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

搜索文档
不超4.07%!三维天地遭“组团”拟减持,有股东欲“清仓”,去年净利转亏
深圳商报· 2025-07-16 10:12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股东北京维恒、三维智鉴、成贤一期、雅枫一期拟于8月6日至11月5日期间合计减持不超过314.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7% [1] - 北京维恒和三维智鉴合计持有1418.84万股(占总股本18.34%),计划减持不超过232.05万股(占总股本3%) [3] - 成贤一期和雅枫一期合计持有82.70万股(占总股本1.07%),计划清仓减持全部股份 [3] 股东持股结构 - 北京维恒持有773.91万股(占总股本10.01%),三维智鉴持有644.93万股(占总股本8.34%),两者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 [2][3] - 成贤一期持有54.88万股(占总股本0.71%),雅枫一期持有27.82万股(占总股本0.36%),两者为一致行动人 [3] - 上述四名股东合计持有1510.15万股,占总股本19.41% [2][3] 历史减持情况 - 成贤一期、雅枫一期及其关联方成贤三期曾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通过集中竞价减持77.35万股(占总股本1.01%),减持价格区间为30.10-31.25元/股 [3][4] - 前次减持完成后,成贤三期持股比例降至0%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0.46亿元、0.08亿元、-1.88亿元,呈现上市后业绩波动加剧趋势 [5] - 2024年亏损主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预算收紧导致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以及研发和营销投入增加 [8] 业务与市场动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等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 [4] -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7月16日公司股价单日大跌7.27%至37元/股,市值28.62亿元,但近一年累计涨幅近30% [8]
三维天地(301159) - 2025年0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1]
2025-05-16 17:24
证券代码:301159 证券简称:三维天地 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1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年05月15日 15:00-17:00 地点 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总经理 金震 董事、财务总监 王兆君 董事会秘书 彭微 独立董事 高金波 保荐代表人 徐国振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介绍 1.2025年公司的业绩能扭亏为盈吗? 答:改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是公司2025年重要目标之 一。在"聚焦数字经济,致力AI创新,抢占市场先机,推进新场景 落地"的发展战略指引下,2025年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保持 研发优势,推进公司主营业务AI赋能;拓展产品市场,推动公司产 品应用落地;激励人才发展,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优化内部管理, 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公司对通过以上措施实现2025年业绩 ...
三维天地2024年财报:营收微降0.46%,净亏损1.88亿,AI投入未达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0.46% [1] - 毛利润6010.09万元,较上一年度1.80亿元大幅减少 [1] - 归属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滑2584.86% [1] - 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滑3385.76% [1] 主营业务分析 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业务 - 核心业务之一,应用于政府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及生产制造企业 [4] - 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预算收紧导致招投标进程放缓,收入增长未达预期 [4] - 推出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检验检测云平台等产品,但市场接受度未达预期 [4] - AI应用场景适配投入增加主营业务成本但未显著提升业绩 [4] 数据资产管理业务 - 提供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及主数据管理平台等产品 [4] - 升级至DAMV13.2版本,新增多项功能以提升数据治理实施方法论落地效果 [4] - 新增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重汽等集团客户,但未带来显著业绩增长 [5] - 客户需求分散、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市场拓展受限 [5][6] 供应链管理业务 - 包括采购电子商务系统、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及销售管理系统等产品 [6] - 与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融合形成供应链控制塔,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6] - 为五矿集团等提供解决方案,但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困难 [6] - 客户需求多样化导致成本压力大 [6] 总结 - 2024年业绩受行业竞争、客户预算收紧及招投标放缓影响未达预期 [7] - AI及信创环境适配投入增加成本但未显著提升收入 [7] - 未来需在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间平衡以改善经营状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