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硅碳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大会回顾 | 6家企业共议新工艺、新智造
高工锂电· 2025-07-13 19:20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动力电池回收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推动动力电池回收需求增长 [5] - 锂资源消费集中于亚太尤其中国但矿产富集于澳洲、南美及非洲 [7] - 中国主导新能源车出口市场并占据全球近四成黑粉湿法回收产能 [7] - 华友循环采用"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双轨战略布局全球回收网络 [7] 硅基负极材料技术突破 - 天目先导硅碳材料实现2212mAh/g可逆容量和94.5%首效 [8] - 开发2473mAh/g克容量产品配合高镍适用于400Wh/kg以上电池 [8] - 金汇能通过优化硅氧碳包覆工艺控制掺杂均匀性提升首效与循环稳定性 [11] - 金汇能安徽阜阳基地将于今年完成2000吨硅碳负极产业化落地 [11] 固态电解质与电池材料创新 - 天目先导开发多代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及涂层隔膜产品 [8] - 从LATP第一代到LLTO/LLZO第二代再到第三代超高离子电导率产品 [8] - 基于基膜的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8] 新能源装备技术创新 - 合肥恒力六列三层气氛辊道炉产能提升50%运行成本降低30% [12] - 采用多点控温技术实现炉内温度均匀性≤±5℃ [12] - 尚水智能全自动拆包机实现5分钟拆包清空率达99.97% [15] - 双传动混合包覆机能耗仅为传统设备1/3且包覆均匀性高 [15] 产业协同与全球布局 - 华友循环国内以衢州为枢纽海外在德/美/日布局预处理基地 [7] - 在韩/印尼建设一体化回收基地打造智慧城市低碳交通生态 [7] - 尚水智能建立7大全球服务基地与3万m²实验中心 [15]
GGII:新型硅碳进入动力规模化应用“拐点”
高工锂电· 2025-04-02 19:07
硅基复合材料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锂电池用硅基复合材料出货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11%,增长不及预期主要因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导致高容量电池生产比例减少[3] - 硅基复合材料产业化主要采用与石墨材料复合的形式[4] - 新型硅碳(多孔硅碳)材料市场火热,成为负极材料技术迭代趋势[5] 新型硅碳材料发展特点 -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头部动力锂电池企业自2025年起大规模启动验证;消费电子领域2025年初中国市场月出货量(硅粉计)突破10吨;电动工具领域正大规模替代传统硅碳、硅氧材料[6] - **核心技术持续迭代**:多孔碳制备路线转向树脂基,提升一致性;小圆柱电池复配比例超20%,量产产品比容量突破600mAh/g[8] - **原料成本快速下滑**:硅烷气体价格从2024年初>30万元/吨跌至2025年初<10万元/吨;生物质多孔硅技术路线成本降幅超13万元/吨,降幅比例超4成[8] - **量产瓶颈待突破**:设备稳定性不足、工艺成熟度低制约产业化;单套产能百公斤/天设备已运行,但连续生产稳定性与良品率未达规模化要求[8] 新型硅碳材料对锂电池产业影响 - **性能突破**:复配比例有望突破30%,负极比容量预计超750mAh/g;结合厚涂布技术等创新,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400Wh/kg[9] - **技术协同**:单壁碳纳米管可提升新型硅碳负极倍率性能,头部企业加速布局"碳纳米管+新型硅碳"复合材料[10] 数据与研究范围 - 报告数据更新至2024年12月,以中国大陆地区为主[16] - 研究涵盖硅基负极行业下游需求、发展特点、企业出货量及发展规划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