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合杆

搜索文档
中国芯力量|藏粮于技的“芯”应用
新华社· 2025-09-12 17:42
微流控芯片被称为"芯片实验室",是在微米尺度空间上构建的流体操作平台,可以将传统实验室中的操 作集合在一起,基于微流体力学原理控制流体的速度、方向和混合程度,实现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发的这款芯片,微电极采用3D环绕结构,可以提高 检测灵敏度,解决了传统微流控芯片难以检测土壤磷含量的难题,十几分钟内就可以对土壤中的营养元 素进行全面定量分析。 成本低、检测速度快,这款微流控芯片可以在田间地头随时检测,快速了解土壤肥力,制定合理施肥方 案,避免浪费。此外,基于定期检测,还可以助农追踪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为选择适宜土壤成分的农作 物品类提供解决方案。甚至还可以精细化检测,为田块级施肥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减少资源浪费和土壤污染。 管护:身体康健"护理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智慧农业,人类对粮食产量与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歇。农 作物生产是集合"耕、种、管、收、储、运、销"的完整链条,以芯片为"神经中枢"的科技赋能全产业 链,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让"藏粮于技"从战略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能提升。 耕种:土壤营养"体检师" ...
鹤壁携手华为将智慧合杆覆盖全城 5.5万个“数字神经元”让城市更聪明
河南日报· 2025-07-06 07:27
智慧城市建设 - 鹤壁市与华为合作首创数字杆站样板点,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全域物联感知体系,智慧合杆覆盖全城[1] - 智慧合杆搭载雷达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起降平台等设备,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跨平台融合[1] - 5.5万个智能终端构成城市"数字神经元",融合33类AI算法,形成物联、视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据体系[1] -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与地面传感数据融合,构建17个智慧应用场景[2] - 城市治理实现"智能预判、主动响应"的范式转变,获国家级智慧城市创新奖项[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红绿灯根据车流量自动分配时长,市民通勤时间节省三分之一[1] - 道路照明实现车来灯亮、车走灯暗,综合节能率达62%[2] - 消防通道违停5分钟预警,内涝点位秒级响应[2] - 智慧合杆实时采集停车场空位信息并发布,帮助司机快速找到停车位[2] - 设施故障时AI摄像头自动生成工单派发给城管网格员[2] 未来发展规划 - 华为鸿蒙系统支持无人机化身"空中快递员"进行物资配送[3] - 车路协同系统将红绿灯信息接入自动驾驶汽车仪表盘[3] - 构筑信创云底座、智能中枢、数据中枢与感知中枢的完整体系[2]
聚焦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五:智慧城市、低空经济与盾构巨龙共谱河南发展新篇
环球网· 2025-06-27 18:20
智慧城市建设 - 鹤壁市构建全域物联感知体系,整合2.7万个感知设备和11个共性支撑平台,形成城市数字底座[2][4] - 通过雷视拟合和数字孪生技术建成5条动态绿波路段,兴鹤大街高峰通行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3分钟,效率提升48%[4] - 智慧合杆集成数百种传感器和20多种AI算法,支持城管、交通等场景应用,并预留无人机机巢空间[6] 低空经济发展 - 河南省出台政策推进无人机物流试点,郑州启动寄递物流与低空经济融合示范基地,在半径3000米、真高200米区域开展配送[7] - 示范基地已开发科技物流、应急医疗、速递三个示范场景,完成多次飞行测试[10] - 河南移动部署省级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通导感管"一体的5G-A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涵盖六大核心职能模块[10] 高端装备制造 - 中铁装备实现盾构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5%,建成全球最大盾构整机生产基地[14] - 公司打造数字化盾构工厂智慧平台,关键零部件焊接效率提升3-5倍,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3.3%,运营成本降低20%[14] - 通过5G透明工厂实现视频孪生管控、机器人视觉引导切割等六大场景应用,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