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
搜索文档
嘉欣丝绸:不存在逾期担保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5 17:08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15日晚间,嘉欣丝绸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 额度总计为不超过人民币70,000万元,对外担保总余额为人民币32,35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 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16.24%,其中对合并报表外单位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9,778万元,占公司最近 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4.91%;不存在逾期担保累计金额、涉及诉讼的担保金额及因担保被 判决败诉而应承担的损失金额。 (编辑 任世碧) ...
丝绸苏州2025十周年特展闭幕 3天吸引约4万人次
苏州日报· 2025-10-13 08:22
展会概况与影响力 - 丝绸苏州2025十周年特展于10月12日闭幕,是集中展示苏州及中国丝绸产业发展成就、促进贸易合作、引领行业趋势的重要平台 [1] - 展会三天吸引约4万人次参观交流,在各类社交平台的累计曝光量超1.2亿 [1] - 此次特展被纳入商务部国际丝绸消费季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内容生态闭环 [5] 品牌展示与创新实力 - 绣娘丝绸作为行业领军品牌,连续十年参展,曾为APEC会议、G20峰会定制国礼,并是国内唯一受邀在法国卢浮宫走秀的丝绸企业 [2] - 绣娘丝绸已收到巴黎、米兰国际时尚平台的合作邀约,预计于明年启动海外巡展计划 [2] - 太湖雪以“蚕的一生”为主题展示全产业链文化底蕴,锦达丝绸则展示织罗技艺创意新品 [2] - 展会在三天内安排了10场走秀表演,展示从古典苏工到当代美学的蜕变 [2] 科技融合与产品创新 - 林志新工作室与凯喜雅丝绸合作,采用AI数字织造技术,使丝绸面料每平方米有5500万个织点,图案精细度比传统织造提高20倍 [3] - 展会亮相一批科技加载的创新产品,包括新一代智能熨烫机、世界首创丝绸双面同步数码印花机,以及采用科技丝绸面料制作的露营帐篷、防晒衣巾等户外用品 [5] 行业论坛与战略方向 - “丝路新机遇”丝绸产业论坛以技术、商业、IP、销售四大维度的跨界融合为主题,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4] - 苏州大学教授洪宇探讨AI与丝绸产业的生态共创之路,非遗传承人钱小萍讲述现代纺织技术对非遗的守护与创新路径 [4] - 工信部正牵头制定指导意见,将丝绸列为重点领域,为产业振兴带来新机遇 [6] - 行业认为苏州丝绸已进入创新、提档、跨界发展的新阶段,需深入挖掘时代价值与市场潜力 [6] 营销成果与商业转化 - 隆鹊丝绸品牌在展会期间通过5场直播实现总销售GMV超过200万元,直播间总曝光超100万人次 [5] - 妃嫘丝绸通过特展实现品牌“首秀”,现场积累百余家合作资源;阅聆刺绣也与百余家B端渠道建立初步联系 [6]
护航科技创新 金融活水为专精特新企业破除发展焦虑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07:29
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概况 - 保险业已开发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产品不断落地,保障范围和精准度得到拓展与提升 [1] - 在科技保险保障下,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上明显加速 [1] - 险企结合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丰富特色产品供给,提供覆盖人、财、物的全周期风险保障 [5] 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保障 -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特点,新药研发需巨额资金,周期长达10年以上,临床试验阶段时间和资金投入占比较大 [2] - 临床试验责任保险保障因使用试验用药品引发不良反应导致受试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按合同赔付,保障受试者权益并减轻研发机构经济负担 [2] - 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2024年为苏州262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责任保险、药品安全责任保险等一揽子保险保障423亿元 [3] - 网络安全保险成为企业应对数字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覆盖数据恢复费用、勒索攻击损失、网络安全责任赔偿等场景 [3] - 科塞尔医疗曾遭遇服务器勒索病毒攻击,认识到数据安全是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 [4] 传统产业科技化的风险保障 - 上久楷通过自主改造智能化织机,将宋锦织造速度从传统手工每日5-10厘米提升至每日30米,实现产业化生产 [4] - 为应对市场抄袭和盗版风险,上久楷投保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执行保险等科技型险种 [4] - 知识产权保险被视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坚固后盾,能破解创新发展焦虑,保护创新成果和技术命脉 [4] - 上久楷自成立以来累计投保险种超10个,包括车险、财产险、机器损坏险、团体意外险、产品质量保证险等,风险保障逾50亿元 [5] 保险服务成效与企业资本规划 - 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2024年服务科技企业3483家,提供风险保障高达1.2万亿元,其中服务专精特新企业896家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服务科技企业2515家,提供风险保障5466亿元 [5] - 上久楷已在筹划股改并寻求专业辅导,终极目标是通过IPO或并购成为上市公司 [5] - 科塞尔医疗未来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5]
金融活水为专精特新企业破除发展焦虑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04:53
