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蘑
搜索文档
采菌子成德国生活新风尚,黑森林山脉、阿尔卑斯山成为热门打卡地
环球时报· 2025-10-15 06:58
除社交媒体"晒菌子"成风,地方美食的兴起也是一个原因。尤其是近几年德国物价不断上涨,野生菌成 了"奢侈品",许多家庭开始重拾传统。黑森林山脉、阿尔卑斯山、哈尔茨山等都成为采菌子的热门打卡 地。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德国北德广播公司报道称,近年来,采菌子正成为该国的生活新风 尚。对德国民众来说,采菌子不仅能发现牛肝菌、鸡油菌等"天然宝藏",还是能够享受自然的不错活 动。 许多德国老人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二战刚结束的艰难岁月里,采菌子是许多德国人的日常活 动,当时人们在森林里搜寻任何可以食用的东西。但随着德国经济开始繁荣,许多人放弃了这种做法, 只有一些农村地区仍保留采菌子的传统。 报道称,采菌子也是一门大学问。初学者通常会请经验丰富的向导进行采前培训,如学习如何识别菌 子,尤其是要区别食用菌和毒菌。据美联社报道,德国每年都有一些人因食用毒菌而死亡,通常是来自 中东的移民,他们对当地的菌子品种并不熟悉。由于野生菌在德国受到保护,因此只能少量采摘供个人 食用,采集过多可能面临罚款。 德国采菌爱好者和野生菌专家还组建了学会指导民众正确采菌子。该学会称,德国分布着14300多种野 生菌和养殖蘑菇。最受 ...
河北迁西发展板栗产业——绿了山间富了乡亲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8
行业概况 - 河北省迁西县板栗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 目前种植面积达75万亩共5000多万株 年产量8万余吨 鲜栗销售额超9亿元 产业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 [1] - 当地自然条件优越 山区片麻岩含铁量高 特别适合板栗生长 形成"七山二水半分田"的特色地貌 [1] - 通过科学管理手段 栗农采用新品种嫁接技术使老栗园果品质量提升 产量增加20%-30% 每亩增收数百元 [1] 生产模式创新 - 采用"围山转"治山植果模式 在25度以下荒坡开垦环山水平梯田种植板栗 行距3-4米 梯田规格深1米宽2米 [2] - 实施林权改革制度 明确"谁开垦谁管理谁受益"原则 已开发山场绿化面积160多万亩 [2] - 该模式使全县绿化率提升至63.5% 成功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赢 [2] 科技应用与研发 - 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建立100亩优种采穗圃 收集燕山地区128个优种 筛选出2个高产优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3] - 开展22万枝新品种接穗试验性推广 通过授粉树嫁接技术使单产从每亩50斤提升至300斤 [3] - 建立板栗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涵盖品种选育 栽培管理 土壤改良 产品研发等环节 [3] 产业链延伸 - 发展板栗副产品综合利用 将修剪树枝转化为食用菌培养基料 黑洼村年产鲜蘑700吨 带动160人就业 年收益超千万元 辐射20余个村庄 [3] - 开发30多种深加工产品包括炒栗子 板栗粉 栗蓉包等 年加工量达3000吨 通过6家直营店和电商平台销售 [3] - 全县形成35家板栗企业 其中4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 经济效益 - 产业带动当地栗农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4] - 喜峰口合作社3万亩基地年加工3000吨板栗 产品实现全国范围销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