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豆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不吃鸭脖,门店一年关5600家,消费习惯大变了
搜狐财经· 2025-11-10 05:27
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经历从快速扩张到系统性收缩的转变,曾被视为创业模板,加盟模式盛行 [1] - 2024至2025年间出现大规模关店潮,一年关店数量达数千家 [1][3] - 2025年上半年,三大公司合计营收减少近10亿元人民币,显示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8]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绝味食品因财务问题被ST,市值从巅峰水平蒸发80% [1][6] - 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营收为12.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 [1] - 2025年上半年煌上煌营收为9.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9% [1] 商业模式挑战 - 加盟模式初期通过收取加盟费、捆绑销售设备和原料实现表面轻资产和高利润 [3] - 市场过度饱和导致单店客流被分摊,流水下降,而租金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加盟商盈利困难 [3] - 周黑鸭长期坚持高成本直营模式,选址高端商圈和机场导致租金成本高昂,2019年才开放加盟但门槛高、扩张缓慢,2025年上半年特许经营门店数降至1291家 [3] 产品与创新问题 - 产品线十年如一日,缺乏创新,主要品类为鸭脖、鸭翅、藕片、毛豆等,难以吸引口味多变、追求新奇感的Z世代消费者 [4] - 与频繁推出联名和限定款的茶饮等新消费品牌相比,产品研发滞后 [4] 价格与消费者信任 - 公司多次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为由提价,但在原料价格回落后未同步降价,导致产品价格趋近正餐,侵蚀了其作为平民小吃的定位 [6] - 部分门店存在偷工减料、篡改保质期、健康证造假等管理漏洞,例如2024年某绝味门店被查出22名从业人员健康证系伪造,煌上煌门店曾因销售过期产品被罚,严重损害品牌信任 [3] 竞争格局与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在价格、口味、品牌信任方面变得更加挑剔,导致三大品牌在年轻人外卖订单中的出现频率下降 [6][8] - 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系统性挑战,包括加盟商亏损、直营成本高、品控失灵、产品缺乏新意、价格不合理等,而非简单的短期消费降级 [8]
三亚首批冬季瓜菜开摘 明年1月将大规模上市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21:46
行业生产概况 - 海南是中国冬季瓜菜主产区,为春节前后"菜篮子"供应提供保障[3] - 三亚今年冬春季瓜菜生产面积将达16.61万亩,产量预计超过34万吨[3] - 崖州区是三亚冬季瓜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已完成30000亩备耕,涉及农户约4300户[3] 上市时间与规模 - 11月起有少量青瓜、苦瓜、豇豆上市,大规模上市时间预计在明年1月[3] - 农户黎俊宁单日青瓜采收量可达两三千斤,其种植的豇豆预计两个月后进入采收期[1][5] 产业调整与品种规划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稳瓜、增豆、减椒和扩种水生蔬菜"的产业调整要求[5] - 三亚着力稳定西甜瓜种植面积,适当增加适销对路新品种,并增加四棱豆、四季豆等豆类种植面积[5] - 继续实施豇豆"防虫网+"绿色防控技术,调减泡椒、尖椒等品种,适度增加优质特色辣椒品种,并调增水生蔬菜种植面积[5] 育种技术与产能提升 - 利用南繁育种成果,种植的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抗虫能力好的特点,例如南繁选育的豇豆品种每亩比原来能增收四千斤以上[7] - 依托科研机构开展苦瓜、番茄、黄灯笼椒等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与示范[7] - 建设冬春季瓜菜健康种苗生产基地,每年以工厂化育苗方式集约化培育瓜菜种苗不少于1000万株[7]
山西省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5年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5 14:37
抽检总体情况 - 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共抽取21大类食品103批次样品 [3] - 抽检结果显示合格样品100批次 不合格样品3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7.09% [3] 合格产品信息 - 合格产品涉及多个知名食品饮料公司 包括农夫山泉、可口可乐、今麦郎、五得利、盐津铺子、劲仔食品、君乐宝、伊利、蒙牛、红牛等 [4][5][6][7] - 产品种类覆盖饮料、乳制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糖果制品、方便食品等 规格型号齐全 生产日期集中在2025年 [4][5][6][7]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和顺县府东便利万和店销售的橘子检出丙溴磷0.31mg/kg 超出标准值0.2mg/kg [7] - 平遥县柳溪小镇剔尖馆的自消毒餐盘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841mg/100cm² 按规定不得检出 [7] - 平遥县伟伟超市东城店销售的菜豆检出噻虫胺0.25mg/kg 超出标准值0.01mg/kg [7]
