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价值投资

搜索文档
量子投资:从战略布局到长期价值研判
搜狐财经· 2025-09-26 18:15
文 | 光子盒GZH 来自企业的视角,则更侧重于商业化落地带来的投资逻辑变化。中微达信创始人曾耿华观察到,现在许 多投资人已将关注点放在商业路径、上市时间、赛道等商业要素上,这与早年纯粹关注技术创新有所不 同。 先锋引领,研判未来,量子投资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长期价值。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 下,量子科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量子投资,绝非短 期炒作,而是关乎国家战略与产业未来的长期价值。 9月23日,一场以"量子投资时代 战略布局与长期价值研判"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投 资机构和量子科技企业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如何评估量子技术的长期价值,以及投资节奏该如 何精准把握。本次圆桌由光子盒创始人顾成建主持,嘉宾包括:华控基金高级合伙人金豫江、君联资本 董事总经理范奇晖、蓝驰创投高级合伙人曹巍,以及两位企业界代表——中微达信创始人曾耿华和未磁 科技联合创始人丁铭。两位企业嘉宾分别代表了量子计算上游的测控系统(中微达信)和量子传感的核 心技术(未磁科技),他们的实战经验为圆桌讨论注入了宝贵的产业视角。 核心议题一:量子投资的"变"与"不变":逻辑演 ...
南岭创投:坚持长期价值理念 投资硬科技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04:18
日前,深圳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深圳龙岗龙兴创投基金签订投资意向协议。两只基金的总规模预计 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存续期10年,现已完成意向资金募集,正在推进后续法定程序。这两只基金背后 的LP(基金出资人)除深圳国资外,还有深圳市12家股份合作公司,两只基金均由南岭创投担任基金 管理人。 深圳市南岭村股份合作公司党委书记、南岭创投创始人张育彪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众人 拾柴火焰高,南岭村仅靠自己做创投远远不够。此次两只基金完成意向资金募集,标志着南岭创投进入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全力为出资人创造优质回报。南岭创投坚持"投早投准投稳投硬科技"的投资策 略,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聚焦硬科技领域 南岭创投的"朋友圈"扩容,背后是股份合作公司的主动求变与政策的有力支撑。据了解,深圳市南岭村 股份合作公司于2016年通过收购创投机构进入创投行业;2017年设立南岭创投,成为广东省首个村集体 经济成立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目前,旗下已有两只完成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此次两只新基 金完成意向资金募集,也是南岭创投首次向其他股份合作公司募资,打破了"仅靠南岭村单村资金"的局 限。 与过去相比,本次深圳市12 ...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17年38倍回报传奇落幕
华夏时报· 2025-09-24 00:36
伯克希尔清仓比亚迪投资回顾 - 伯克希尔确认出售其持有的全部比亚迪股份 自2008年投资2.3亿美元以来获得3890%回报 [2] - 伯克希尔从2022年8月开始陆续减持 2023年末持股比例降至3.01% 2025年3月31日完成清仓 [5][6] - 减持期间比亚迪港股价格从接近300港元/股跌至214.4港元/股 但2024年至2025年3月股价震荡走高 最高达426.6港元/股 [6] 比亚迪历史发展与投资背景 - 2008年9月伯克希尔以每股8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 当时比亚迪成立仅14年 正式进入汽车行业5年 [3] - 投资由李录牵线 其认为比亚迪工程师文化具备解决重大难题能力 投资价格安全边际较高 [4] -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熟悉材料与电池技术 2008年底推出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 [4] 比亚迪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2年6月比亚迪港股创333港元/股历史新高 较8港元发行价上涨4062.5% [5] - 2024年公司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 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第二季度盈利63.56亿元同比下降29.87%环比下降30.58% [7][8]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 - 新能源板块热度下降 机器人和芯片等科技股展现较强赚钱效应 [2] - 比亚迪采取多轮降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海外销量强势提升 高盛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达90-100万辆 [8] - 公司研发费用计提153.7亿元同比大涨 三费环比提升 海外重新进入累库周期带动出口量创新高 [8] 伯克希尔投资策略调整 - 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是为更好地配置资本 近年来转向投资日本商社资产 包括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 [9] - 伯克希尔保险业务2024年承保盈利90.2亿美元 投资盈利136.7亿美元 财产与意外保险仍是核心业务 [9]
