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雅安文旅“矩阵”这样建
四川日报· 2025-09-05 14:25
8月,在荥经县龙苍沟镇的桌山花栖谷内,以百日菊为主的30余亩花田花开正盛。雅安观察 黄刚 摄 近日,"国宝在绿水青山"二〇二五大熊猫生日季丰容活动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举行。雅安观察 黄 刚 摄 位于环贡嘎山地户外旅游片区的石棉县草科温泉小镇即将打造完工。雅安观察 黄刚 摄 8月15日,雅安市名山区的百丈湖水上运动休闲俱乐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雅安观察 黄 刚 摄 构建"1+5"矩阵打造文旅品牌 1 以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为引领 + 5 建设5个文旅目的地 近日,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举行,一组数据引人关注——2024年,雅安全市共接待游客3000万 人次,旅游总花费达315.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17%、39.12%。 高增长态势下如何再提速?雅安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积极补齐短板弱项,探索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 展优势的更快路径。 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突出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天府之肺·熊猫雅安"文旅品牌。如聚焦大熊猫文化 世界级IP,打造来雅必游的文旅旗舰项目,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等。 突出优势 8月末,暑期已到尾声,来雅游客却没有减 ...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 好吃更好玩 “文旅+”花式打开乐山
四川日报· 2025-09-04 08:46
文旅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文旅经济总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1] 新业态发展 - 夹江县杨湾纸坊上半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打造书画纸产业基地实现纸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2] - 峨眉派女子功夫团通过融合武术与书法、国画等传统元素 用场景化叙事复刻武侠经典 [2] - 拥有3处世界级遗产、39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 实施"三年攻坚计划" 重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精品再造等五大行动 [2] - 目标实现入境游客人数、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三个倍增 [2] 文旅新场景建设 -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催生"文旅+"和"+文旅"多种模式 推动从景区游到全域游、观光游到体验游转变 [4] - 峨眉山叠川麦芽威士忌体验中心体现工旅融合实践 [1][4] - 推进峨眉南山旅游综合开发 重点发展康养度假、户外运动和工文旅融合 [4] - 下半年将举办近30场重大赛事和演艺活动 [4] 产业发展目标 - 三年内再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两张世界级名片 [4] - 重点做强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四大特色产业 [4] 传统文化创新 - 夹江竹纸制作技艺通过现代化生产与活态博物馆融合实现文化产业化 [2] - 峨眉武术通过挖掘流派故事和文化内涵打破传统框架 [2]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09:12
诞生2年多来,"村超"持续红火,带动作用明显。它的故事,成为近年来旅游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 一个缩影。 "十四五"以来,我国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到"旅游+""+旅游"活力四射,再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 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旅游业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旅 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绿茵场上人声鼎沸,赛场周边"一房难求",夜市小店烟火升腾……今年暑期,慕"村超"之名来到贵州榕 江的游客数量依然高涨。据当地统计,仅7月26日当天,这个西南小城吸引省内外游客超18万人次,实 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 在继承革命文化方面,把伟大建党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融入线路设 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中。红色旅游类A级旅游景区数量和游客接待量连年增长。 从量上看,我国居民旅游时间、出游频次明显增加,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满足“诗和远方”新期待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新华网· 2025-08-26 08:11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满足"诗和远方"新期待 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新华社记者徐壮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以来,我国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到"旅游+""+旅游"活力四射,再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 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旅游业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旅 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暑热渐消,位于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热度不减。这个景区没有自然风光,也不是历史遗迹,却 凭借21个剧场、近千名演员打造的近700分钟沉浸式演出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自2021年6月开城至 2024年年底,超4000万人次到这里观演,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80%。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令人深感文旅融合的魅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更加"有料"、有趣、有 深度。 绿茵场上人声鼎沸,赛场周边"一房难求",夜市小店 ...
