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取得意外收获,美国各州独立自主,绕开特朗普和中国打交道
搜狐财经· 2025-11-10 20:14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联邦与州级政府在对外经贸策略上出现显著分歧,形成“双轨并行”的局面 [1][18] - 美国地方政府为保障本地经济利益,主动寻求与中国建立稳定、可预测的经贸合作关系,以对冲联邦政策的不确定性 [10][12][16] - 地方层面的务实合作为中美关系提供了“压舱石”和“缓冲带”,其经济驱动的秩序比联邦层面的政治博弈更为坚实 [21][23][29] 联邦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摇摆不定,税率从245%调整至50%,缺乏可预测性,对依赖进出口的州造成严重干扰 [3] - 该政策预计将使美国损失200万个工作岗位,并导致每个家庭年均多支出5000美元 [5] - 政策动机旨在通过制造不确定性使美国在谈判中占上风,但忽视了商业活动对确定性的根本需求 [3][5] 地方政府的“自救”行动与经贸诉求 - 华盛顿州商务厅厅长直接率企业参加中国进博会,强调该州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不可分割,并宣称比联邦政府“更友好、更实际、更可预测” [10][12] - 俄勒冈州参议长带队访华,明确表示美中地方合作特别重要,并将持续推动 [12] - 加州州长在关税战期间公开批评联邦政策,并通过积极对华关系积累政治资本,加州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五分之一 [16][20] 地方合作作为中美关系的“第二轨道” - 州级合作形成了一条由共同利益驱动的稳定轨道,与联邦层面的战略博弈轨道并行,成为关系的“缓冲带” [18][21] - 即使在高关税时期,与中国有紧密地方合作的州,其贸易额跌幅也远低于全美平均水平 [21] - 地方农业协会等组织直接对接中国采购商,在高关税壁垒上开辟了实际通道 [20] 确定性的价值与商业应对策略 - 美国地方政府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了联邦层面缺乏的“可预测性”,这是一种稀缺且宝贵的资源 [25][27] - 企业通过务实方案规避关税壁垒,例如在第三国设立公司以维持贸易流动 [27][29] - 由深厚地方利益构筑的合作网络能有效抵御联邦极端政策的冲击,为双边关系提供稳定支撑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