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布

搜索文档
“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发布 非遗之美点靓长江
新华网· 2025-09-17 10:17
新华社重庆9月16日电(记者 肖瑶)脚踏踩杆,织线翻飞,三层经线打底,色纬在指间巧妙组合,阳雀花的图案慢慢显在布 上……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人汪少碧展示非遗项目西兰卡普的制作技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云南扎染布蓝白相衬,江西瓷板画釉色鲜亮,江苏宜兴紫砂陶色泽古朴……各地区非遗珍品齐聚一堂,既展现地域特色,也凸 显了长江文脉交融。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牟元义表示,希望通过非遗旅游地图的发布和系列展示活动,让非遗之美走进更多人的生 活,让长江流域的文化瑰宝焕发更持久的活力。 15日,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活动在重庆启动。推介会上,长江流域首张《"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正式揭开面纱。 这张串联13个省(区、市)的地图上,涵盖了24个城市、10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标注了青海非遗大苑、西藏班戈非遗博物馆、 云南松林藏香省级非遗工坊、重庆安陶小镇等52个非遗旅游融合点位,共同构成长江流域文旅融合的生动图景。 [ 责编:张璋 ] 在同日开启的长江流域非遗精品展上,13.98米长的梁平竹帘作品《长江三峡图》展卷长铺,彭水苗绣作品《砥柱铭》书法气韵 生动,苗族银饰亮眼夺目,四川蜀锦细腻逼真……展会还邀请了各地传承 ...
高职院校串起校园非遗“遗珠” 助力学生闯出新天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22:14
非遗传承协会发展历程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协会成立于8年前 起因是一名学生用窗花纸剪出高铁作品 其父亲是山西剪纸技艺传承人 [3] - 通过校园调研发现6名掌握不同非遗技艺的学生 成为协会创始成员 [3] - 初期通过组织非遗活动吸引学生加入 逐步扩大影响力 [3] 协会运营模式 - 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剪纸 湘绣 扎染等非遗作品 并通过校园展示传播非遗文化 [1][3] - 采用"非遗+公益"模式 参与自闭症儿童帮扶 社区精神康复 乡村公益教学等项目 [4] - 通过网络直播传播技艺 开设网店销售非遗产品 毕业生创立"铁韵手工坊""缠花艺术坊"等实体店铺 [4] 社会经济效益 - 累计吸引上千名学生加入协会 形成规模化传承体系 [4] - 开发爆款文创产品 实现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的产业结合 [4] - 作品涵盖剪纸 湘绣 扎染等多品类 具有显著的文化展示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