三大龙头景区引领 阿坝文旅全域绽放
四川日报· 2025-08-25 14:49
核心观点 - 阿坝州文旅产业呈现"月明星稀"格局 三大龙头景区客流优势显著但区域发展不均衡 州政府提出2030年建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 通过全域发展策略推动"星汉灿烂"式均衡发展[5] 景区运营现状 - 九寨沟景区2024年截至8月15日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连续20多天门票售罄[5] - 黄龙景区截至8月19日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 较2024年提前14天达成该目标[5] - 四姑娘山景区7月下旬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5] - 同属九寨沟县域的神仙池 爱情海等景区接待量仅为数万人次 与龙头景区形成显著差距[6] 发展战略与目标 - 提出"五动"策略:景区带动优布局 线路联动兴全域 产业互动增效益 品牌推动拓市场 机制促动强活力[4] - 打造"五个之州":自驾之州带动基础提升 研学之州带动内涵提升 民宿之州带动品质提升 网红之州带动业态提升 好客之州带动服务提升[4] - 目标203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8亿元 旅游总花费达2700亿元 建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4] 空间布局优化 - 构建"三核驱动"发展格局:以九寨沟 黄龙 四姑娘山龙头景区为引领 高品质A级景区为骨架[6] - 差异化开发提升四大片区景区景点 实现多点开花全域绽放的布局[6] - 九寨沟县推动生态旅游景区与特色文化融合 涵盖神仙池 爱情海 甲勿海·熊猫园等7大景区[6] 交通配套提升 - 九寨沟县延伸县内景区直通服务 开行核心景区至金猴谷 甲勿海·熊猫园等周边景区直通车[7] - 推动18家租车公司开通高铁站 城区 景区间租车业务 100辆网约车已获批将逐步投入运营[7] 线路开发计划 - 提出7大主题线路:世界遗产之旅 生态康养之旅 科考研学之旅 藏羌风情之旅 红色育人之旅 户外探险之旅 冰雪浪漫之旅[11] - 重点打造大九寨旅游草原环线 理小路自驾精品线为目标的世界级旅游风景道[9] - 理小路串联毕棚沟和四姑娘山两大景区 被誉为"川版独库公路"[9] 资源开发潜力 - 全州共有3600余处优质文旅资源 目前五分之四(约2880处)尚待开发[9] - 第二梯队景区包括毕棚沟 莲宝叶则 中国古羌城 黄河九曲第一湾等7个景区呈现强劲发展态势[9] 特色文化开发 - 马尔康市深耕"幸福锅庄城·诗歌马尔康"文旅IP 嘉绒锅庄民俗活动首次邀请马来西亚等国舞蹈队参赛[12] - 首设马尔康半程马拉松赛吸引25个国内省份和英国 波兰等国1450余名选手参赛[12] - 松潘县下八寨乡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红谷驿站自去年9月开张以来收入约10万元[11]
四川德阳:加快建设“世界三星堆·安逸游德阳”区域文旅品牌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29
核心战略定位 - 德阳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 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 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1] - 提出"世界三星堆·安逸游德阳"区域文旅品牌 以三星堆为文化内核 以安逸游为体验载体 融入全省文旅版图 [9] 三星堆文旅开发 - 三星堆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从1997年70万人次增至新馆建成后超600万人次 增长近9倍 [3] - 着力建设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 世界一流博物馆和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 构建演艺大秀 主题巡游 数字文创等应用场景 [4] - 打造"一核三区"新格局 即以三星堆文化为内核 配以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文旅融合发展引领区和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区 [4] - 将于今年9月举办首届三星堆论坛 常态化举办三星堆面具节和半程马拉松活动 [4] 多元文旅产品体系 - 依托龙门山脉 龙泉山脉自然资源和文庙 德孝城文化瑰宝 深化"文旅+百业"融合模式 [6] - 建设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 打造串联天府冰雪小镇 云溪谷漂流 文博半山的避暑休闲目的地 [6] - 构建工业旅游链 包括金鑫工业文化博物馆和剑南春天益老号等工业体验园区 [6] - 提质升级77个文旅名村 形成"一村一主题 月月有活动"的乡村文旅矩阵 [6] 国际化发展举措 - 依托成都都市圈2500万人口市场和最佳通勤条件 满足近郊体验与观光需求 [8] - 推进总投资千亿元的百个重点文旅项目 将世界级资源转化为世界级体验 [8] - 规划建设"德阳之窗"文化地标 开展文化基因解码行动强化国际表达 [8] - 链接国际友城资源 借力国家驻外机构构建多语种全球营销网络 [8] - 优化快进慢游旅游交通 完善多元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游客获得感 [8]
绵阳实施“五大工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串起景区“珍珠链” 建设文旅新地标
四川日报· 2025-08-15 14:28