2025年PE/VC机构推荐
头豹研究院· 2025-09-17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中国 PE/VC 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转型下加速引入“耐心资本” ,向长期价值深耕转型 ,市场呈现规模增长但增速放缓、国有资本主导供给、硬科技企业需求大等特点 ,未来将向“国资主导+产业协同”模式转型并深化“耐心资本”时代 [5][10][27][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中国 PE/VC 行业加速引入“耐心资本”源于政策引导与市场转型 ,国资主导长期资金聚焦硬科技等产业 ,机构提升股权投资比例 ,推动资本转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向少数机构或个人募资投资非上市企业获利 ,风险投资基金(VC)投资初创和高成长企业助其成长 ,“耐心资本”追求长期价值增长 ,支持长期项目 [6] - 中国 PE/VC 机构耐心资本实践始于 90 年代美元基金进入 ,后本土人民币基金崛起 ,2020 年后人民币基金成主力 ,2023 年后政策推动构建“耐心资本+产业生态”模式 [7][9] 市场现状 - 中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合计存量数和规模 2017 - 2024 年增长但增速放缓 ,VC 基金数量占比提升 ,PE 基金规模占比超 75% [10] - 市场供给呈现国有资本主导、长期资金扩容特征 ,政府引导基金布局硬科技 ,社保等增加配置 ,产业资本推动转型 ,整体多元支撑 [11] - 市场需求以硬科技、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 ,融资“投早投小” ,A 轮及早期融资案例占比高 ,AI 等领域吸金 ,虽整体融资规模降但硬科技赛道仍有吸引力 [12][13] 市场竞争 - 十大“耐心资本”PE/VC 机构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 ,核心指标有管理基金规模、近两年投资企业 IPO 退出数量等 [14] - 中国 PE/VC 基金管理人存量规模先增后减 ,2023 - 2024 年占比基本持平 ,自 2018 年监管收紧致新增管理人数量下降 [15] - 介绍了中金资本、高瓴资本等十大机构 ,包括成立时间、投资领域、核心业务、典型案例等信息 [16][17][18][19][20][21][22][23][24][26] 发展趋势 - 中国 PE/VC 行业向“国资主导+产业协同”模式转型 ,政府引导基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资本深化协同 ,但国资机构有体制短板 [27] - 银行、保险等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中国 PE/VC 行业迎来“耐心资本”时代深化 ,资金注重科技企业长期价值 ,推动行业向“价值深耕”转变 [28]
三度蝉联“优秀资管示范机构”,财通资管以专业实力践行长期价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9:59
公司荣誉与奖项 - 财通资管在第九届中国券商英华示范案例评选中摘得4项殊荣 [2] - 公司连续第三年荣膺优秀券商资管示范机构 [2] - 旗下权益类资管计划两度蝉联五年期权益券商资管优秀产品示范案例 [5] - 固收+资管计划获三年期固收+券商资管优秀产品示范案例 [5] - 权益私募投资部负责人陈李获评五年期权益券商资管优秀投资经理 [2] 公司规模与客户服务 - 截至2025年6月底资产管理总规模近3000亿元 [3] - 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100亿元 [3] - 非货公募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3] - 累计服务客户2032万户 [3] - 旗下产品向客户分红超过686亿元 [3] 投资能力与策略 - 公司通过转债、股票资产及衍生品策略、海外优质资产布局丰富固收多策略工具箱 [5] - 已组建超百人投研团队覆盖权益、固收、指数量化、FOF、衍生品、海外投资等领域 [5] - 强调厚植长期价值投资土壤并强化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 [5] - 推动研究成果向投资实战能力高效转化 [5] 行业论坛与战略定位 - 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以洞见价值 智创未来为主题 [3] - 论坛汇聚监管层、产业界、投资界近千位代表探讨服务实体经济、赋能科技创新及引领产业转型 [3] - 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并以多元化投融资业务拓展能力边界 [3] - 在新发展阶段夯实一主两翼多元化发展格局并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5]
