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鸿蒙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米哈游、游戏科学双双“隐身”,国产游戏谁才是新王? | CJ观察
新浪财经· 2025-08-02 08:33
国产游戏发展 - 国产3A游戏呈现爆发态势,《解限机》《影之刃零》《明末渊虚之羽》等游戏试玩排起长龙,显示国产3A游戏"不再稀缺" [1] - 《黑神话:悟空》累计销量超3000万份,开创国产魂类游戏先河并带动国产3A游戏发展 [2] - 《影之刃零》被誉为"下一个黑神话",试玩现场需排队且体验时间仅15分钟,游戏融合传统武术风格与高速ACT玩法 [5][7] - 《明末渊虚之羽》Steam好评率回升至45%,现场试玩需排队15分钟 [9][11] 厂商动态 - 游戏科学未在ChinaJoy布展,《黑神话:悟空》仅在索尼展台有少量PS5体验位 [2][5] - 米哈游连续两年缺席ChinaJoy,转向自主举办"原神FES嘉年华"等专属活动 [11] - 完美世界、世纪华通、三七互娱等国内大厂参展展示近期成果 [2] 技术生态创新 - 华为鸿蒙系统带来50+款原生游戏,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汽车、手表等多终端 [1][11][13] - 鸿蒙生态实现跨设备游戏体验,如电视FPS游戏通过专用外设提升沉浸感 [13] - 高通联合小米、荣耀、红魔等厂商推出全场景游戏体验 [1] 行业展会格局 - 第22届ChinaJoy参展企业达743家,较去年600余家大幅扩容 [16] - BW展会吸引40万人次,同比上涨15万人次(涨幅60%),米哈游等厂商选择BW而非ChinaJoy [16] - 小红书计划举办RED LAND活动,集结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大厂IP [16] - BW以二次元精准定位和互动形式吸引ACGN爱好者,对ChinaJoy形成竞争压力 [17]
纳思达(002180):携手华为鸿蒙,定义中国打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3 2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奔图与华为鸿蒙系统战略合作签约,完成全系列200多款产品适配攻关,实现国产操作系统从内核到应用层全面自主可控,驱动自主产业链优化升级,同时打印机主控芯片加入国产化采购分级评测,为下游客户采购提供参考 [6] - 利盟重大资产出售交割完成,利于公司战略聚焦,削减债务规模,改善资产负债表,降低财务风险 [6] - 25Q2奔图收入约13.16亿元,环比增长约33%;净利润约2.27亿元,环比增长约136%;打印机整体销量环比增长约24%;信创市场25H1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约65%,25Q2销量环比增长约130%;25H1奔图A3复印机销量同比增长约115%,25Q2环比增长约30% [6]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年收入193.12亿元,归母净利润2.88亿元;新增26 - 27年收入预测值146.78/174.74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值13.59/18.89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42%,按照PEG = 1.1x,涨幅空间24%,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奔图是首家进行鸿蒙系统适配开发及获华为适配认证的打印机企业,双方有望从技术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纵深合作,加速奔图打印机国产化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6,415|5,927|19,312|14,678|17,474| |同比增长率(%)|9.8|-5.8|-26.9|-24.0|19.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49|84|288|1,359|1,889| |同比增长率(%)|- -69.6|-61.6|372.2|39.0| |每股收益(元/股)|0.53|0.06|0.20|0.96|1.33| |毛利率(%)|32.3|31.7|32.1|33.4|34.1| |ROE(%)|7.5|0.8|2.8|11.6|13.9| |市盈率|46|-|121|26|18| [2]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23日收盘价24.46元,一年内最高/最低33.36/20.88元,市净率3.4,流通A股市值33,390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582.30/11,059.04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7.14元,资产负债率71.26%,总股本/流通A股1,423/1,365百万股,流通B股/H股为-/- [3] 公司估值 - 选取信创硬件公司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作为可比公司,平均PEG = 1.34x,保守给予PEG = 1.1x,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42%,2025年PE = 46x,目标市值约431亿,涨幅空间24% [7]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4,062|26,415|19,312|14,678|17,474| |主营业务利润|7,480|8,361|6,073|4,812|5,853| |营业利润|-9,156|1,338|360|1,599|2,222| |利润总额|-9,160|1,335|360|1,599|2,222| |净利润|-8,901|815|288|1,359|1,88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85|749|288|1,359|1,889| [11]