千亩毛豆亮“星点” 夜间抢摘秋收忙
新华社· 2025-10-22 09:53
农业季节性生产 - 湖北省恩施州战场坝村当前处于毛豆收获期 农民需在入冬前完成销售[1] - 为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毛豆被销往湖南及重庆等地市场[1] 农产品质量控制 - 刚采摘的毛豆集中堆放时因白天气温高导致热量不易散发 可能引发微生物滋生并破坏品质[1] - 豆农选择在夜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抢收作业 以有效控制毛豆质量[1]
尝鲜应时,芋艿水八仙中秋热销
苏州日报· 2025-10-06 07:07
中秋节日蔬菜供应态势 - 蔬菜整体呈现量增价稳、品种丰富、鲜味十足的良好态势 [1] - 芋艿、毛豆等时令蔬菜及茭白、莲藕、红菱等"水八仙"水生蔬菜成为抢手的节日味道 [1] - 市场依托产地直采+冷链运输+智慧调度一体化供应模式,缩短流通链条,提升供应效率 [3] 主要蔬菜品种销售数据 - 节前芋艿日上市量达30吨,江西红芽芋艿批发价约2.4元/斤,山东白梗芋艿批发价约1.9元/斤 [1] - 毛豆日到货量达25吨,较平日增长30%,批发价维持在2.4-3.8元/斤之间 [2] - 鸡毛菜、蓬哈菜、小白菜等本地叶菜日均供应量稳定在300吨 [2] "水八仙"系列蔬菜销售高峰 - 10月4日南环桥市场茭白到货量达100吨,较平日增长20%,批发价稳定在2.5-3元/斤 [2] - 莲藕进入传统销售旺季,日均到货40吨,批发均价3.5元/斤 [2] - 红菱日供应量约15吨,节日期间"水八仙"系列整体供应量较平日提升25% [2] 市场供应保障措施 - 从广西、安徽、山西、河北、福建、昆明等地30余个精品品种源源不断进入市场,日均交易量突破4500吨 [3] - 市场启动节日期间重点品种监测机制,对芋艿、茭白、莲藕等实行日监测、周分析、节预警 [3] - 实时掌握价格动态与库存情况,及时调配资源,确保不脱销、不断档、不大幅涨价 [3]
广西扶绥:科技赋能甘蔗产业走生态循环路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0: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西扶绥县甘蔗最高年入厂原料蔗达639万吨 在全国甘蔗产业中位居前列[1] - 传统种植模式平均亩产约6吨 扣除成本后每亩年净利润仅约1000元 农民增收空间受限[1] - 甘蔗收购价为每吨540元[1] 创新种植模式成效 - 试点8000亩甘蔗套种模式通过土地整治+宽行窄株种植+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 实现每亩直接增收超600元[1] - 春季套种西瓜每亩增收超1500元 使综合收益提升至3000元以上[2] - 秋季套种花生/毛豆每亩增收500-800元 毛豆根系固氮特性可改良土壤[2] - 套种石参实现每亩年收益3500-3800元 土地综合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2-3倍[2] 土地流转与资本运作 - 扶绥同正投融资集团以每亩1000元价格完成8000亩农村土地流转收储[2] - 集团对流转土地实施高标准整治改造 引入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2] - 建立基于亩产量的阶梯式奖励机制 同步吸纳当地村民参与管护[2] - 全县可种植甘蔗土地约150万亩 2025年计划种植110万亩 剩余40万亩可供开发[2]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农发行将加强政银企合作 科学配置农业资金支持乡村振兴[3] - 建议加快土地流转并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 打造蔗糖产供销产业链[3] - 推荐把握生态碳汇及大健康风口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3] - 无人机巡田精准施肥和物联网监测蔗茎生长等科技手段已投入应用[3]
零距离共建果蔬产供销链条 “蓉品出川”叩开华东消费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2:17
核心观点 - 成都都市圈农产品通过直供华东专业市场推动产销高效对接 聚焦供应链稳定性 品牌价值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1][2] 产销对接活动 - 成都优品农产品专场代表团先后赴嘉兴水果市场和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开展直供对接 [1] - 嘉兴市场作为华东水果品类与价格风向标 对供应商规模与时效性要求极高 [1] - 上海市场是保障全市供应的核心菜篮子 成都企业期望在此拓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 [2] 供应链需求痛点 - 采购商关注供应链稳定性 标准化程度与品牌价值而非单纯价格 [2] - 嘉兴商户指出蒲江柑橘 龙泉驿水蜜桃 都江堰猕猴桃存在散户散销导致的品质与供应不稳定问题 [1] - 猕猴桃销售量近年持续下滑 采购商要求明确原产地总产量 供应时令周期及物流品控保障 [1] 成都企业解决方案 - 集农农业科技推广两个替代种植模式(有机肥替代化肥 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与全流程品控体系 [2] - 崇品农业推出蛋白质含量28.3%的六妹羊肚菌 通过智能烘干技术实现风味形态高度统一 [2] - 鑫瑞现代农业拥有8200亩核心种植基地 辐射20万亩合作区 年产蔬菜超10万吨 配套3000吨冷库与专业冷链车队 [2] 市场合作方向 - 上海市场期待成都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供应 并支持企业在市场设点 [2] - 行业协会需实现基地端到市场端的生产供销一体化深度对接 [2]