三度蝉联“优秀资管示范机构”,财通资管以专业实力践行长期价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9:48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财通资管在第九届中国券商英华示范案例评选中获得4项殊荣 包括连续第三年荣获优秀券商资管示范机构 [1] - 旗下两只资管产品分别入选五年期权益和三年期固收+券商资管优秀产品示范案例 [1] - 权益私募投资部负责人陈李获评券商资管优秀投资经理(五年期权益) [1] 资产管理规模与客户服务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近3000亿元 其中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100亿元 非货公募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1] - 累计服务客户2032万户 旗下产品向客户分红超过686亿元 [1] 产品与投资能力 - 获奖产品涵盖权益和固收两种类型 彰显公司多元化资产管理能力 [2] - 权益类资管计划两度蝉联五年期权益优秀产品示范案例 展现持久业绩韧性 [2] - 固收+产品通过引入衍生品策略和布局海外优质资产等方式丰富固收多策略工具箱 [2] 投研体系建设 - 公司已组建超百人投研团队 覆盖权益 固收 指数量化 FOF 衍生品和海外投资等领域 [2] - 强调厚植长期价值投资土壤 持续强化投研一体化平台建设 [2] - 推动研究成果向投资实战能力高效转化 [2] 发展战略与行业参与 - 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以多元化投融资业务拓展能力边界 [1] - 参与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 论坛以洞见价值 智创未来为主题 近千位行业代表参与交流 [1] - 在新发展阶段将夯实一主两翼多元化发展格局 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2]
穿越周期的智慧:海外资管巨头的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8:23
核心观点 - 摩根资产管理坚持主动管理策略 通过深度研究和长期投资文化实现卓越业绩 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量位居全球资管行业第一 [1]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投研团队 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 研究分析师覆盖4700家公司并完成1.1万次实地考察 [2] - 中国团队践行"长跑型"投资文化 近20年年化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达13.03% 行业排名前10 [3] 投研团队实力 - 全球500名研究分析师中包含15-20年以上经验人才 [2] - 中国主动权益团队近70%基金经理由公司自主培养 从研究员晋升 [11] - 通过"职业研究分析师"项目保留优秀人才 提供专业发展通道 [11] 长期业绩表现 - 7只"双十"基金成立时间均超10年且年化收益率超10% [3]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成立14年年化收益率15.75% 总回报691.24% [5] - 摩根中国优势混合A成立21年年化收益率13.51% 总回报1325.14% [5] 代表产品策略 - 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聚焦新兴产业 重点布局电动车和人工智能产业链 [7] - 摩根核心成长基金采用GARP策略 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8] - 摩根科技前沿基金精选行业龙头 注重回撤控制 [9] 规模与行业地位 - 7只"双十"基金管理规模占公司十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近2/3 [10] - 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行业前10(前1/4) [3] - 依托全球研究平台 整合大中华区和亚太团队资源 [11] 行业发展趋势 - 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考核以三年以上收益为主 权重不低于80% [12] - 主动管理策略在被动投资盛行背景下显现长期价值 [1] - 公募基金行业趋向长期主义投资文化 [12]
穿越周期的智慧:海外资管巨头的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8:17
核心观点 - 摩根资产管理坚持主动管理策略 在全球资管行业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量位居第一 [2] - 公司通过深度研究、稳定团队和系统化流程创造持续稳健的长期业绩 旗下多只基金实现十年以上年化收益率超10% [2][5][6] - 依托全球研究平台和本土化投资智慧 形成独特的"长跑型"投资文化 [3][14] 团队与投研实力 - 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团队平均从业年限约20年 500名研究分析师中多人具备15-20年研究经验 [3] - 研究团队过去一年覆盖约4700家公司 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 [3] - 中国主动权益团队近70%基金经理由内部培养 从研究员擢升 [14] - 通过"职业研究分析师"项目保留优秀人才 并与全球团队保持定期交流 [14] 长期业绩表现 - 近20年年化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达13.03% 