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茧丝绸

搜索文档
粤桂携手:桑海“智”变绘就“新丝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9:51
行业概况 - 忻城县素有"桑蚕之乡"美誉,桑园面积约26万亩,75%的农户以种桑养蚕为生,是中国桑蚕第二大县 [1] - 过去因分散经营、技术落后,桑蚕产业效益难以突破,现通过粤桂协作推动产业链升级 [1][2] 公司运营模式 - 红渡红创兴公司采用"党建引领、能人领办、村企联营"模式,联合16个村整合资金600万元打造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 [1] - 推行"种养分离"机制:桑农卖桑叶增收、劳动力进厂务工、村集体出租蚕房,形成"土地变资产、桑农变工人"的利益联合体 [2] - 采用"宽窄行"种植法(行距1.5米/株距0.5米)配合智慧水肥一体化灌溉,桑叶亩产提高1000公斤,病虫害减少30%以上 [2] 技术升级与产能 - 标准化蚕房配备智慧温控系统,2024年9月首批蚕茧产量660公斤,单价60元/公斤较散户高15% [2] - 引入自动化设备后蚕茧质量提升,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及村级集体经济 [2][4] 产业链延伸项目 - 广西忻城茧丝绸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占地16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1.47亿元(含广东帮扶资金9608.6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3] - 项目满产后预计年耗茧10万吨,年产生丝1.5万吨、真丝绸1.5亿米、服装7500万件套,将成为全国最大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 [3] - 园区由广东企业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纺织绸厂2021年试产至今累计产值近1亿元,缫丝厂计划2025年底试产 [3] 区域协作成效 - 粤桂协作工作组引入广东高州/信宜/化州"组团式"帮扶,推动"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集约化、绿色化转型 [2][3]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黄晓贵加入科技种桑养蚕行列,助力乡村振兴 [4][5]
河池茧丝绸即将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
新华财经· 2025-05-09 12:02
行业概况 - 广西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依托"东桑西移"等战略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1] - 桑园面积与鲜茧产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生丝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 [1] - 全市桑蚕茧丝绸加工产业产值近200亿元 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 产业升级战略 - 以"一新三化"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 包括智能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 [2] - 智能化方面发展设施桑蚕 突破饲料化养蚕技术 运用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供应链转型 [2] - 信息化方面构建广西首个"中国—东盟(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产业链数据贯通 [2]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品牌化建设依托"长寿巴马""真丝壮锦""刘三姐歌谣""中国丝绸新都"四大品牌讲好产业故事 [2] - 将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展示河池蚕桑产业 分享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的历程 [2] - 规划打造全球丝绸供应链核心节点 推动"绿色丝绸"可持续发展 以民族文化赋能全球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