鹤壁携手华为将智慧合杆覆盖全城 5.5万个“数字神经元”让城市更聪明
河南日报· 2025-07-06 07:27
智慧城市建设 - 鹤壁市与华为合作首创数字杆站样板点,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全域物联感知体系,智慧合杆覆盖全城[1] - 智慧合杆搭载雷达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起降平台等设备,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跨平台融合[1] - 5.5万个智能终端构成城市"数字神经元",融合33类AI算法,形成物联、视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据体系[1] -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与地面传感数据融合,构建17个智慧应用场景[2] - 城市治理实现"智能预判、主动响应"的范式转变,获国家级智慧城市创新奖项[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红绿灯根据车流量自动分配时长,市民通勤时间节省三分之一[1] - 道路照明实现车来灯亮、车走灯暗,综合节能率达62%[2] - 消防通道违停5分钟预警,内涝点位秒级响应[2] - 智慧合杆实时采集停车场空位信息并发布,帮助司机快速找到停车位[2] - 设施故障时AI摄像头自动生成工单派发给城管网格员[2] 未来发展规划 - 华为鸿蒙系统支持无人机化身"空中快递员"进行物资配送[3] - 车路协同系统将红绿灯信息接入自动驾驶汽车仪表盘[3] - 构筑信创云底座、智能中枢、数据中枢与感知中枢的完整体系[2]
广应科成立三大产业学院 精准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8:05
产业学院合作概况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2025年与华为、科大讯飞、优必选合作成立三大产业学院,首批计划招生1000人,包括数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科大讯飞AI产业学院、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 [1] - 合作模式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深度协同新格局,涵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联通和就业服务共担 [2] 数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 - 开设三大创新班:华为人工智能创新班(计划招生200人)、华为大数据创新班(计划招生100人)、华为鸿蒙创新班(计划招生100人) [3] - 创新班聚焦AI大模型、数据挖掘与算法实践、鸿蒙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学研互促、奖教励学、就业赋能"育人体系 [3] 科大讯飞AI产业学院 - 首批开设软件工程专业(计划招生300人),下设智能系统开发、前端应用开发等五个方向,依托科大讯飞语音识别和"讯飞星火"大模型技术优势 [4] - 实施"以岗定标"培养模式,提供AI全流程实验室与"星火码上平台"资源,联合亚信科技、软通动力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4] 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 - 首批开设机器人工程(计划招生200人)和自动化(计划招生100人)两大专业,引入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技术及"天工开源计划" [5] - 构建"理论教学-虚拟仿真-企业实战"三级课程体系,联合奥比中光、大族激光等160余家产业链企业搭建人才生态圈 [5] 招生计划与专业设置 - 科大讯飞组软件工程专业省内招生300人,学制4年,学费36800元/学年 [9] - 华为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创新班)招生200人,通信工程(鸿蒙创新班)招生100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创新班)招生100人 [9] - 优必选组机器人工程(智能机器人创新班)招生200人,自动化(智慧物流机器人创新班)招生100人 [9] 战略意义 - 三大产业学院深度重塑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核心学科群内涵,构建对接数字经济的现代化学科体系 [6] - 依托头部企业技术势能,破解ICT、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技术转化瓶颈,为粤港澳大湾区年输送近千名实战型人才 [6]
九牧进化论:一场AI时代下的卫浴重构
36氪· 2025-06-13 21:32
AI与卫浴行业融合 - 全民AI时代来临,AI技术正从技术领域扩散至中国制造业,包括卫浴行业 [1] - 九牧等卫浴企业探索AI与卫浴场景深度融合,重构人与空间、社会的组织生态 [1] - AI驱动卫浴行业"五化蝶变":场景化、家电化、健康化、绿色化、国际化 [7] 场景化转型 - 场景化成为卫浴产业升级核心引擎,从单品智能化转向场景无缝体验 [9] - 62.5%用户将空间智能化作为卫浴产品选购首要因素 [12] - 九牧AI BATH通过四大场景(如厕、淋浴、洗漱、安全)重构体验,实现无感识别与主动关怀 [12][14] 家电化趋势 - 智能卫浴产品纳入家电管理体系,2025年7月起需通过3C认证 [16] - 59%消费者将AI智能化视为家电选购首要因素,高收入群体比例达65% [16] - 九牧智能马桶采用翻转冲刷技术,冲厕音量低至38分贝,解决气溶胶飞溅问题 [18][20] 健康化布局 - 卫浴空间成为健康数据入口,具备高频使用与无感监测优势 [25] - 九牧智能马桶嵌入AI无感轻尿检技术,两分钟完成pH值、葡萄糖等指标监测 [26] - 九牧与医药连锁企业合作,推动卫浴产品向家庭健康管理终端转型 [27] 绿色化制造 - 九牧绿色黑灯工厂实现365天关灯作业,生产效率提升67%,年节电1.3亿度 [33] - 五金工厂废水处理分27股分质分流,重金属回收率达98%,回用率60% [34] - 绿色生产模式延伸至上游供应链,全产业链减排9万吨/年 [33] 国际化战略 - 九牧通过收购THG与Poggenpohl获取国际品牌资产与技术 [40] - 亮相西班牙国际设计展,被评价为"重新定义卫浴空间边界" [40][42] - 在东南亚市场落实"一国一策"布局,与欧美日韩品牌直接竞争 [42][43] 行业未来方向 - 中国卫浴"五化跃升"代表行业未来趋势:场景化、家电化、健康化、绿色化、国际化 [45] - 制造业将向具身智能、场景订阅、生态共生三大轴线进化 [45] - 九牧等企业构建"人机共生"新工业文明,推动卫浴空间成为超级智能体 [45]