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行业前10(7/29) [5][17] - 7只"双十"基金成立时间均超10年 年化收益率均超10% [6][18]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377240)成立14年年化收益15.75% 累计回报691.24% [7][9] - 摩根中国优势混合A(375010)成立21年年化收益13.51% 累计回报1325.14% [7] - 摩根核心成长股票A(000457)成立11年年化收益11.61% 累计回报255.77% [7][11] - "双十"基金管理规模占公司十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近2/3 [12] 代表产品策略 - 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聚焦新兴产业 基金经理杜猛连续管理同一基金超14年 早期布局电动车产业链和人工智能 [9] - 摩根核心成长基金:采用GARP策略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基金经理李博拥有16年投研经验 [11] - 摩根科技前沿基金:注重回撤控制 在成长行业中精选龙头公司 基金经理李德辉拥有12年投研经验 [12] 全球平台优势 - 中国团队可触达全球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报告和企业调研信息 [14] - 整合大中华股票团队和亚太团队的研究资源 使A股投资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实际 [14]
ETF市场突破5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14:05
ETF市场规模增长 - 全市场ETF规模于8月25日突破5万亿元大关 截至9月4日达到5.02万亿元 [1] - 从4万亿元到5万亿元规模仅用四个多月时间 而突破首万亿元历时16年 [4] - 产品数量超过1200只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 [3] 市场生态与投资理念转变 - ETF扩容反映资本市场生态深刻变革 投资工具箱持续完善 [3] - 投资理念从短线题材炒作转向稳健资产配置与长期价值投资 [6] - 指数化投资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分享国家发展红利的工具 [8] 外资配置中国资产动向 - 外资通过ETF加速增配中国资产 海外中国相关ETF规模持续上升 [9] - 巴克莱银行持有ETF数量从135只跃升至200只 瑞银集团从57只增至141只 [10] - 5只主要海外中国股票ETF合计规模达266亿美元 较7月底增幅超10% [12] 外资投资偏好与影响 - 外资重点关注AI、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等行业 [10] - 通过境内ETF和海外中国主题ETF双重渠道配置 资金最终投向中国上市公司 [12] - 外资流入体现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 提升人民币资产国际认可度 [14] 市场宏观意义 - ETF增长吸引耐心资本和长期资金进场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8] - 形成"长钱长投"良性循环 增强市场稳定性并匹配实体经济长期需求 [8] - 海外ETF资金代表中长期配置方向 持续流入体现对中国资产价值的认可 [12]
友邦保险集团管理层详解下阶段投资与策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6: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4%至28.38亿美元 [1] - 18个市场中有13个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 [1]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57.7% [1]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中国内地被定位为最重要市场且潜力巨大 [1] - 自2019年以来新增9个地区 目前共在14个地区运营 [2] - 计划每年新增1-2个省级机构以扩大市场覆盖 [2] - 2022年投资120.33亿元人民币入股中邮保险成为第二大股东 [2] - 2024年6月参与中邮保险增资 使其注册资本达326.43亿元跃居寿险行业第四 [2] - 获得监管部门批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3] 产品与投资策略 - 负债端将长期储蓄业务重心转向分红型及多元化产品 [4] - 推动长期储蓄 健康险 重疾险 税优保险均衡发展 [4] - 资产端秉持"耐心资本"理念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4] - 强调资产配置与负债端高度联动 [4] -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可实现保险公司 客户 资本市场三赢 [4] 渠道发展战略 - 坚持差异化银保合作模式 选择理念契合的银行深度合作 [5] - 专注深耕高收入及高净值客群市场 [5] - 利用专业服务能力帮助银行实现差异化竞争 [5] - "报行合一"政策使银保市场更规范健康 与公司布局战略吻合 [6] - 看重银行渠道的高端客户资源基础与未来发展潜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