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包授权

搜索文档
“长安的荔枝”为西安旅游再掀热潮 流量红利能否助曲江文旅扭亏?
华夏时报· 2025-07-21 23:23
公司业绩表现 - 曲江文旅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16.6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1亿元,较2023年亏损1.95亿元收窄32.79% [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300万元至1690万元,同比上年同期亏损1.87亿元减亏90.96%~93.05%,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6900万元至7290万元,减亏幅度仅61.4%~61.8% [4] - 四家主要子公司中三家亏损:西安曲江文旅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亏损4874.66万元,西安曲江文旅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亏损1229.21万元,西安安合泰商业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亏损1358.53万元 [3] 商业模式与财务问题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不承担景区开发成本且无门票分成,主要依赖政府支付的景区管理酬金,核心业务景区运营管理收入占比持续下滑 [3] - 为缓解现金流压力,2024年出售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获4201.38万元,2025年7月挂牌转让温州雁荡山曲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38%股权 [4] - 高固定成本问题突出,大唐不夜城"零元游"模式导致游客消费转化率低,2024年上半年该景区净利润仅23.53万元,日均净利润1292.86元 [6] IP运营与市场反应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带动西安旅游热潮,大唐不夜城日均游客量暴涨600%至5万人次,西安整体旅游搜索量激增320% [7] - 公司快速推出三大变现产品:"荔枝唐宴"餐饮系列(客单价提升)、数字版权包授权、唐华华邑酒店"贵妃同款"主题房(入住率激增45%) [7] - 股价受剧集热度影响,2025年6月9日至11日连续三日涨停,市值一度突破30亿元 [2][7] 战略转型与行业观察 - 2024年启动"知识产权战略转型",注册13个核心景区商标,包括"大唐不夜城"等IP,并与农夫山泉合作推出联名商品 [8] - 打造"诗歌长安"三大文化IP矩阵,2025年推出"一骑红尘妃子笑"活动及多款文创产品 [8] - 行业专家指出影视IP需延长产业链降低热度依赖,当前减亏主要依赖财务技巧(坏账冲回),核心业务仍陷"低增长—高固定成本"困境 [10]
“长安的荔枝”,能否救西安的旅游?
36氪· 2025-07-02 12:13
《长安的荔枝》IP效应分析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成为现象级爆款,腾讯视频独播7天点击量破10亿,总播放量达58亿,豆瓣评分8.9,带动"盛唐热"与"荔枝经济"浪潮 [1] -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广东荔枝"搜索量环比激增143%,京东平台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560%,商超线下门店荔枝销售额环比增长128% [2] - 曲江文旅作为联合出品方,股价连续三日涨停,市值一度突破30亿元,并推出"荔枝唐宴"餐饮(客单价提升30%)、数字版权包(首周签约额800万元)、主题住宿(入住率增45%)三大变现产品 [2][3] - 剧中路线串联西安核心景区,大唐不夜城游客量暴涨600%,日均接待超5万人次,西安整体旅游搜索量激增320% [2] 曲江文旅经营困境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亏损额分别为2.49亿元、1.95亿元、1.31亿元,2025年一季度续亏0.44亿元 [5][6] - 核心业务景区运营管理收入占比从2020年70.4%降至2024年52%,依赖政府管理酬金而非门票或资产增值收益 [6][7] - 子公司大面积亏损,2024年西安曲江文旅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亏损4874.66万元,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亏损1229.21万元 [6][9]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末账面余额11.77亿元中72.4%来自关联方西安曲江新区事业资产管理中心,坏账准备达3.65亿元 [12][13] 行业对比与模式差异 - 陕西旅游2024年营收12.45亿元、净利润5.03亿元,主要依靠高毛利业务:《长恨歌》演艺(票价228-988元,2024年演出728场)和华山西峰索道(票价140元/次,2023年净利润1.74亿元) [20][22] - 曲江系三家公司(曲江文旅、西安旅游、西安饮食)2024年合计亏损5.19亿元,西安饮食餐饮业务毛利率跌至-3.94%,西安旅游酒店业务毛利率-10.93% [20][23][24] - 陕西旅游采用轻资产模式(演艺复制、索道管理输出),毛利率超60%,而曲江文旅运营成本高企,大唐不夜城单日净利润仅1292.86元 [22][23] IP运营与转型挑战 - 公司手握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长安十二时辰等热门IP,2024年大唐不夜城春晚分会场曝光量超5亿次,五一单日接待30万游客,但流量转化率低,二次消费弱 [5][11] - 西安旅游酒店扩张激进,2020-2024年从3家增至76家,西安饮食门店从2019年62家增至150家,均因爬坡期或经营僵化拖累利润 [24][25] - 影视IP短期拉动效应显著,但长期需构建可持续变现路径,如深度消费场景、轻资产输出能力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