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汉服

搜索文档
年轻一代非遗人正将传统技艺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创造更大价值
央视网· 2025-06-15 14:54
非遗传承与创新 - 青年传承人成为非遗保护和创新的生力军 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1] - 道明竹编年轻传承人张定娟通过创新设计 将竹编技艺应用于香薰、耳环、团扇等产品 近一个月营收超10万元 [1] -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依霏将传统生产车间改造为"活态博物馆" 免费开放 推动绫绢文化推广 [3] -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显示 青年传承人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 成为关注热点 [5] 非遗产品商业化 - 非遗产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侗品源合作社2024年经营收入超1800万元 带动1200多人就业 [9] - 云南楚雄彝绣产品2023年产值达11.3亿元 年均增长率超12% 6万名绣娘建档 1700余种传统纹样完成版权登记 [11] - 山东曹县汉服产业2024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 占据全国市场50%份额 产品销往10余个国家和地区 [13] 非遗消费市场表现 - 非遗节主会场现场销售额达1604.51万元 达成意向合作项目1809个 品牌IP授权签约36个项目 总额3.5亿元 [13] - 非遗产品从传统绣片按斤称发展为高定服饰论件卖 彝绣纹样走进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 [11] - 汉服产品加入仿螺钿工艺、仿点翠工艺 吸引消费者试穿 推动市场增长 [13]
山东曹县:古邑新姿绽华彩 汉服经济领风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1 18:03
文旅融合发展 - 曹县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联动"的文旅发展格局,以商汤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红色教育研学带和汉服非遗体验带 [1] - 目前拥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省级旅游强乡镇3个、特色旅游村11个,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 [1] - 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招引"商汤、伊尹"文化旅游项目、红色文化旅游片区和故道生态文旅项目,推动产业融合 [2] - 深入实施景区焕新工程,提升景区品位,完善配套设施,增加游乐项目 [2] - 积极开拓研学旅行市场,培育研学基地,融入特色研学课程 [2] 汉服产业生态 - 曹县汉服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全县汉服企业达2753家,形成覆盖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3] - 2024年汉服销售额达87.5亿元,古风类景区汉服供应市场占有率达90% [3] - 下一步计划借助高校专家、汉服设计大师、古装剧情场景等六大资源体系,打造联席大师工作室、联名款高端品牌等五大功能板块 [3] - 强力建设"一院一馆三中心",支撑汉服文旅体验,带动标准化生产 [3] 市场拓展与品牌推广 - 曹县锚定"走出去""引进来"思路,实地走访全国398家4A级及以上古风类景区,开展"曹县汉服下江南"项目 [4] - 与曹州牡丹园、西安大唐不夜城、洛邑古城等知名古风景区建立长期合作,在全国72个5A级古风景区内市场占有率达90% [4] - 举办"着我华裳游齐鲁"洽谈交流会、"曹风汉韵·盛世霓裳"游园会等活动,受到央视新闻关注 [5] - 自制《曹县:一条马面裙里的千年风华》宣传视频被新华社采用,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5]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曹县通过"汉服+"战略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用创新诠释文化自信 [1][5] - 从马面裙爆款到数字汉服,从遗址活化到场景革命,展现文旅产业蓬勃生机 [5]
寻找消费力 | 交个朋友副总裁兼电商学苑联合创始人李牧人:用户既精打细算又犒赏自己
北京商报· 2025-05-27 14:07
直播电商行业消费趋势 - 消费者呈现"矛盾型消费升级"特征,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犒赏自己",追求源头低价与品质保障的双重满足[1][4] - 消费行为从盲目冲动转向理性决策,关注产品真实价值而非单纯低价,例如曹县汉服系列通过结合爆款与独家刺绣实现单场10万件销量[4] - 用户需求呈现圈层化特征,既要跟风潮流又追求小众标签,同时要求快速决策与深度参与并存,某美妆品牌通过实时显示"成分党百科"使用户停留时长提升40%、转化率翻倍[4] 企业战略调整与业务重塑 - 公司通过"人货场"模式重构应对挑战:培养"专家型主播矩阵"替代单一主播依赖,实现商品销售高增长[6] - 供应链策略从"全网最低价"转向"独家价值感",利用"朋友云"系统48小时反向定制新品,结合小红书、抖音热点快速响应需求[7] - 直播形式升级为"内容便利店"模式,短视频作为30秒核心卖点展示,直播间实现优惠透明化,减少用户等待时间[7] 2025年行业关键竞争要素 - 深水区作战能力成为核心,需通过"全员十二问"等机制洞察用户本质需求,例如分析退货率高的商品真实痛点[9] - 小生态闭环能力通过"产业带+品牌+直播间"铁三角模式实现,辽宁兴城泳装案例显示退货率从35%降至8%,设计到上架周期缩短至7天[9] - AI工业化能力重塑行业底层逻辑,不仅用于内容生成,还能综合购物周期、天气等因素预测消费者购买意向[9] 业务转型成效与行业新变化 - 深入21大产业带建立直供模式,如佛山家具产业带合作实现成本降低30%-50%,相关商品复购率达45%[10] - AI技术驱动70%爆款为新品牌,孵化成功率高达33%,通过热点短视频引流强化品牌会员体系建设[10] - 行业从流量转化转向价值创造,技术、数据与生态融合推动"用户价值深耕",例如源头工厂直供模式验证高性价比需求[10]
“牡丹之都”绽放文旅新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5-21 10:43
初夏时节,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 作为"中国牡丹之都"和齐鲁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山东菏泽近年来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 动能加速转换。在"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局之际,菏泽如何依托千年牡丹文化与多元文旅资源打造发展新 优势?文旅产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未来又将如何突破瓶颈?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冉 凡文对这座千年古城的文旅发展新图景进行解码。 冉凡文:菏泽正全力构建"一核两区一带"文旅格局,即以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为引领,建设鲁苏豫 皖交界区休闲度假目的地、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并深度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通过差异化开发"牡 丹、水浒、黄河、红色、农耕、祖源"六大资源,形成独特竞争力。 例如,今年牡丹观赏期带动抖音酒旅订单环比增长164%,销售额增长213%;水浒主题景区年接待游客 超360万人次;黄河沿线非遗项目达74项,4A级景区4家。菏泽市正通过实景演艺、研学课程等创新形 式,让文化资源"活起来"。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立足特色文旅资源,立足市场新需求,谋划一批精品文 旅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着力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 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村一品"释放产业活力 问: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