受贿超2亿元、违规放贷64亿元,光大信托原董事长闫桂军当庭认罪悔罪
搜狐财经· 2025-05-29 22:08
宝马与华为合作 - 宝马与华为达成合作 基于华为鸿蒙系统开发车载智能应用 包括数字钥匙 车载互联等功能 提升用户智能驾驶体验 [2] 光大信托原董事长闫桂军案件 - 闫桂军被指控在2002年至2021年期间 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帮助 非法收受财物共计2 12亿元 [2] - 2016年至2020年 闫桂军违规审批并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公司发放贷款63 9亿元 [3] - 2020年5月至7月 闫桂军违反国有资产转让监管规定 擅自批准将某公司战略配售股票收益权转让给不具备资格的自然人 [3] - 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追究闫桂军刑事责任 [4] - 闫桂军当庭认罪悔罪 [5] 光大信托背景 - 光大信托于2014年5月经批准成立 由光大集团在甘肃信托基础上重组 光大集团持股51% 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持股23 42% 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持股21 58% 天水市财政局持股4% [5] 闫桂军职业生涯 - 1990年至1999年 闫桂军在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工作 历任多个职务 [6] - 2000年至2004年 任光大银行宁波分行行长 党委书记 [6] - 2004年至2008年 任光大银行总行公司业务总部总经理 中国银团贷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6] - 2008年至2009年 任光大银行浙江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 浙江省政府高级金融专家顾问 [6] - 2010年至2015年 任光大集团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党委副书记 总裁 [6] - 2015年4月出任光大信托总裁 2018年6月起代行董事长职权 2019年3月正式担任董事长 [6] 信托行业与光大信托业绩 - 2016年起房价上涨 信托公司利润攀升 2019年四季度信托行业利润总额727 05亿元 人均利润244 23万元 [6] - 光大信托净利润2019年为20 78亿元 2020年增至26 11亿元 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15 6亿元 11 88亿元 3 68亿元 [7] - 截至2025年5月29日 光大信托尚未发布2024年报 [7]
从领跑到掉队,荣耀手机国内市占率暴跌的背后
犀牛财经· 2025-05-28 19:15
市场表现 - 2024年Q1荣耀以17.1%市占率位居中国智能手机榜首 与华为并列 但Q4下滑至13.7% 2025年Q1跌出前五 [2] - 2024年Q1荣耀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出货量同比激增123.3% 但4%市占率远低于华为30.7%和苹果43% [4] - 2024年荣耀海外销量占比达32% 较2023年增长超50% 在西班牙 德国等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3] 产品与技术 - Magic7 Pro搭载2亿像素潜望长焦镜头和AI驭光引擎 低光场景色彩还原提升30% [3] - 青海湖电池技术将硅碳负极材料含量提升至10% 配合AI电源管理 使Magic7 Pro保持18小时视频播放续航 [3] - 折叠屏Magic V3采用钛合金铰链设计 但屏幕折痕控制仍逊于华为Mate X5的UTG超薄玻璃方案 [3] - 鹰眼相机系统实现毫秒级AI追焦 鲁班铰链将折叠屏开合寿命提升至40万次 [5] 品牌与竞争 - 42%的Magic系列购买者认为"外观接近华为"是主要决策因素 [5] - 2023年Magic6凭借相似华为外观和卫星通信功能销量达2500万台 但2025年Magic7骤降至112万台 [4] - 与华为"鸿蒙+麒麟芯片"生态闭环相比 Magic OS 9.0未形成差异化体验 [5] - 在中低端机型方面 荣耀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与realme 三星A系列等缺乏竞争力 [5] 海外市场 - 出海初期借助华为渠道实现快速铺货 但系统化不足问题逐渐暴露 [5] - 东南亚市场新品上市周期长于竞品 因依赖深圳总部决策 而realme本地化供应链压低成本18% [5] - 部分机型GMS预装不完整 影响海外消费者使用体验 [5] 行业前景 - 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突破3000万台 [6] - 若能解决品牌认知 技术护城河与海外渠道扩展等问题 或能在2025年实现弯道超车 [6]
专访吴晓波:大变局中的外贸四十年
吴晓波频道· 2025-05-25 03:06
