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

搜索文档
快递繁荣的“绿色烦恼”:包装回收缘何步履蹒跚?如何破局?
中国环境报· 2025-06-23 08:16
快递业务量增长与包装废弃物挑战 - 2024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 同比增长21.5% [1] - 快递包装废弃物达百万吨级 回收成效有限但面临困难 [1] 回收机制现存问题 - 消费者端激励机制不足 如10元优惠券操作复杂且使用门槛高 [1] - 企业端单个纸箱回收成本达1.2元 部分企业为控成本出现"假回收"现象 [1] - 回收网络时空差异大 社区回收点开放时间与上班族冲突 乡镇及老旧小区设施覆盖不足 [1] 行为习惯与政策短板 - 政策过度依赖短期补贴和集中宣传 忽视长期行为习惯培育 [2] - 公众对回收的环保价值认知不足 分类清洗等操作降低参与积极性 [2] 改进建议:激励机制 - 推行"即时奖励+社会激励"双轨模式 如合规回收纸箱返现0.5元 [2] - 将回收行为与公共交通优惠等高频场景绑定 形成社会信用资产 [2] - 对企业端给予税收优惠 降低运营成本 鼓励环保投入 [2] 改进建议:基础设施 - 建设"智能+"回收网络 如社区地铁布设智能回收柜 [3] - 推广"逆向物流"模式 配送员投递新件时同步回收旧包装 [3] 改进建议:理念培育 - 中小学开展常态化环保教育 培养青少年生态意识 [3] - 企业可借鉴京东"青流计划" 在购物全流程嵌入环保提示 [3] 改进建议:制度设计 - 明确企业年度回收率指标 量化环保责任 [3] - 建立全产业链回收责任分担机制 各环节参与者共担责任 [3] - 鼓励社区物业参与回收站点建设 通过补贴政策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3]
新闻1+1丨快递包装治理,如何“瘦身增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0 11:48
快递业务量增长与包装问题 - 2024年快递业务量达1750亿件 同比增长21.5% 连续11年全球第一 人均年收快递约120件 [1] - 快递包装量同步增长 引发环境资源占用与污染问题 新修订《快递暂行条例》将包装治理单列一章 开启全链条治理 [1] 快递包装治理进展 - 环保材质源头突破 胶带减量 封装技术优化 中转封装袋可循环化 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5] - 治理难点包括产业链主体责任划分(生产商/电商/快递企业/消费者) 绿色化成本高 回收成本与效率问题 [7] 末端回收利用挑战 - 投递场景限制(到户/驿站)导致回收困难 消费者隐私担忧 末端基础设施不足影响便捷回收 [9] 法规与处罚机制 - 《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违规处罚: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者罚款5000-20000元 [13] - 配套出台《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等强制性标准及《快递循环包装箱》等推荐性标准 [11] - 浙江2023年涉环保包装行政处罚20起 最高罚10000元(违反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 其余罚600-9000元 涉及未告知包装要求/未培训/未制定规范等 [11]
一件产品十多个包装 “套娃式”快递包裹为何难制止?记者调查→
央视新闻· 2025-06-09 11:12
快递包装现状与问题 - 快递企业二次包装比例不超过5%,大部分商品包装由商家提供[1] - 商家因差评率高达60%-80%而过度包装,其中化妆品、牛奶、礼盒、水果和薯片是过度包装最严重的五类产品[1][3] - 64.7%消费者反映胶带缠绕过多,45%抱怨包装层数过多[3] - 北上广地区快递包装占新增生活垃圾90%以上[11] - 202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1750.8亿件,包装材料回收率仅10%[12] 商家过度包装手法 - 利用"抽屉式"组合包装或叠加网兜规避层数限制[6] - 通过不计入层数的材料(捆扎绳、标签、衬垫等)增加实际复杂度[6] - 将多余包装伪装成"功能性"材料(如冰袋、防潮膜)[8] - 填充低价值赠品或装饰物(丝带、纸质卡片)增加包装体积[8] 政策与标准更新 - 2023年9月和2024年4月起强制实施两项国家标准,限制食品、化妆品和生鲜农产品的包装层数(如月饼、粽子不超过3层)[5] - 新修订《快递暂行条例》系统性涉及包装生产、流通、回收全链条[13] - 政策要求2025年底前全国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15] 包装优化实践案例 - 改良快递纸箱节省14%材料,胶带宽度减少几毫米[13] - 京东物流通过包装优化年省原纸1万多吨,防水袋节省20%塑料,年减碳排放9万吨[13] - 优化后包装在抗压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减少资源使用[13]
让快递包装“瘦”下去“绿”起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6:39
快递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前4个月中国快递量突破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18天达到这一水平 [1] -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1750亿件,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快递业发展迅速,"小包裹"跑出"加速度",反映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与活力 [1] 快递包装环境问题 - 快递包装使用量与废弃量快速增长,引发环境问题 [1] - 修订版《快递暂行条例》6月1日起施行,首次增设"快递包装"专章 [1] - 新条例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 [1] - 新条例填补快递包装治理制度空白,划定行业绿色发展新标准 [1] 快递业绿色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 [2] - 智能装箱技术使包装耗材减量达20% [2] - 瓦楞纸几乎全部来自回收废旧纸箱,技术改良后3层强度相当于过去5层 [2] - 胶带纸变窄、电子面单广泛使用等措施提升环保性 [2] - 部分企业推广共享快递盒、研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 [2] 绿色包装推广困境 - 消费者实际接触绿色包装的比例较低 [2] - 消费者愿意为"绿色溢价"付费但缺乏选择机会 [2] - 商家过度包装以规避售后风险,降低商品破损率和退换货成本 [3] - 可循环包装面临研发、管理、回收等成本束缚 [3] - 分拣效率追求导致企业倾向使用标准化、低成本传统包装材料 [3] - 回收环节缺乏标准和平台,难以形成规模 [3] 绿色包装解决方案 - 需要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协同变革 [3] - 建议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对冲企业环保成本 [3] - 加快建设回收体系,丰富可循环包装回收方式和渠道 [3] - 创新知识普及与激励机制,如积分兑换,提升消费者使用意愿 [3] - 以新条例施行为契机,推动快递业绿色变革 [4]
浙江快递包装“瘦身增绿”
新华网· 2025-05-30 11:06
快递行业绿色转型 - 浙江大学实施"回箱计划",全校14个邮递服务站寄件纸箱90%来自回收利用,2024年全省快递行业旧纸箱重复利用达9212.91万个,同比增长12.59% [1] - 京东物流推行"原装直发"模式,2024年减少二次包装超10亿个,浙江全省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占比达95.83% [2] - 快递企业使用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和3层纸箱替代5层纸箱,京东累计减少使用塑料胶带13352吨 [3] 绿色包装技术创新 - 中通快递试点环保石塑箱,具有防水防潮、可降解特性,虽成本较高但能降低破损率和漏液风险 [3] - 2024年浙江寄递企业采购绿色认证包装4.2亿个,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装袋4.38亿个 [3] - 湖州地区快递企业2024年起碳排放总量和单件排放量呈下降趋势 [3] 政策推动与行业标准 - 浙江落实《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采取减量化和可降解双轨策略 [2] - 行业通过胶带瘦身、纸箱减层等毫米级改进实现显著减排效果 [3] - 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体系,设置专用回收装置促进循环利用 [1] 实施挑战 - 绿色包装成本较高影响电商企业采购意愿 [4] - 消费者使用习惯尚未全面普及 [4] - 需完善循环回收体系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