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投资218号
搜索文档
私募“大佬”林园回应业绩争议:坚持长期持有 否认清盘风险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00:37
业绩表现 - 林园投资旗下263只私募基金中有18只披露业绩的产品年内全部跑输沪深300指数,该指数同期涨幅为13.25% [2] - 部分产品业绩表现较好,例如"林园投资218号"今年以来收益为8.38%,近一年收益为10.05% [2] - 部分产品出现显著亏损,例如"林园投资173号"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累计亏损23.80%,近一年亏损10.99%,今年以来亏损3.50%,单位净值为0.7620 [3] - "林园投资21号"虽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33.64%,但近一年亏损16.90% [3] 投资策略与风控 - 公司投资逻辑清晰,坚持长期持有具备长期价值的股票,不会因短期股价涨跌调整操作 [4] - 公司不设额外风控措施,也不会调整现有持仓,风险控制核心在于买入前花费6-12个月研究公司,确保投资标的能活10年以上并持续赚钱 [4] - 公司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部分产品为满足合同要求配置极低比例科创板股票,例如一只2-3亿规模产品科技股配置金额约800万,但并非主动战略布局 [4] - 投资方向长期围绕消费、医药展开,产品运作周期以3-5年为主 [2] 市场观点与行业聚焦 - 公司持续聚焦消费、医药两大板块的长期机会,认为消费是刚需,医药是老龄化背景下的确定性赛道 [5][6] - 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虽认可其行业价值,但不会参与,原因在于看不懂短期估值逻辑 [6] - 预判A股市场今年70%以上的投资者可能跑不赢沪深300指数,强调投资是5年、10年的事,短期业绩无法衡量投资价值 [6] 公司运营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管理规模稳定在百亿级,产品以内部运作为主,外来投资者占比不足20%,投资者结构相对稳定 [6] - 公司直接否认产品存在清盘风险,清盘唯一可能是产品合同到期,目前没有到期需清盘的产品,也不存在因净值触及止损线而清盘的情况 [6] - 公司强调投资者在买入前必须充分了解并认可其长期持有策略,接受短期波动,否则不建议购买 [6]
私募“大佬”林园回应业绩争议:坚持长期持有,否认清盘风险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16:29
公司业绩表现 - 林园投资旗下263只私募基金中,有18只披露业绩的产品截至9月末全部跑输沪深300指数,该指数同期涨幅为13.25% [3] - 部分产品业绩表现较好,例如"林园投资218号"今年以来收益为8.38%,近一年收益为10.05% [3] - 部分产品出现显著亏损,例如"林园投资173号"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累计亏损23.80%,近一年亏损10.99%,今年以来亏损3.50%,单位净值为0.7620 [4] - "林园投资21号"虽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33.64%,但近一年亏损16.90% [4] 投资策略与风控 - 公司投资逻辑清晰,坚持长期价值投资,买入具备长期价值的股票后坚定持有,不会因短期股价涨跌调整操作 [5] - 公司不设额外风控措施,也不会调整现有持仓,风险控制核心在于"把好投资标的入口关",买入前会花6-12个月研究公司 [5] - 公司投资方向长期围绕消费、医药展开,产品运作周期以3-5年为主 [3] - 公司对科技股配置占比极低,例如一只2-3亿规模的产品,科技股配置金额约800万,主要为满足合同要求,并非主动战略布局 [5] 市场观点与未来布局 - 公司将持续聚焦消费、医药两大板块的长期机会,认为消费是刚需,医药是老龄化背景下的确定性赛道 [6] - 公司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虽认可其行业价值,但不会参与,原因在于"看不懂短期估值逻辑" [6] - 公司预判今年70%以上的投资者可能跑不赢沪深300指数,并强调投资是5年、10年的事,短期业绩无法衡量投资价值 [6] 公司运营与市场传言回应 - 公司管理规模稳定在百亿级,产品以内部运作为主,外来投资者占比不足20%,投资者结构相对稳定 [6] - 公司直接否认旗下产品存在清盘风险的传言,表示清盘唯一可能是产品合同到期,目前没有到期需清盘的产品 [6] - 公司强调投资者在买入前必须充分了解其长期持有策略并接受短期波动,否则就不要买 [6]
牛市里“挨揍”?林园19只产品全跑输沪深300
第一财经· 2025-09-29 21:37