中国外贸发展历程 -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产业基础薄弱,通过"市场换技术,时间换空间"策略引进外资和技术,如上海宝山钢铁厂从日本引进生产线 [3] - 1980年代消费品领域开始小规模出口尝试,如天津飞鸽自行车、上海蝴蝶缝纫机,但缺乏国际市场意识 [3] - 1998年关键转折点,中国首次出现产能过剩,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超50%,亚洲金融危机倒逼寻找全球市场 [6] - 2001年加入WTO后外贸总额从5096.5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7] - 2013年后跨境电商兴起,如安克创新通过亚马逊平台推广自有品牌,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58.6% [7]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加征关税倒逼产业升级 [7] 一甲子理论三阶段划分 - 第一阶段(1978-1998):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主要满足国内基本需求 [8] - 第二阶段(1998-2008):出口驱动阶段,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从服装鞋帽扩展到电子产品 [8] - 第三阶段(2018年后):全要素出海阶段,预计持续20年,供应链、设备、研发等全方位海外布局 [8] 全要素出海实践与挑战 - 越南家电企业迁移研发中心和供应链体系,中东光伏企业输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9] - 面临五大挑战:合规、供应链、品牌、企业组织和国别选择,其中合规是最大挑战 [10] - 巴西税收系统复杂被称为"税种地狱",小米在巴西市场遭遇税务难题 [10] - 新能源汽车面临欧美区域性供应链限制,传统"中国制造,全球销售"模式需重构 [11] - 越南独立工会导致劳资纠纷频发,宗教文化差异考验管理智慧 [11] - 海外公司贷款担保问题:日本企业禁止总部担保,中国企业面临类似抉择 [11] - 品牌策略选择难题:全球统一还是本地化,定位差异可能导致消费者质疑 [11] 外贸转内销困境 - 外贸转内销是伪命题,两者能力体系完全不同 [13] - 常州箱包企业转型案例:缺乏电商运营人才、品牌IP打造能力和线下渠道 [13] - 成功案例极少,奥佳华稍有知名度但未成气候 [14] - 根本原因在于外贸企业长期依赖OEM简单模式,缺乏全链路能力 [14] 制造业两极分化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效率,如黑灯工厂20秒生产手机 [14] - 家电行业美的、海尔持续投入研发拓展全球市场 [14] - 中小企业因创新力匮乏、资金不足面临淘汰 [15] -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迅猛 [15] -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钢铁陷入困境 [15] AI领域发展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应用场景,但中小企业主动性不足,依赖巨头推动 [15] - 应用层和协议制定层已有突破,如华为鸿蒙系统可能打破安卓与iOS垄断 [15] - 中国企业在机器人领域参与制定全球协同协议 [15] 东南亚供应链地位 - 东南亚国家是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 [17] - 中国制造业从学徒成长为竞争者,展现韧性与创造力 [18] - 未来将经历大浪淘沙,留下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18]
【招商电子】消费电子行业深度跟踪报告:关税压力边际缓解,聚焦AI创新及低估优质公司布局机遇
招商电子· 2025-05-22 11:12
终端景气与创新跟踪 手机 - 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1.5%至3.049亿台,中国出货量同比+3.3%至7160万台,主要受需求回暖及关税备货影响 [36][37] - 苹果通过印度产能布局(15-20%)和供应链优化,Q2关税影响有限,预计成本增加9亿美元 [17][42] - AI手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预计2028年达54%,苹果AI功能仅支持iPhone15 Pro系列,有望推动换机潮 [43][44] PC/平板 - Q1全球PC出货量同比+4.9%至6320万台,受关税备货及Win10换代拉动 [48] -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MateBook Fold,起售价23999元,搭载HarmonyOS 5操作系统 [52] - AI PC预计2025年出货超1亿台,占PC总量40%,联想发布多款AI PC产品 [51][56] 可穿戴 - Q1 AI眼镜出货60万台同比+216%,Meta Rayban眼镜为主要推动力,预计全年销量550万台(+135%) [60] - 影石创新发布旗舰全景相机X5,采用双1/1.28英寸传感器,支持8K拍摄,美国市场引发抢购潮 [62] XR - Q1 VR销量同比-23%至133万台,Vision Pro销量下滑为主因;AR销量11.2万台基本持平 [64] - 预计2025年VRMR销量611万台(-19.3%),AR增长来自AI+AR眼镜,全年预计65万台(+30%) [68][69] 智能家居 - Q1全球TV出货量同比+1.2%,平均尺寸增至53.8英寸,预计全年负增长 [74] - 任天堂Switch2新机6月5日发售,屏幕升级至7.9英寸,预计26财年销量1500万台 [77] 汽车 - 4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11%,新能源车渗透率47.3%,关税对整车出口影响有限 [82] - 智驾技术加速下沉,比亚迪/吉利/华为发布新系统,监管收紧推动行业标准化 [83] 机器人 - 特斯拉Optimus预计年底数千台投入工厂使用,目标2029-30年量产100万台 [90][92]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138亿美元,中国占比将超30% [90][91] 产业链跟踪 品牌商 - 苹果Q2收入预计个位数增长,通过全球化布局规避关税,印度产能占比将提升至30% [17][93] - 华为Q1手机销量同比+12%,6月将发布Pura 80;小米自研3nm芯片玄戒O1开始量产 [7] 整机组装 - 台股6家代工厂4月营收同比+28.6%,立讯精密全面受益苹果与非苹果AI创新 [8] - 比亚迪电子Q1受A客户结构件需求下滑影响,关注汽车电子业务增速 [8] 主芯片 - Q1国内SoC公司业绩超预期,恒玄/瑞芯微/炬芯等受益端侧AI落地及消费补贴 [9] - AMD/英特尔Q1营收超指引,受关税备货拉动,AMD预计全年PC业务显著增长 [9] 光学 - Q1头部光学厂商营收同比提升,关注潜望式/玻塑混合/WLG等创新趋势 [10] - 水晶/蓝特Q1净利润高增长,受益潜望式微棱镜渗透;瑞声WLG产品获客户定点 [10] 显示 - Q1电视面板价格上涨,京东方净利润同比+64%,TCL华星同比+329% [11][14] - 5月面板价格稳定,需观察需求走弱下的下跌压力 [11] PCB - Q1行业收入537亿同比+24.5%,净利润47.8亿同比+47.8%,Q2景气度持续向上 [14] - 鹏鼎Q1收入创历史新高,50亿Capex布局AI终端及算力领域 [14] 机器人产业链 - 关注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方案变化,兆威机电微传动产品具稀缺性 [15] - 3D打印设备需求提升,立铠与华工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布局该领域 [16]
从2000元到2万元,小小“读码器”背后的科创新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09:33
广东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 -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拥有超过1900万户经营主体,占全国总量的1/10,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过四成 [3] - 广东积淀了雄厚的制造基础、活跃的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优越的营商环境、发达的开放网络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孵化出研祥、小鹏、大疆、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知名企业 [3] -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拥有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众多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科研设施构成的"超级聚合体"创新生态 [9]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 广东"AI+"应用典型案例中涉及"AI+制造"的占一半以上,例如美的洗碗机工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 [10][13] - 广东已累计拥有10家"灯塔工厂",占全国总量的1/8,包括全球首家酱油酿造"灯塔工厂"海天味业高明工厂 [10] - 广东机器人产业"家底"雄厚,2024年全省工业机器人年产量24.86万套,占全国44%,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14] 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产业突破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技术等"黑科技"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版图 [5] - 深圳众擎科技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广东汇聚美的库卡、优必选等企业形成"广东机器人七剑客" [6] - 大湾区已成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3D视觉系统、伺服驱动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正在产生聚变反应 [14] 人才战略与创新生态 -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首期募集超6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其中综合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岗位超1200个 [19] - 广东专业技术人才达1042万人、技能人才达2019万人,均居全国前列,148所技工院校拥有约66万在校生 [20] - 深圳形成创新基因的"代际传递",从50后的任正非到80后的汪滔,覆盖电子信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2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通过"一园两区"模式将香港高校基础研究与深圳应用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境创新协同网络 [21] - 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衔接"消除创新合作制度性障碍,"湾区通"工程推进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 [21] - 广东探索"湾区研发+县域制造"模式,将产业链深度嵌入县镇村体系,开创"全域创新"新图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