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富民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吉林独有的冰与火之歌
央广网· 2025-07-20 20:59
小冰麦种植规模与分布 - 吉林省镇赉县小冰麦种植面积达10000亩,其中南岗子村为核心产区[3] - 洮南市小冰麦播种面积达2.6万亩,规模超过镇赉县[5] - 镇赉县自1999年引进33号小冰麦品种,经过20余年本土化培育形成稳定种植体系[3] 产量与经济效益 - 镇赉县10000亩小冰麦预计产量2700吨,加工后产值达1890万元[6] - 南岗子村3200亩核心区采用绿色技术集成应用,产量预计超全县平均水平10%[6] - 洮南市圣一农业种植燕麦草每公顷可产10吨干草,每吨售价1500-2200元[8] 种植技术与创新 - 机械化收割单日可完成传统数日工作量,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供给[10] - 南岗子村3200亩核心区通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现科学调度[10] - 采用"麦收后复种大豆/白菜"的轮作模式提升亩产效益[6] 品种特性与市场价值 - 小冰麦蛋白质含量比国标高15%,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口感劲道[8] - 镇赉县打造"南岗子"牌小冰麦面粉,凭借绿色品质站稳市场[12] - 洮南"粒粒金"牌通过广州农交会与粤港澳多家企业建立合作[12] 生态与产业协同效应 - 小冰麦种植可防止春季风蚀,接茬种植燕麦草冬季覆盖地面保护生态[6] -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改良盐碱地,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6] - 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5][12]
山东临朐:小鹅肝拓出产业富民“新赛道”
新华社· 2025-06-29 10:11
公司经营情况 - 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鹅肥肝加工,产品包括红酒蓝莓鹅肝、冰激凌鹅肝等创新品种,热销北上广深、港澳及欧洲、东南亚市场 [1] - 公司2023年鹅肝产量达16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 [1] - 通过"公司+合作社"模式带动6家养殖场、78家家庭农场共同发展 [1] - 与润才家庭农场等养殖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按合同价收购朗德鹅 [4] 产业链发展 - 临朐县形成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朗德鹅全产业链 [3] - 全县年出栏朗德鹅500万只,鹅肝年产量5000余吨,占国内市场的70%、全球市场的20% [3] - 产业年产值达80多亿元,带动全县105家相关企业发展,从业人数超6000人 [3][5] - 建立"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种苗饲料、技术培训、防疫消毒等"五统一"服务 [3]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朗德鹅本土改良育种 [5] - 企业持续研发新产品,完善国内销售体系并在日本、欧洲建立稳定销售网络 [5] - 润才家庭农场采用精细化养殖模式,每批养殖4000只朗德鹅,年养5批实现纯收入40余万元 [4] 基础设施支持 - 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为养殖场提供定制化供电服务,保障通风、降温等关键设备24小时运行 [4][5]
2025广东高考作文,陆河“交卷”!
南方农村报· 2025-06-08 18:32
法治建设 - 陆河通过"周三夜访"将《民法典》普及到128个村(社区),用客家方言普法解决南万镇四十年茶园纠纷 [25][26] - "法暖万家党员专项服务队"一周内解决剑门村低保户夜间出行难题,安装路灯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民生服务 [27][28] - 全县配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200余场"订单式普法",帮助返乡青年用《电商法》规范直播,果农用《商标法》保护青梅品牌 [29][30] - 2024年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5.6%,平安建设连续三年获评优秀,获得省平安办"平安鼎" [30][31][32][33] 文化发展 - 陆河用千架无人机在天幕展示"擂茶"非遗图腾,将"河田高景"千年记忆与"罗洞木偶戏"全息投影结合 [38][39] - "五一"假期十大主题公园中,深圳技术大学师生将客家山歌与电子乐融合,吸引47万人次游客,旅游收入突破1.5亿元 [40][41][44] - 承接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湾区东海岸赛区与半决赛,形成"文化展演—文旅消费—品牌传播"的成熟生态 [42][43][44] 产业发展 - 近三年培育超1300家富民兴村工厂,其中800余家服装企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日均超30万件T恤通过希音等平台远销海外 [48][49] - 河田镇高砂村创新"1个中心工厂+N个卫星工厂+X个农户家庭作坊"模式,留守妇女月均收入达4500元 [50][51] - 全县盘活700处闲置农房、66个500平方米以上场地,建成多个镇村富民兴村产业园,"服装贷"向县服装协会整会授信2亿元,解决37家企业1200多万元融资难题 [52][53][54] - 带动12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2024年村集体总收入达4134万元,同比增长21% [54][55] - 特色农业表现亮眼:青梅酒、油柑饮料通过"圳品"认证,油柑获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单丛茶获"茶王"称号,6家生态茶园入选广东生态茶园名单 [56][57][58] -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5.7%,超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59]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刘家村驻村工作队“爱心鸡苗”助农增收