市场风格分化 - 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通信等“小登股”板块领涨,而白酒、地产、煤炭等“老登股”板块表现平平,科技成为市场最受青睐的方向 [1] - 通信ETF年内涨幅达102.7%,有色金属ETF涨幅达63%,科技与周期板块行情强势 [3] - 林园投资长期重仓的消费与医药板块表现疲软,其调研的金龙鱼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0.07%但股价下跌2.2%,缺乏弹性 [3] 林园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9月29日,林园投资旗下有业绩显示的19只产品中,近一年收益为正的仅有9只,10只为负收益 [1] - 收益最好的“林园218号”近一年收益为31.14%,跑输沪深300同期的42.14%,近半年收益9.97%跑输沪深300的16.23% [1] - 截至9月29日,林园旗下19只产品年内均未跑赢沪深300(涨幅17.4%),其中6只产品年内亏损 [2] - 具体产品如“林园投资205号”年内收益仅4.64%,“林园投资218号”年内收益8.38%,分别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10.96和7.22个百分点 [2] - “林园投资173号”等6只产品年内亏损,其中173号和21号产品年内跌幅近4% [2] - “林园投资173号”自2020年10月成立后仅3个月内暴涨,随后一路下跌,截至9月26日跌幅达24%,而同期沪深300跌幅为5.35% [2] - 该产品今年以来跌幅为3.77%,而沪深300同期上涨15.63% [2] 投资策略与操作 - 林园投资试水科技股,近12个月内买入一批科创板股票,但投入“可以忽略不计” [3] - 持有科创板股票实为被动操作,主要为满足上交所科创板新股申购的市值要求 [3] - 公司仍维持长期乐观判断,坚决看好中国股票市场,认为当前市场正朝牛市演变且风险可控 [5] 百亿私募阵营表现 - 2025年1至7月,16家百亿主观私募平均收益13.59%,15家盈利,仅9家收益超10% [3] - 同期36家百亿量化私募全部实现盈利,平均收益高达18.92%,其中近九成(32家)收益超过10% [3] - 今年以来已有超10家私募跌出百亿阵营,主观多头私募成为重灾区,包括保银投资、半夏投资、合远基金等 [4] - 合远基金旗下产品累计亏损高达25%,4只产品提前清算,6只产品规模不足千万 [4] - 半夏投资李蓓管理的一只产品近一年未跑赢沪深300,两年回撤近20%,触发大规模赎回 [5] - 业绩分化本质是策略与市场风格的适配度差异,主观多头私募多因坚守传统价值投资框架,未能及时捕捉科技与周期板块机会 [5] - 量化私募通过高频策略捕捉AI算力、创新药等细分赛道机会,充分享受板块轮动红利 [5]
牛市里“挨揍”?林园19只产品全跑输沪深300,6 只还亏了
第一财经· 2025-09-29 21:00
林园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9月29日 林园投资旗下有业绩显示的19只产品近一年收益均为正 但均未跑赢同期上涨17.4%的沪深300指数 其中10只产品收益为负 [1] - 收益表现最好的产品“林园218号”近一年收益为31.14% 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同期的42.14% 近半年收益9.97% 跑输沪深300的16.23% [1] - 截至9月26日 “林园投资205号”年内收益仅4.64% “林园投资218号”年内收益8.38% 分别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15.6%涨幅10.96和7.22个百分点 [2] - 林园旗下有6只产品年内亏损 其中“林园投资173号”和“林园投资21号”年内跌幅近4% “林园投资173号”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跌幅达24% 而同期沪深300跌幅仅为5.35% [2] 业绩拖累原因分析 - 业绩拖累的主因是林园长期重仓的消费与医药板块表现疲软 其重点关注的股票金龙鱼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0.07% 但截至9月29日股价反而下跌2.2% [3] - 公司坚守的“嘴巴经济”赛道缺乏弹性 同期通信ETF年内涨幅达102.7% 有色金属ETF涨幅达63% [3] - 公司虽在近12个月内买入科创板股票 但投入“可以忽略不计” 持仓科创板股票主要为满足新股申购市值要求而进行的被动配置 [3] 私募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1至7月 16家百亿主观私募平均收益为13.59% 其中仅9家收益超10% 而36家百亿量化私募全部实现盈利 平均收益高达18.92% 近九成(32家)收益超过10% [3] - 主观多头私募成为百亿阵营流失的重灾区 年初至今已有超10家私募跌出百亿阵营 包括保银投资、半夏投资、合远基金等知名机构 [4] - 合远基金旗下产品累计亏损高达25% 有4只产品提前清算 6只产品规模不足千万 半夏投资李蓓管理的一只产品近一年收益未跑赢沪深300 两年回撤近20%并触发大规模赎回 [5] 策略与市场风格错配 - 百亿私募的业绩分化本质是策略与市场风格的适配度差异 林园投资的困境源于其投资策略与以科技板块领涨的结构性行情错配 [5] - 合远基金、半夏投资等机构的失利多因坚守传统价值投资框架 未能及时捕捉科技与周期板块机会 半夏投资李蓓承认对科技、细分消费、医药缺乏深度研究 [5] - 业绩领先的量化私募通过高频策略捕捉AI算力、创新药等细分赛道机会 充分享受板块轮动红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