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星敏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构建系统完备产业体系
选股宝· 2025-05-05 22:49
政策动态 - 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1] - 政策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研究、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探索新应用新业态 [1] - 鼓励通过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提高我国网络覆盖水平 [1] 行业前景 - 卫星直连市场作为星地融合通信核心赛道,呈现技术迭代加速、终端生态重构与商业场景扩容三重增长逻辑 [1] - 全球手机卫星直连市场正经历指数级扩张,NSR预测未来十年累计规模将达668亿美元 [1] - 智能手机年出货超10亿台的规模效应将推动卫星通信模组渗透率从高端机型向中端市场延伸 [1] - 卫星直连市场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过渡关键期,应急通信、物联网及消费级场景将率先爆发 [1] - 未来十年随着成本下降、标准统一及政策支持,该市场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重塑全球通信格局 [1] 相关公司 - 天银机电子公司天银星际主营恒星敏感器,在国内商业卫星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2] - 华力创通基于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核心芯片技术,已形成"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格局 [2]
天银机电(300342)2024年报点评:收入稳中有增 雷达与航天电子业务发展有望进入修复上行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5-04 16: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48亿元(+0.63%),归母净利润0.90亿元(+175.80%),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126.87%),毛利率23.74%(+0.63pcts),净利率8.75%(+5.51pcts)[1] - 2024Q4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加0.45亿元),主要因降本增效、资产减值损失减少0.24亿元及投资收益0.23亿元[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96亿元(-46.59%),存货4.41亿元(+6.64%),存货周转天数192.50天(同比减少23.79天)[3] 业务板块分析 冰箱压缩机零配件 - 2024年销售量3.37亿只(+4.56%),生产量3.73亿只(+5.74%),营业收入6.40亿元(+16.44%),毛利率18.98%(+0.42pcts),占总收入61.11%[2] - 产品价值量提升,收入增速显著高于销量增速,国内销售为主力[2] 雷达与航天电子 - 2024年营业收入4.07亿元(-17.07%),但销售量1346套(+60.62%),毛利率31.23%(+1.08pcts),产品结构调整明显[2] - 子业务表现分化: - 华清瑞达(雷达仿真及测试)营业收入3.09亿元(-22.02%),净利润2005.81万元(-49.59%)[4] - 讯析科技(超宽带信号应用)聚焦军工领域,研发低轨卫星互联网及低空经济新产品[5] - 天银星际(卫星姿态控制)营业收入2550.75万元(+40.10%),净利润401.34万元(+39.50%),恒星敏感器在轨超550台/套[5] 运营与研发 - 三费费率7.90%(-0.10pcts),财务费用减少234.59万元[3] - 研发投入8045.80万元(+0.67%),研发人员390人(+13.04%),多个项目进入小试/中试阶段[3] 行业与展望 - 军工行业上行周期叠加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有望恢复增长[3] - 超宽带通信技术军事应用潜力大,恒星敏感器受益于"千帆星座"等低轨星座组网[5] - 2025年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预计保持稳定,雷达与航天电子或成利润重要支撑[5]
天银机电2024年报点评:收入稳中有增 雷达与航天电子业务发展有望进入修复上行周期|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8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航证券发布天银机电2024年报点评,认为其收入稳中有增,雷达与航天电子业务发展有望进入修复上行周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9] 事件情况 - 4月12日公司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0.63%,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175.80%,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126.87%,毛利率23.74%,同比增0.63pcts,净利率8.75%,同比增5.51pcts [2] - 公司围绕“冰箱压缩机零配件”和“雷达与航天电子”两大板块开展业务,冰箱压缩机零配件板块核心产品有起动器等,客户为国内一线压缩机厂商;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依托子公司华清瑞达、讯析科技及天银星际开展业务 [2] 经营情况 整体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2024Q4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原因包括推动产品创新、开拓市场、降本增效、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和获得投资收益 [3] 各板块情况 - 冰箱压缩机零配件板块:2024年销售量3.37亿只,同比增4.56%,生产量3.73亿只,同比增5.74%,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增16.44%,毛利率18.98%,同比增0.42pcts,均创2022年以来新高,该板块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 [3] - 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2024年受“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和行业人事调整影响,收入确认节奏放缓,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降17.07%,但销售量1346套,同比增60.62%,毛利率31.23%,同比增1.08pcts,产品结构或有调整,是公司净利润重要贡献点 [4] 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三费费率7.90%,同比降0.10pcts,主要因财务费用显著减少;研发投入8045.80万元,同比增0.67%,研发人员390人,同比增13.04%,多个研发项目进入试验阶段 [5]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0.96亿元,同比降46.59%;存货4.41亿元,同比增6.64%,存货周转天数192.50天,去年同期为216.29天,营运能力增强 [5] 业务前景 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各业务 - 雷达仿真及测试业务:实施主体华清瑞达,报告期内营收和净利润下降,受益于国内军用雷达市场高景气,业务有望逐步恢复,中长期是板块收入主要构成 [6] - 超宽带信号应用业务:实施主体讯析科技,在低轨卫星互联网和低空领域研发新产品,超宽带通信军事应用价值高,业务下游需求有望抬升 [7] - 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及相关配件业务:实施主体天银星际,恒星敏感器产品在轨运营超550台/套,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显著增长,随着巨型星座发射组网加快,下游需求有望同步增长 [7] 整体业务 -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下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将保持稳定,军工行业上行和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雷达与航天电子业务有望成营收和净利润重要支撑 [8] 投资建议 - 短期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需求修复式增长,中长期军工信息化和卫星互联网建设抬升市场天花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支撑该板块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2亿元、13.15亿元和14.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12亿元和1.25亿元,EPS分别为0.24元、0.26元、0.29元,给予“买入”评级 [9]
中航证券:首次覆盖天银机电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7 21: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48亿元(+0.63%),归母净利润0.90亿元(+175.80%),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126.87%),毛利率23.74%(+0.63pcts),净利率8.75%(+5.51pcts)[2] - 2024Q4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加0.4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产品创新迭代、市场开拓、降本增效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0.24亿元、投资收益0.23亿元(处置参股公司工大雷信)[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96亿元(-46.59%),存货4.41亿元(+6.64%),存货周转天数192.50天(去年同期216.29天)[5] 冰箱压缩机零配件板块 - 2024年销售量3.37亿只(+4.56%),生产量3.73亿只(+5.74%),营业收入6.40亿元(+16.44%),毛利率18.98%(+0.42pcts),占总收入比例61.11%[3] - 收入增速显著大于销量增速,反映产品价值量提升,国内销售收入为主要来源[3] 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 - 2024年营业收入4.07亿元(-17.07%),销售量1346套(+60.62%),毛利率31.23%(+1.08pcts),受"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和行业人事调整影响订单延后[4] - 雷达仿真及测试业务(华清瑞达)营业收入3.09亿元(-22.02%),净利润2005.81万元(-49.59%),覆盖雷达产业链上中下游[6] - 超宽带信号应用业务(讯析科技)面向国防军工领域,在低轨卫星互联网和低空领域研发新产品[6] - 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天银星际)营业收入2550.75万元(+40.10%),净利润401.34万元(+39.50%),恒星敏感器在轨运营超550台/套,应用于"千帆星座"[7] 研发与运营效率 - 2024年三费费率7.90%(-0.10pcts),财务费用-76.18万元(同比减少234.59万元)[4] - 研发投入8045.80万元(+0.67%),研发人员390人(+13.04%),多个项目进入小试、中试阶段[4] 行业与业务展望 - 军工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叠加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有望提速[5]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下,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将保持稳定[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2亿元、13.15亿元、14.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1.12亿元、1.25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