核心观点 - 绵阳市通过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和新型业态拓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目标到2027年旅游总花费达1400亿元 2030年建成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4][5][6][10][11] 资源整合与线路规划 - 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1134亿元 [6] - 推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北线串联李白故里、平武报恩寺等景区 东线融合蜀道三国文化与"两弹一星"精神 西线结合大熊猫资源与藏羌文化 [6][7] - 平武县入选"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 依托九绵高速推出8条四季专享旅游线路 [8] 品牌IP建设 - 以李白文化为核心IP 推出沉浸式实景游"太白剧本杀" 实现文化出圈 [9] - 两弹城博物馆2024年7月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 通过科普体验和故事会强化红色教育 [10] - 依托三大IP(李白故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打造全国性文旅地标 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野生种群22.4% [10] 新型业态与消费场景 - 拓展"文旅+百业"模式 重点发展演艺、科技、赛事业态 [11] - 科技城新区研学基地2024年接待超5000人 营收超35万元 [11] - 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暑期客座率显著提升 开通北川至达州/重庆航线 [11] - 2024年计划引进25项以上国家级/省级赛事 举办超350场市县赛事 通过"赛事+旅游"模式带动关联产业 [12] 基础设施与区域协同 - 木座服务区作为九绵高速首个投入使用的服务区 成为地方文旅展示窗口 [4] - 平武县实现成都3小时抵达、绵阳主城区2小时抵达的交通便利性 [8]
上海发布“十百千万”文旅招商投资蓝图
新华网· 2025-08-12 13:50
上海文旅投资蓝图 - 上海发布"十百千万"文旅招商投资蓝图 包括十大标志性项目、百亿元年度文旅投资重点项目、千万平方米招商重点空间[1] - 千万平方米招商重点空间涵盖18个项目 总面积超1280万平方米 包括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南一片区"东方乐城"[1] - 六个重点项目签约 包括外滩源二期—外滩新势力超融合街区和"上海超级欢乐谷"[1] 文旅细分赛道 - 发布《2025上海旅游招商投资指南》明确四大板块:文化、旅游、广电、文物[1] - 细分16个投资赛道:艺术品交易、演艺、电竞、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沉浸式体验、时尚产业、数字文化装备、旅游饭店、主题公园、会展奖励旅游、水上旅游、乡村旅游、影视创制、网络文化、文物拍卖[1] 战略发展目标 - 上海围绕"招商落地、投资建设、建成运行"线路图提升文旅供给品质[1] - 聚力建设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1] - 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1]
陕西:坚持以文兴业 着力做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9:17
文化产业发展 -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1] - 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1] - 擦亮"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等特色文化品牌 [1] 文旅融合发展 - 着力做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 [1] -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升级产业体系、培壮经营主体 [1] - 推动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再上新台阶 [1] 国际传播与交流 -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1] - 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 [1] - 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1]
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方向,乐山明确“124”文旅发展思路 “文旅+百业” 周末在乐山
四川日报· 2025-07-29 08:21
文旅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入境游客人数、规模以上文体娱乐业企业数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倍增 [3] - 2027年旅游总花费目标超过2000亿元,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3] - 总目标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3][4] 世界级名片打造 - 再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两张名片 [3][4] - 乐山大佛景区计划2027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含入境游客50万人次),文创收入超1亿元 [5] - 峨眉山景区将投入126亿元实施22个重点项目,包括扩容提质和科技赋能 [5] 美食产业布局 - 已打造34条省市重点美食街区,44项烹饪技艺列入非遗,86道美食入选省级名录 [7] - 实施"百品千店"提升行动,构建"乐山味道+非遗美食+老字号"品牌矩阵 [7] - 2023年1-6月乐山接待国内游客6300万人次,旅游花费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17% [4] 四大特色产业 -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赛演娱乐、特色美食、康养旅居四大产业 [4][8] - 2023年以来举办赛事超250项,带动综合消费超10亿元 [8] - 康养旅居国际化推进,如黑竹沟景区接待首个外国康养团 [8] 区域联动开发 - 金口河区计划5年完成文旅投资100亿元,年接待游客目标400万人次 [9] - 沙湾区以沫若文化IP为核心打造"沫若文化名城" [8] - 推动大峡谷上下游联动开发,争创2个国家4A级景区 [9] 配套政策与设施 - 为成都世运会推出景区免票(运动员)和5折优惠(观众)政策 [4] - 乐山大佛景区将增设多语种标识、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演艺中心 [5] - 开发"乐山礼物"文创产品,创作乐山元素影视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