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汉服

搜索文档
菏泽:以技改提升市场扩容,已完成技改投资13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8 18:17
菏泽市促消费工作成效 - 菏泽市围绕食品、服装等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技术迭代重塑产品价值,形成"品质提升-消费认可-市场扩容"的正向循环 [1] - 今年上半年实施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273项,已完成投资135.2亿元 [1][4] - 制定《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工作方案》,从设备更新、品牌培育、新消费挖掘等维度细化举措 [3] - 组建10个调研组深入全市工业企业摸实情、解难题,以企业稳产保市场供给充足 [3] 本土品牌推广举措 - 组织35家食品、酒水企业亮相"2025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焕新春天消费季",打造"稳产优供,轻享生活"主题展区,吸引近万名群众逛展选购 [3] - 组织天久集团等企业参与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鲁渝产业合作交流活动,借势高端平台提升本地产品知名度 [3] - 组织5家纺织、家具企业参加数字化转型培训,以"智改数转"赋能品牌升级 [3] 创新动能激活措施 - 郓城泰和纺织等4家企业项目获得2025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 [4] - 推动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更智能、更绿色的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5] - 深化消费品"三品"行动,力推企业申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山东省优质食品目录 [5] - 联动相关部门落实国家和省市以旧换新政策,撬动消费潜力 [5]
讲好红色故事 激发奋进力量(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红色历史与纪念 - 山东菏泽市烈士陵园纪念25224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1] - 菏泽市抗日纪念馆通过铜门镌刻英烈姓名和"红领巾讲解员"项目传承红色记忆 [3] -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记录了200余名中共武装与5000村民对抗9000日伪军的战斗历史 [6][7] - 村民刘全义等人编写30万字《红三村》记录抗战历史并担任义务讲解员 [8] 牡丹产业发展 - 菏泽牡丹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实现销量增长两倍 日销上千盆 [12] - 牡丹产业开发涵盖根入药 籽榨油 蕊制茶 瓣提露的全产业链 [12] - 线上牡丹经营商户达1.2万余家 网络销售占比超60% [12] - 2024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 带动就业50万人 [12] 汉服产业崛起 - 曹县汉服产业已形成2750多家企业 1.5万个网店 10万从业者的规模 [13] - 2025年前5个月汉服销售额超45亿元 [13] - 汉服产业实现从单一销售到研发设计 生产加工 展播推广的全链条覆盖 [13] - 曹县汉服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4]
年轻一代非遗人正将传统技艺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创造更大价值
央视网· 2025-06-15 14:54
非遗传承与创新 - 青年传承人成为非遗保护和创新的生力军 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1] - 道明竹编年轻传承人张定娟通过创新设计 将竹编技艺应用于香薰、耳环、团扇等产品 近一个月营收超10万元 [1] -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依霏将传统生产车间改造为"活态博物馆" 免费开放 推动绫绢文化推广 [3] -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显示 青年传承人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 成为关注热点 [5] 非遗产品商业化 - 非遗产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侗品源合作社2024年经营收入超1800万元 带动1200多人就业 [9] - 云南楚雄彝绣产品2023年产值达11.3亿元 年均增长率超12% 6万名绣娘建档 1700余种传统纹样完成版权登记 [11] - 山东曹县汉服产业2024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 占据全国市场50%份额 产品销往10余个国家和地区 [13] 非遗消费市场表现 - 非遗节主会场现场销售额达1604.51万元 达成意向合作项目1809个 品牌IP授权签约36个项目 总额3.5亿元 [13] - 非遗产品从传统绣片按斤称发展为高定服饰论件卖 彝绣纹样走进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 [11] - 汉服产品加入仿螺钿工艺、仿点翠工艺 吸引消费者试穿 推动市场增长 [13]
山东曹县:古邑新姿绽华彩 汉服经济领风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1 18:03
文旅融合发展 - 曹县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联动"的文旅发展格局,以商汤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红色教育研学带和汉服非遗体验带 [1] - 目前拥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省级旅游强乡镇3个、特色旅游村11个,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 [1] - 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招引"商汤、伊尹"文化旅游项目、红色文化旅游片区和故道生态文旅项目,推动产业融合 [2] - 深入实施景区焕新工程,提升景区品位,完善配套设施,增加游乐项目 [2] - 积极开拓研学旅行市场,培育研学基地,融入特色研学课程 [2] 汉服产业生态 - 曹县汉服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全县汉服企业达2753家,形成覆盖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3] - 2024年汉服销售额达87.5亿元,古风类景区汉服供应市场占有率达90% [3] - 下一步计划借助高校专家、汉服设计大师、古装剧情场景等六大资源体系,打造联席大师工作室、联名款高端品牌等五大功能板块 [3] - 强力建设"一院一馆三中心",支撑汉服文旅体验,带动标准化生产 [3] 市场拓展与品牌推广 - 曹县锚定"走出去""引进来"思路,实地走访全国398家4A级及以上古风类景区,开展"曹县汉服下江南"项目 [4] - 与曹州牡丹园、西安大唐不夜城、洛邑古城等知名古风景区建立长期合作,在全国72个5A级古风景区内市场占有率达90% [4] - 举办"着我华裳游齐鲁"洽谈交流会、"曹风汉韵·盛世霓裳"游园会等活动,受到央视新闻关注 [5] - 自制《曹县:一条马面裙里的千年风华》宣传视频被新华社采用,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5]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曹县通过"汉服+"战略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用创新诠释文化自信 [1][5] - 从马面裙爆款到数字汉服,从遗址活化到场景革命,展现文旅产业蓬勃生机 [5]
“牡丹之都”绽放文旅新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5-21 10:43
菏泽文旅发展战略 - 构建"一核两区一带"文旅格局,包括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鲁苏豫皖交界区休闲度假目的地、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黄河文化旅游带 [2] - 差异化开发"牡丹、水浒、黄河、红色、农耕、祖源"六大资源形成独特竞争力 [2] - 牡丹观赏期带动抖音酒旅订单环比增长164%,销售额增长213% [2] - 水浒主题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60万人次 [2] - 黄河沿线非遗项目达74项,4A级景区4家 [2] 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通过"政策+项目+品牌+消费"四轮驱动激活乡村文旅潜能 [3] - 已打造10条乡村游线路、43个景区化村庄 [3] - 形成工笔牡丹画、曹县汉服等近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年产值超300亿元,带动就业50万人 [3] - 巨野工笔牡丹画2万名画师年创150万幅作品,2024年实现书画产业综合产值45亿 [3] - 曹县汉服占据全国50%市场份额,年销售额120亿元,在72个5A级古风景区实现90%覆盖率 [3] 牡丹产业发展 - 构建"节会+景区+文创"立体化发展模式 [4] - 第34届牡丹节推出20余项活动,7大牡丹园接待游客增长34.3% [4] - 创新开发"丹萌萌"IP形象衍生九色华服 [4] - 牡丹产业已形成深加工产品260余种,年产值130亿元 [4] - 今年"五一"菏泽因牡丹热度涨幅167%,跻身全国小众城市TOP4 [4] 未来发展计划 - 实施"四大行动":消费提质、文化"两创"、服务升级、品牌创建 [6] - 年内争创4A级景区1家 [6] - 打造"菏泽有礼"商品体系 [6] - 目标"十五五"末实现年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00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