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菜谱
icon
搜索文档
21特写|人力成本下降40%!中餐连锁用炒菜机器人当“大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8:57
餐饮行业现状 - 2024年国内中餐门店总数在400多万家到600万家之间,对应数万亿元市场规模 [2] - 中式正餐2020-2024年客单价从56.4元下跌至53.5元,年复合增长率-1.3%,店均出品数量从120以上减少到90以下 [2] - 中式快餐连锁如小菜园、和府捞面、乡村基客单价普遍下滑,海底捞推出40多元鸡尾酒附赠演出的夜宵主题店 [2] - 2024年二季度全国仅"15元~20元"和"30元~40元"两个客单价区间的餐饮客流量增长 [2] - 2024年全国关闭餐饮门店409万家(闭店率61.2%),但新开451万家,净增40多万家 [7] 炒菜机器人应用现状 - 小菜园计划用1亿元采购2000台炒菜机器人(单价5万元),已在660多家门店部分应用 [5] - 老乡鸡388家餐厅采用智能炒菜机器人等设备,乡村基等千店连锁品牌已引入 [5] - 霸碗所有500家门店配备自研第三代炒菜机器人,出餐速度从5-10分钟缩减至2-3分钟 [6][12] - 香天下火锅使用机器人后单台设备节省2-3名人工,人力成本节约显著 [12] - 熊喵大师的"设备+数字菜谱"方案已服务国内外上百个品牌,覆盖1700多道菜 [14] 技术驱动因素 - 餐饮企业成本结构:原材料44.5%、人力22%、房租超11%,中餐人力成本占比更高(小菜园达27.3%) [10][11] - 使用炒菜机器人的门店人力成本降40%,厨房面积压缩30%,湘菜连锁因标准化程度高毛利率比川菜高10+百分点 [12] - 熊喵大师改进主板算法和发热逻辑,使温度能在0-300度间快速变化以适应爆炒需求 [17] - 新东方烹饪培训人次从2019年7.7万降至2024年6.3万(-18%),青年厨师供给持续减少 [20] 市场趋势与挑战 - 资本看好"轻中餐"赛道,需平衡客单价下移与口味要求提升的矛盾 [3][4] - 湘菜因鲜辣味型成为连锁主流,但江西菜有接棒趋势,菜系流行变化对设备适应性提出挑战 [13] - 商用炒菜机器人价格从1.48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家用产品因火候不足评价不高 [16][17] - 行业预测未来机器替代人工趋势不可逆,但资深厨师认为基础烹饪可标准化、传统技艺仍需人工传承 [19][20]
当机器人的风“吹进”厨房 炒菜机器人真能替代大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20:15
炒菜机器人技术发展 - 炒菜机器人由机械手、调料盒和小锅组成,通过AI数字菜谱和智能主控解决中餐标准化难题 [1] - 四川熊喵大师科技公司研发的炒菜机器人采用贵金属传感器和重构电磁炉发热逻辑的温控系统,可精准复刻厨师火候 [6] - 机械臂模拟厨师翻炒动作结合云端菜谱算法,保留"锅气"并实现多菜系标准化生产(如川菜、湘菜、粤菜、鲁菜) [7] 市场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中式正餐市场规模预计达1.06万亿元,但连锁化率仅22%(2020年为15%) [9] - 全球智能炒菜机器人市场2024年销售额31.51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67.11亿美元(CAGR 11.6%) [9] - 中国2024年上半年家用烹饪机器人线上销售额1.3亿元(同比+41.2%),商用团餐市场年增速达120% [9] 企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炒菜机器人价格区间从几千元至几十万元,团餐用大型设备超20万元 [10] - 九阳、美的、苏泊尔等家电巨头及科沃斯、小米等跨界企业进入该领域 [10] - 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全国首个智能烹饪机器人团体标准,规范具身智能技术参数 [11] 应用场景与行业痛点 - 炒菜机器人可降低50%人力成本(厨师月薪8000-1万元),解决餐饮业低净利润率问题 [6] - 中餐行业面临人才供给不足,数字菜谱和机器人被视为解决方案 [9] - B端连锁餐饮和外卖为短期增长极,C端家庭市场随技术成本下降有望爆发 [11] 公司战略与行业前景 - 四川熊喵大师科技月产能500台,计划提升10倍以抢占万亿元级替代市场 [8] - 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硬件+数据"供应链,需聚焦AI算法、机械臂精度及菜谱库规模 [11] - 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将提升中餐标准化能力,增强全球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