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概况 - 保险业已开发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创新产品不断落地 保障范围和精准度得到拓展与提升 [1] - 在科技保险保障下 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上明显加速 [1] - 险企结合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 丰富特色产品供给 提供覆盖人、财、物的全周期风险保障 [5] 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保障 - 临床试验责任保险为因使用试验药品导致受试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提供赔付 保障受试者权益并减轻研发机构经济负担 [2] - 2024年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为苏州262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一揽子保险保障423亿元 [2] - 网络安全保险覆盖数据恢复费用、勒索攻击损失等场景 成为企业扎牢网络安全风险敞口的有效途径 [3] 对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 上久楷通过投保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执行保险等险种应对市场抄袭和盗版问题 [4] - 知识产权保险被视作专精特新企业的坚固后盾 破解其创新发展焦虑 [4] - 上久楷自成立以来累计投保险种超10个 风险保障逾50亿元 保障需求随市场和产品变化 [4] 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与成效 - 2024年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服务科技企业3483家 提供风险保障1.2万亿元 其中服务专精特新企业896家 [5] - 2025年上半年 该公司服务科技企业2515家 提供风险保障5466亿元 [5] - 保险护航使专精特新企业能心无旁骛抓研发、谋发展 部分企业已有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 [5][6]
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丨奋斗创造新生活——中国妇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新华网· 2025-10-09 15:41
铁路运输与票务系统行业 - 中国铁路12306系统是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 - 12306系统在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处理了超2300万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创下单日历史新高[1] - 系统研发负责人单杏花致力于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近30年[1] 城市基建与地铁维保行业 - 上海隧道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何小玲是精通技术、施工和材料的全能专家[2] - 以何小玲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完成了8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微扰动"注浆工艺等创新技术[2] - 其研发的聚氨酯堵漏材料和MJS加固技术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维护水平[2] 丝绸纺织与智能制造行业 - 杭州万事利集团利用AI花型设计大模型实现个性化丝巾定制,并通过无水印花一体机实现高效生产,最快2小时完成一条丝巾[3] - 公司从乡办小厂发展成现代化综合型企业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打造推动丝绸产业走向世界舞台[3] 农业生物技术与乡村振兴行业 - 黑龙江谷实生物集团研发总监梁代华30多年潜心研发了上百套营养方案,推广到数千个养殖场,帮助农户增收超亿元[4] - 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直播提升大米销量,吸引100多户村民入社,并带动当地妇女发展直播、农家乐等产业[4] -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培训了1.2万名妇女产业振兴带头人[4]
数贸会期间离境退税销售额单周突破千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9-30 06:22
政策与服务举措 - 杭州市多部门协同通过政策宣传、服务升级、场景打造与数字赋能优化入境消费环境 [1] - 在数贸会主场馆设立16个入境消费体验点宣传展板和一站式离境退税多语种咨询服务台 [1] - 开设配备中英双语导购的“数贸会离境退税购物专线巴士”连接核心商业与文化地标 [1] 实施效果与数据 - 系列举措推动离境退税单周销售额增长达1104万元 [1] - 面向外国代表团等群体发放专项消费券累计5582组以激发消费热情 [2] 标杆树立与特色推广 - 为杭州大厦、万象城等六家商业企业授予“入境消费品质体验商店”称号以树立行业标杆 [2] - 联合银行在体验商店及重点商圈推广“即买即退”自助服务并投放多台自助退税设备 [2] - 万事利、朱炳仁等特色品牌入驻展馆离境退税店铺集中展示丝绸等优质杭产品 [2] 未来规划 - 杭州市商务局计划继续深化部门协作优化服务链条并扩大“即买即退”政策覆盖面 [2]
(经济观察)“制造+服务”推动“中国制造”升级向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12:08
公司案例:万事利集团 - 万事利集团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丝绸制品企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转型升级 [1] - 2022年开启人工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丝巾、床品、服饰等全品类个性化定制 [1] - 杭州亚运会期间为200多位冠军定制专属丝巾,从设计到交付仅需2小时 [1] - 推出“超级工厂”模式,向中小丝绸企业开放人工智能设计平台和GB-ART设备租赁服务 [1] - 截至2025年6月,已有30多家企业接入该平台,带动行业整体设计效率提升40% [1] 公司案例:传化集团 - 传化集团从家庭小作坊发展为业务覆盖功能化学品、新材料、作物保护、硅基材料等领域的多元化实业集团 [1] - 与杭州市萧山区政府联合打造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 [2] - 科技城为海外科学家、企业家提供战略、资金、服务、市场等全过程专业化运营解决方案 [2] - 科技城内已集聚150余家生物技术核心企业,形成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四大特色板块 [2] - 该举措与集团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新旧动能互补,技术协同助推主业升级,实现“生态赋能产业”的良性循环 [2] 行业趋势:服务型制造兴起 - 中国制造业正从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转向通过持续优化的服务体验打动客户 [2] - 