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纪录片
icon
搜索文档
“视”界大同微视听作品征集启幕 聚焦古都新城三重魅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9:51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视'界大同·大有不同"微视听作品征集推优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中国视协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和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1] - 活动旨在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手法,全方位展现大同的独特故事 [1] - 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11月5日,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微视听创作者 [2] 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 - 大同的城市定位呈现"文化古都+能源新城+算力高地"的三重魅力 [1] - 城市成功从"中国煤都"转型为"新能源之都",展示了能源转型的标杆历程 [1] - 大同作为全国算力产业发展佼佼者,实现了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的巨大转变 [1] 征集内容方向 - 征集内容围绕十大创作方向展开,包括溯源千年古都、聚焦文化遗产、展示转型样板、聚焦算力高地等 [1] - 其他方向涵盖区域协同发展枢纽作用、生态蝶变成果、文旅深度融合、"国际美食之都"、乡村振兴以及城市未来愿景 [1] 作品要求与活动安排 - 作品要求为2023年1月以来创作的原创微视听作品,类型包括微纪录片、微短剧、微动漫、微视频,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 [2] - 活动分为征集、评审和成果发布三个阶段,最终在主题晚会期间举办作品推优活动 [2] - 对评选出的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好作品进行荣誉表彰并给予现金奖励,入围作品均有机会在官方合作媒体平台展播 [2]
“这就是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北疆文化建设大型全媒体文化传播活动成果展示会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9-13 09:19
传播活动成果 - 活动于9月12日在内蒙古大学举行成果展示会 集中展示创意海报、深度特刊、微纪录片和手绘长图等项目产品 [1] - 截至9月12日全网信息量达1352条 全网传播量超8500万次 [1]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活动是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部署 推动呼伦贝尔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 [1] - 由内蒙古日报社与呼伦贝尔市联合策划 旨在系统性全方位挖掘展示呼伦贝尔文化独特魅力 [1] 文化内涵与特色 - 呼伦贝尔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 - 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和戍边文化共存共荣 成为北疆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1] 传播技术与创新 - 活动突破传统传播模式 整合媒体资源 创新表达方式 [1] - 现代传播技术与传统文化内涵深度融合 使文化故事可感知可互动可共情 [2] - 通过全媒体技术精准触达用户 让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2]
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与印尼国家电视台(TVRI) 达成战略合作
广西日报· 2025-09-06 10:27
媒体合作 - 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与印尼国家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确定未来合作方向[3] - 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创新采访与内容制作模式[3] - 通过短视频、微纪录片、微短剧、人文交流活动及媒体互访等形式开展新闻策划与深度报道合作[3] 区域优势 -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唯一陆海相连的省区 在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特别是印尼方面具备天然优势[3] - 广西与印尼保持紧密商贸和文旅联系 媒体在内容共创、活动共办及资源共享方面有合作基础[3] 专项活动 - 共同举办"我们与世界对话"中印尼青年媒体人交流活动[3] - 两国青年围绕命运与共好伙伴、媒体融合共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等议题展开对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