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探地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自动驾驶、智慧港口、智能航运……交通运输新装备新技术向“智”向“新”
央视网· 2025-07-02 16:20
智能交通技术 - 多功能道路检测车配备探地雷达 可探测地下5米路基情况 快速识别隐性病害 [2][3] - 检测车同时搭载三维摄像设备 可在正常车速下同步完成路况检测 数据实时显示在车载监测屏 [5] - 无人驾驶飞行汽车首次在内地亮相 碳纤维使用率达90% 显著提升飞行效率与续航能力 [11] - 飞行汽车计划2026年上市 目前意向订单量已超1000台 [10]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 展会展示绿电生产绿氢 绿氨 绿色甲醇 绿色航油等可持续燃料技术路径 [7] - 交通运输领域智慧绿色技术广泛应用 包括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 智慧港口等 [12][19] 行业创新成果 - 港珠澳大桥 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投运 复兴号高铁 C919大飞机等装备制造水平持续提升 [17] - 自动化码头规模数量居全球首位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智能航运经验模式 [19] 政策与战略方向 - 交通运输部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推动设施装备智能化升级 [20] - 加强全球智慧交通合作 共同应对行业挑战 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12][20]
陕西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
陕西日报· 2025-05-29 06:48
氢能产业是未来产业,企业研发氢燃料电池堆不会一帆风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得知我们的技 术需求后,找到钻研相关技术20余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 铨,帮助我们实现了技术合作,让公司成功攻克在电池堆研发制造中的'卡脖子'技术。"孙剑介绍。 旭氢时代是陕西氢能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2021年成立的子公司, 主攻氢燃料电池堆的生产和研发。氢燃料电池堆是氢能车辆的核心部件,氢能重型卡车近30%的成本都 在于此。 2023年,陶文铨团队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旭氢时代建成西北首条氢燃料电池堆全自动生产线并 投产,实现了陕西本土氢燃料电池堆生产及研发"零"的突破。目前,该公司年产2000台(套)氢燃料电 池堆,产值约3亿元,能满足约1000台氢能车辆需求。 "通过与高校的链接进一步加深,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还会越来越快。"旭氢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由旭氢时代与陶文铨团队联合组建的院士工作站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院士工作站,成为陕 西首个在氢能领域的省级院士工作站,将得到更多创新政策支持。 "预计6月底,我们正在试制的新产品将投入批量生产。"5月26日,陕西 ...
这群年轻人,给文物当医生(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文化遗产保护行业技术应用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团队研发微钻阻力仪用于古建木柱检测 通过阻力值曲线精准定位空心区域 单根木柱仅需2-3个小孔检测 [5] - 红外热成像仪实现0.1℃精度检测 可识别花生仁大小的古建屋面渗漏点 较传统肉眼观测效率提升显著 [6] - 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明长城修缮 有效探测城墙内部积水空洞 采用注浆排水等预防性保护措施 [6] - 团队累计完成太庙 先农坛等60余处文物建筑检测 并主导制定全国首批古建筑预防性保护地方标准 [7] 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体系 - 上海市举办首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设置金属 陶瓷 书画三大组别 实操环节占比80% [8] - 比赛采用真实文物作为修复对象 如明清画心与战国青铜器 要求选手在一天半内完成全流程修复 [9] - 上海博物馆藏品总量达226万件/套 珍贵文物24万件/套 其1958年设立的修复工厂为国内最早机构之一 [10] - 赛事促进技艺传承 如金属组冠军王南丁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体现"师徒制"培养模式 [9][10] 海外文物修复国际合作 - 浙江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承担柬埔寨吴哥王宫遗址修复 采用3D扫描技术解决复杂构件测绘难题 [12][13] - 西北塔门修复中实施砂岩全编号定位系统 结合鸟瞰图记录与划区堆放 确保800年历史构件原位归安 [14] - 团队将高温高湿环境修复经验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 形成国际文化交流新名片 [14] - 项目组包含80后90后青年专家 分设现场管理 技术审核等职能模块 体现专业化分工 [12][13]
科技让考古更鲜活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 - 科技全面融入考古各个环节 极大提升研究精度 新出土材料与新方法结合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细节 [1] -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成分分析发现本地与外来物源 区域比较揭示了东亚地区黑曜岩流通网络 [1] - 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瓷胎采用二元配方技术 胎土+脉石英使石英含量达70%以上 比元代景德镇窑早两个世纪 是我国最早的高石英白瓷工艺 [1] 科技揭示未被充分认知的考古信息 - 入围项目中有5项开展锶同位素分析 显示物质文化交流网络研究受广泛重视 考古学家期待通过古人迁移行为研究揭示交流对社会复杂化的重要价值 [2] -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借助探地雷达和地磁探查发现杨家湾北部大规模石构遗迹 局部发掘证实属于盘龙城聚落晚期北部外城 是长江中游夏商遗址首次发现类似石构建筑 [2] 科技强化文物保护力度 -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利用薄荷醇加固技术完成椁盖板上方竹席提取 建设考古遗址数字化管理平台 对发掘区精细扫描获取高精度场景基础数据 [3] - 发掘现场工作人员使用手机端应用程序结合遗址现场测绘技术 及时精细全面记录考古信息 为后续展示检索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墓坑清理出各类椁木882根 总重近200吨 考古团队制作推广视频逐层展示椁木叠放方式 使观众直观了解棺椁营建过程及隐含的等级礼制 [3] 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地位 - 现代科学技术从考古研究的一抹亮色成为考古的底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