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米
icon
搜索文档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效并重”转变
产业规模 - 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605.32万亩 同比增长2.56% [3] - 水产品产量443.36万吨 同比增长6.41% 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12.55% [3] - 超100万亩省份达11个 前五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 合计占比89.64% [3] 主要模式 - 稻小龙虾为第一大模式 面积约2600万亩 占比56.46% 采用"一稻两虾"共作模式 [5] - 稻鱼为第二大模式 面积近1400万亩 占比30% 现代模式通过工程改造提升效益 [6] - 稻蟹模式与各地特色模式共同构成多元化种养体系 [4] 经营主体 -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广泛推行 实现标准化生产与市场对接 [7]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成为技术推广主力 [7] - 企业提供苗种与保底收购 保障农户利益并提升生产规范性 [7] 产业链发展 - 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持续推进 贯通产加销与农文旅环节 [8] - 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湖南形成小龙虾优势产业集群 [8] - 加工环节稳步发展 但加工转化率与品牌溢价仍需提升 [10] 技术挑战 - 水稻抗倒伏要求与水产养殖水深需求存在矛盾 [10] - 稻渔专用机械适配性不足 制约标准化生产推广 [10] - 种养适配性品种研发亟待加强 包括耐深水水稻与耐低氧水产品种 [11] 发展路径 - 强化科技创新 研发适配品种与智能化机械设备 [11] - 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小田并大田"提高机械化率 [11] - 发展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 开发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 [11] - 构建区域公用品牌矩阵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溯源 [11]
灵武市1家企业再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6-13 12:51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荣登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1] - 公司自2008年获评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来,连续18年通过严格监测 [1] 产业链布局与产能 - 公司实现从科研育种、规模种植、智能储运到精深加工、多元销售的水稻全产业链覆盖 [3] - 年加工水稻能力达22万吨 [3] 商业模式与农户带动 - 创新构建"公司+联合体+科研部门+基地+农户"模式,牵头组建优质水稻产业联合体 [3] - 累计发展优质稻订单22万亩,累计签订订单面积370万亩,商品交易量185万吨 [3] - 累计带动农户增收4亿余元 [3] 产品与市场覆盖 - 产品矩阵覆盖有机米、富硒米、特色米线等19大系列113种规格 [3] - 3000余个线下网点辐射全国二十余城 [3] 政府支持与行业前景 - 灵武市将持续强化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深化"龙头企业+数字赋能"战略 [5] - 依托兴唐米业等标杆力量,加速推动农业科技集成、产业链条延伸与乡村业态创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