夏季时蔬争“鲜”上市,哪个才是你的菜?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58
蔬菜市场供应与价格 - 本地蔬菜大量上市导致供应量充足且价格亲民 [5] - 新藕价格从每公斤60元降至30元,日销量约15公斤 [7] - 本地叶子菜如空心菜、苋菜、毛毛菜价格便宜,日销量达几十公斤 [7] - 夏季时令蔬菜如丝瓜、冬瓜、茄子、毛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7] 蔬菜销售数据 - 杭州良渚蔬菜市场日均成交量达1200吨,较上月小幅上涨 [8] - 高原夏菜和云南叶子菜等外地时鲜与本地蔬菜共同组成夏季餐桌主力 [8] 消费者行为与偏好 - 老一辈消费者偏好时令鲜嫩蔬菜如番薯藤、鸡毛菜 [9] - 年轻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功能型蔬菜如羽衣甘蓝和创新净菜组合 [9] - 羽衣甘蓝销量增长70%,种植面积扩大60% [9] 创新产品与趋势 - 盒马鲜生推出多款创新净菜组合 [4] - 功能型蔬菜和蔬果轻体茶成为超市主角 [9] - 净菜组合如"奇亚籽苦瓜苹果羽衣甘蓝榨榨杯"等迅速成为销量榜首 [9]
三度进京!阳西农副产品北上“赶集”拓宽全国“朋友圈”
南方农村报· 2025-06-17 11:31
推介会概况 - 2025广东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北京新发地)推介会于6月1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2] - 这是阳西县第三次走进北京新发地宣传推介农副产品 [3] - 现场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并举行开柜仪式 [7][21] 阳西县农业资源 - 阳西县依山傍海、硒土丰饶,是"中国长寿之乡" [8] - 拥有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了荔枝、程村蚝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南药、丝苗米、海水种苗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9][10] - 荔枝种植面积13万亩,今年最高产量预计超过9万吨 [34] 北京新发地市场地位 - 北京新发地市场保障首都90%以上农产品供应 [11][12] - 是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龙头和标杆 [11] - 是各地名特优新农副产品抢占北京市场的制高点 [16] 产销合作成果 - 三年来阳西已有超3000万斤农产品通过新发地市场销往北京 [33] - 阳西荔枝作为北上最大宗单品,已销售超1200万斤 [34] - 广东加美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在京销售额比2023年增长40%以上 [3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深化"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38] - 持续加强与北京新发地等全国性大平台深度合作 [39] - 推动更多"阳西味道"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39]
“卤味三巨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业绩下滑,卖不动了
新京报· 2025-05-08 20:18
行业现状 - 卤味三巨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2024年总营收105亿元,同比减少14亿元,净利润均下滑[3] - 绝味食品营收62.57亿元(-13.84%),净利润2.27亿元(-34.04%)[3] - 煌上煌营收同比下降9.44%,净利润同比下降42.86%[3] - 周黑鸭营收同比下降10.7%,净利润同比下降15%[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近九成消费者有吃卤味习惯,20.3%每月消费,但连锁品牌销量下滑[10] - 61.73%消费者单次卤味消费预算集中在20-49元区间[14] - 80%消费者减少连锁品牌购买频次,仅3.63%增加消费[19] - 85.5%消费者认为卤味价格过高是销量下滑主因[20] 价格问题 - 绝味鸭脖单价55.56元/斤,较2019年上涨30%[17] - 周黑鸭鸭脆肠单价124.5元/斤,超过进口车厘子价格[17] - 素菜类卤味价格达菜市场3倍(如莲藕28元/斤)[17] 门店调整 - 煌上煌和周黑鸭2024年各关店700-800家[9] - 绝味食品2024年上半年关店近1000家[10] - 部分门店因租金压力及竞争加剧(如紫燕百味鸡等新品牌)被迫关闭[10] 企业策略与挑战 - 绝味食品2024年毛利率提升5.94%至约30%,但销售费用达6.67亿元创新高[24] - 品牌通过联名营销(如周黑鸭×兵马俑、煌上煌×王者荣耀)吸引年轻消费者[24] - 加盟体系分层利润分配模式被指阻碍终端降价[24]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如异物、变质投诉)影响复购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