持续推动“文化+业务”、“文化+科技”、“文化+人才”的深度融合,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5]
基石金融(08112.HK)7月10日收盘上涨17.6%,成交3552港元
金融界· 2025-07-10 16:32
市场表现 - 7月10日恒生指数上涨0.57%至24028.37点,基石金融股价单日上涨17.6%至0.147港元/股,成交量2.4万股,成交额3552港元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1.61%,但年内累计跌幅37.5%,显著跑输恒生指数19.1%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财报显示营业总收入4999.03万元,同比减少6.86%,归母净利润-1939.2万元但同比改善56.95% [1] - 毛利率保持63.75%的高水平,资产负债率27.77%处于合理区间 [1]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平均市盈率(TTM)为-13.72倍,中值-1.47倍,基石金融-1.37倍位列行业第97名 [1] - 可比公司中华视集团控股市盈率2.04倍,耀星科技集团2.55倍,微博-SW 6.77倍,艾德韦宣集团7.57倍,新华文轩8.37倍 [1] 业务构成 - 核心业务为商业区电梯大堂平面广告网络,覆盖香港及新加坡高端办公楼和私人住宅区,并拥有万宁、屈臣氏等零售连锁店内数码网络 [2] - 2012年与优酷土豆达成合作制作微电影,2015年收购SLGE 75%股权进军电影制作,持有30+电影IP储备 [2][3] - 2016年收购证券经纪公司卓莱,获准开展孖展融资业务,受益于沪港通/深港通带来的交易量增长 [5] 战略发展 - 2017年更名为基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反映业务多元化战略 [6] - 通过SLGE与漫威之父Stan Lee合作开发超级英雄IP,涉及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多领域内容制作 [3][4]
基石金融(08112.HK)7月4日收盘上涨19.42%,成交4.9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04 16:29
市场表现 - 7月4日恒生指数下跌0.64%至23916.06点,基石金融股价上涨19.42%至0.123港元/股,成交量40.8万股,成交额4.98万港元,振幅16.5% [1] - 基石金融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20.16%,今年以来累计跌幅48.5%,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9.99%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999.03万元,同比减少6.86%,归母净利润-1939.2万元但同比增长56.95%,毛利率63.75%,资产负债率27.77% [1] - 媒体及娱乐行业平均市盈率(TTM)为-11.48倍,行业中值-1.39倍,基石金融市盈率-1.13倍,低于同业如华视集团控股(2倍)、耀星科技集团(2.49倍)、微博-SW(6.58倍)等 [1] 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04年,首创在商业区电梯大堂设置广告屏幕的网络,覆盖香港和新加坡核心办公区域及高端住宅,并拥有万宁、屈臣氏等零售连锁的店内数码广告网络 [2] - 2012年与优酷土豆达成合作,为客户制作微电影并在其平台播放 [2] - 2015年收购Stan Lee Global Entertainment 75%股权,获得30余项电影IP储备,其中3部进入开发阶段 [3] 战略转型 - 2016年收购证券经纪公司卓莱及基石证券,获得香港证券交易牌照,涉足金融服务业务 [5] - 2017年证券经纪业务增长显著,获准开展孖展融资业务 [5] - 2017年12月公司更名为"基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保持8112不变 [6] 核心资源 - Stan Lee Global Entertainment拥有蜘蛛侠、X战警等IP创作者Stan Lee的创意资源,其25%股权由POW! Entertainment持有,后者专注于超级英雄内容的多媒体开发与授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