中国民航网· 2025-05-20 10:50
乡村振兴项目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在庆阳市宁县中村镇刘家村开发"五黑蛋鸡"特色养殖项目 旨在通过产业帮扶实现村民增收 [1] - 驻村工作队申请1.5万元专项帮扶资金 向25户重点监测户和脱贫户发放900只优质鸡苗 平均每户35只 [3] - 项目配套宁县蛋鸡养殖专项补贴政策 每户可获得1000元补贴 [3] 项目实施模式 - 采用"庭院经济+政策补贴"双轮驱动模式 预计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 [4] - 成立专项工作组实施"走出去学+沉下来研"双线工作法 考察周边示范乡镇并逐户调研 [4] - 创新帮扶模式包括发放配套养殖手册 安排专业户结对指导 并开设"田间课堂"进行技术培训 [4] 项目特色与规划 - "五黑鸡"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蛋率高的特点 配合专业技术指导提升养殖成功率 [4] - 计划推进产业链、技能链、销售链"三链融合" 构建"产—学—销"一体化帮扶格局 [4] - 项目是集团"技能造血、产业富民"帮扶理念的具体实践 目标实现村民家门口增收 [4]
产业富民“新丝路”!广西忻城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南方农村报· 2025-05-13 00:0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 广西忻城县入选2025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2][3][4] - 全国共批准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00个农业产业强镇 [2][3] 忻城县桑蚕产业概况 - 忻城是全国桑蚕第二大县 被誉为"桑蚕之乡" [5][6][8] - 桑蚕产业覆盖12个乡镇131个行政村 涉及7万户27.6万人 占全县人口65% [11][12] - 2024年桑园面积26万亩 鲜茧产量4.59万吨(同比+8.1%) 产值29.37亿元(同比+8.1%) [12][13] 粤桂协作产业项目 - 茂名-忻城两地共建粤桂协作茧丝绸产业园 [16][17] - 引进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公司 带动直接就业200人 间接就业1000人 [17][18] - 打造"长旺丝路"品牌 融入壮锦元素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20][21] 产业链升级成果 - 产业链延伸至捻丝 织绸 绢纺 针织 家纺等深加工环节 [22][23] - 形成完整"桑—蚕—茧—丝—绸"产业链 [23][24] - 实现从"桑蚕大县"到"桑蚕强县"的转型升级 [26][27]
粤桂携手:桑海“智”变绘就“新丝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9:51
行业概况 - 忻城县素有"桑蚕之乡"美誉,桑园面积约26万亩,75%的农户以种桑养蚕为生,是中国桑蚕第二大县 [1] - 过去因分散经营、技术落后,桑蚕产业效益难以突破,现通过粤桂协作推动产业链升级 [1][2] 公司运营模式 - 红渡红创兴公司采用"党建引领、能人领办、村企联营"模式,联合16个村整合资金600万元打造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 [1] - 推行"种养分离"机制:桑农卖桑叶增收、劳动力进厂务工、村集体出租蚕房,形成"土地变资产、桑农变工人"的利益联合体 [2] - 采用"宽窄行"种植法(行距1.5米/株距0.5米)配合智慧水肥一体化灌溉,桑叶亩产提高1000公斤,病虫害减少30%以上 [2] 技术升级与产能 - 标准化蚕房配备智慧温控系统,2024年9月首批蚕茧产量660公斤,单价60元/公斤较散户高15% [2] - 引入自动化设备后蚕茧质量提升,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及村级集体经济 [2][4] 产业链延伸项目 - 广西忻城茧丝绸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占地16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1.47亿元(含广东帮扶资金9608.6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3] - 项目满产后预计年耗茧10万吨,年产生丝1.5万吨、真丝绸1.5亿米、服装7500万件套,将成为全国最大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 [3] - 园区由广东企业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纺织绸厂2021年试产至今累计产值近1亿元,缫丝厂计划2025年底试产 [3] 区域协作成效 - 粤桂协作工作组引入广东高州/信宜/化州"组团式"帮扶,推动"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集约化、绿色化转型 [2][3]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黄晓贵加入科技种桑养蚕行列,助力乡村振兴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