制造企业从“卖产品”转向“卖方案”,从“交付”走向“陪伴”,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车企不仅卖车,还提供充电网络运营、智能驾驶升级等服务,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整合能力 [2] -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企业突破设备销售局限,开发出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场景化服务 [3] - 工业无人机公司通过搭建飞行服务平台,整合气象和空域管理资源,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 政策与产业影响 - 服务型制造模式通过深度融合重构产业价值链,为企业开辟新利润增长点并增强客户黏性 [3]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发布《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3]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3] - 业界普遍看好“制造+服务”将成为中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3]
(活力中国调研行)强技术、拓市场 中小民企身段灵活忙“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9-20 12:57
核心技术优势 - 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户外新材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功能性生物基材料面料(97%生物基含量)获得海外客户青睐 起订量达2000码[1] - 吴江明斯克贸易有限公司凭借技术门槛和成本优势推动游艇防晒罩面料及医疗用尼龙布海外订单增长 1-7月出口额同比增逾190%[1] - 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79件海外专利增强产品竞争力 并在柬埔寨投资宠物食品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余万美元[2]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吴江明斯克贸易有限公司通过开发中东市场并计划拓展非洲客户以储备业务资源[1] - 龙泉禧里公司因中东地区对真丝产品高需求而拓展当地市场 沙特占其出口份额约25%[2] - 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合作(柬埔寨生产基地)拓宽发展路径并形成稳定产销[2] 政策与供应链支持 - 常熟市综合保税区"市采通"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一站式服务 缩短组货发货周期约一周[4] - 民营企业通过政府帮扶举措及供应链优化提升经营灵活性 前8个月民企进出口增长7.4% 占进出口总额57.1%(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4]
加强品牌建设 “桂字号”河池桑蚕茧丝绸产销对接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人民网· 2025-09-19 11:02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河池市形成世界桑蚕看中国 中国桑蚕看广西 广西桑蚕看河池的发展格局[4] - 2024年桑园面积96.32万亩 蚕茧产量21.85万吨 占广西45% 全国28% 全球25%[7] - 蚕茧优质品率稳定在90%以上[4] 产业链建设 - 打通种桑 养蚕 收茧 缫丝 织造 贸易全产业链数据壁垒[4] - 开发丝绸面料 丝巾 家纺 蚕蛹食品等多元化产品[4] - 建设可信数据空间 中国—东盟茧丝绸交易中心 数字产业创新中心[4] 品牌与文化融合 - 融合千年壮锦 南丹瑶蚕等非遗文化推动产业转型[4] - 打造桂字号真丝壮锦品牌推动河池茧丝走向国际[8] - 运用京绣工艺呈现壮锦题材故事促进创新融合[8] 发展目标与支持 - 培育桑蚕茧丝绸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7] - 中国丝绸协会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助力产销对接[7] - 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4]
“桂字号”河池蚕桑茧丝绸产销对接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6 11:12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河池桑园面积达96.32万亩 蚕茧产量占广西45%、全国28%、全球25% [1] - 生丝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蚕丝被年产能突破100万床 规上企业超30家 产业综合产值近200亿元 [1] - 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茧丝加工能力连续15年全国领先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制定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目标 部署32条举措覆盖7大领域 [2] - 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涉农资金10.23亿元 投放"茧丝贷"22.39亿元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 - 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技术 实现自动化缫丝设备全覆盖 [2] - 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和交易中心 打通全产业链数据壁垒 [2] - 建成全国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 填补广西织造领域空白 [4] 经济效益与民生贡献 - 2024年茧丝绸加工产值46.17亿元 同比增长10.46% 占全区35.52% [3] - 白坯绸产量484万米 同比增长19.2% 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超10亿元 [3] - 产业覆盖11个县区131个乡镇 惠及22万户近百万蚕农 户均养蚕年收入超5万元 [3] 品牌建设与国际化发展 - 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100亿元 产品销往日意等十多个国家 [3] - "宜州蚕桑茧"等获地理标志登记 5个广西著名商标 4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 [3] - 南方丝巢品牌获"中国消费名品" 通过国际时装周推动产业国际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