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
搜索文档
海南成全国最大冬季甜瓜供应基地 产值破百亿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00:56
据悉,2024-2025产季,海南西甜瓜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圣女果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品畅销全国170 个大中城市及东南亚、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南农业走向品牌化、国际化的鲜活名片。 针对海南西甜瓜产业未来发展,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樊孝凤建议:海南应不断创新品种,保持"人 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选择最适生产季节和区域,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 体系;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通过"海南鲜品"等品牌化运营提升产品价值,实现线 上线下推广、线上零售与线下批发相结合。 11月17日,海南冬季瓜菜——西甜瓜·圣女果推介会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举行。张月和摄 中新网海南乐东11月17日电 (张月和)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17日在海南冬季瓜菜——西甜瓜· 圣女果推介会上说,海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冬季甜瓜供应基地,西甜瓜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农 资、人工、运输等上下游产业产值近200亿元,跻身海南第二大热带水果产业。 近年来,海南立足独特的热带气候资源禀赋,深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赛道,持续推动冬季瓜菜产业规模 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王家保说,目前,海南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稳定 ...
辉煌“十四五” 壮美新答卷 | 广西守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广西日报· 2025-11-16 10:40
乡村产业发展成效 - 六柳村芒果与圣女果双产业年产值达3870万元 [4] - 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发展晚熟芒果1000亩,带动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人均年增收1.2万元 [3] - 贵港市招引20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238个,吸纳农村劳动力2.3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累计增收6800多元 [5] 基础设施改善与经济效益 - 产业路直通果园使芒果从采摘到装车时间缩短,新鲜度提升,地头价每公斤提高0.6元 [2] - 产业路为果农省下每亩300元的转运费,并降低了因转运造成的超10%的损耗率 [2] - 道路畅通促进了乡村面貌改善,房前屋后停放着各式小汽车,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1][2] 农业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 - 村民学习农业公司技术后,精品芒果售价达每斤7元,普通果比市场价高3元,一亩地多挣好几千元 [3] - 贵港市创新"套叠法"解决设施农业发展空间问题,形成"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立体种养场景 [5] - 通过设施农业推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242家,带动农户39.98万户,农户经营增收65.99亿元 [5] 农民收入与就业保障 - 2024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增速排中西部省份第4位 [2] - 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68.21万人以上,落实衔接资金5亿元支持安置区发展后续产业 [6] - 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多元化种养殖实现家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4]
山海携手五载同心 光明田阳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2021-2025年粤桂协作助力田阳区消费帮扶增收做法
南方农村报· 2025-11-13 16:34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光明区与百色市田阳区通过粤桂协作,在2021至2025年间成功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的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推动消费帮扶从“单向输血”向“双向赋能”转变 [3][4][5] - 两地通过全链条赋能农业发展、多平台联动拓宽渠道、深层次融合激活市场,有效破解了田阳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困境,探索出“桂品入湾”与“客商入乡”双向奔赴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6][7] - 截至2025年,田阳区累计销往东部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额已突破11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8][9][10] 强基:标准引领与基地直供 - 积极引进深圳标准促进会、金晋集团等专业机构与龙头企业,为田阳农业企业提供全流程指导,助力打造符合大湾区市场需求的“圳品” [14][15] - 田阳区已建成6个“圳品”基地、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成功认证“圳品”产品13个,示范基地总面积超5000亩,年均销售额稳定在4000万元左右 [16][17] - 大力推进“直采直供”基地建设,构建“田头—餐桌”无缝对接的供应链体系,与东部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订单式购销关系 [21][22][25][26] - 重点发展辣椒、百香果等特色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超600亩,实现农产品“以销定产、质优价稳” [27][28] - 基地通过吸纳村民务工、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高峰期日均用工超100人,村民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均分红约25万元 [29][30] 拓路:渠道贯通与数字赋能 - 线上依托“832平台”、“粤桂优农”等主流电商渠道,推动43家本地供应商上架产品483款,累计实现线上销售额超8500万元 [34][35] - 积极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并创新运用AI数字人推介“壮山农鲜”区域公共品牌,发布“芒果采购地图”等数字化工具提升产销对接效率 [36][37][38] - 线下高标准打造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设立“壮山农鲜”消费帮扶专柜 [41][42] - 五年来累计组织80余家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开展19场展销活动,现场达成采购签约超1亿元 [43][44] - 实施“引湾入桂”行动,组织大湾区采购商走进田阳基地考察,促成18家田阳企业与18家大湾区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4000万元 [45][46] 亮牌:品牌出圈与传播破局 - 整合全区芒果、圣女果、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动品牌标准化、体系化建设,重点培育“壮山农鲜”区域公共品牌 [47][48][49] - 创新推出“壮山农鲜”AI数字人,以年轻化、科技化形象讲述品牌故事,传递“生态、优质、健康”的品牌优势 [49][50][51] - 创新探索“媒体+品牌合伙人”合作模式,与大湾区权威媒体南方农村报深度合作,精准触达并激活年轻消费群体 [53][54][55] - 在各类展销活动中联动多级媒体开展宣传,累计传播量超2000万次,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56][57] - 持续培育本地电商人才与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实现从“卖得掉”向“卖得好”、“卖得久”的跨越 [58][59]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太原万柏林绘就金秋丰收画卷:科技赋能 荒山生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4:36
核心观点 - 数字技术与生态理念正改变传统农业面貌,推动产业转型与丰收 [1] 智慧农业 - 九润数字农业园拥有150亩向日葵和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采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高度机械化种植采收 [2][4] - 智能温室内设有高架草莓区、水培叶菜区、茄果区和瓜果区,产出紫色茄子、圣女果、各色彩椒等多样化产品 [2] 生态农业与荒山改造 - 王化街道钙果园将80亩荒山改造,采用羊粪施肥,预计今年产量达20吨,带动村民就业并改善生态环境 [5][7] - 67岁退休人员返乡创业成功,钙果产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吸引游客采摘并获得外地客商订单 [5][7] 产业转型与绿色经济 - 原洗煤厂负责人于2020年转型发展香菇种植,利用当地玉米秸秆等原料,引进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从黑色产业向绿色经济转变 [8][9] - 山区自然气候赋予香菇优良品质,产品热销本地市场,使用过的菌棒可加工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9]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主会场观察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16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于9月23日在儋州市海头地瓜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全省19个市县的农业相关人士参与 [6] - 活动内容包括特色农产品展示、非遗技艺展演及趣味互动项目,全面展现农产品质量、品牌打造及农旅文融合的发展成就 [6] 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 - 活动现场展示了颜色各异的圣女果、可溯源的琼中绿橙、牛油果等绿色优质农产品 [7]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达119家企业171个产品,有机农产品有8家企业22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有28个单位42个产品 [9] - 全省共培育出以“海南鲜品”为统领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6个,企业品牌55个,产品品牌50个,授权使用“海南鲜品”企业达90家 [11] 特色农产品与区域公用品牌 - 儋州市推出区域公用品牌“儋州有味”,旗下集中展示了海头地瓜、儋州鸡、光村沙虫、儋州红鱼干等优质农产品 [11] - 陵水黎族自治县建立起涵盖种植、加工、运输和市场销售的一体化配套服务体系,确保圣女果“锁鲜” [7] - 琼中绿橙生长于海南岛腹地,果皮叶绿素含量高,形成独特的“绿橙” [7] 非遗文化与产业融合 - 活动非遗展区展示了黎锦、椰雕、儋州调声、织黎锦、编斗笠等传统技艺,琼式月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 [10] - 海南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3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98项 [10] - 沉香结香制香技艺、织黎锦、椰雕等非遗技艺已走向产业化发展,有效带动农民致富 [10] 农业经济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91.85亿元,同比增长5.1% [12] - 芒果、荔枝、菠萝等热带水果增产,生猪和家禽出栏量稳步提升,水产品产量节节升高 [12] - 进入秋冬季节,海南将迎来冬季瓜菜的种植和销售高峰期,将继续发挥热带农业优势,提升产品品质 [12]
解锁现代化农业发展“密码” “慧”种田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央视网· 2025-08-17 13:44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科技力量正在改变传统农业面貌 赋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 [1] - 山东菏泽通过"菌菜轮作"新模式实现"一棚多用 一地多收" 定陶区合作社开始种植草菇 [3] 山东菏泽菌菜轮作模式 - 夏季休棚期通过菌菜轮作创造新收益 该模式由省级专家发明 [5] - 山东省教育厅定点帮扶定陶 提供23所高校智力资源 建成11个"智惠乡村"工作站 [5] - 从菌菜轮作到黄粉虫养殖、家具设计 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增收模式 [5] - 当地围绕"六个一"开展工作: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高校对接+专家团队+运行机制+成果转化 [7] 陕西旬邑智能农业基地 - 旬邑县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采用智能化大棚 4万平方米大棚种植圣女果 [8] - 除圣女果外还种植彩椒、红叶甜菜、火龙果等品类 彩椒螺丝椒日均供应量达2吨 [11]
广西田阳“壮山农鲜”亮相珠海拱北口岸商圈大屏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品牌推广活动 - 广西百色田阳"壮山农鲜"农特产品登陆珠海拱北口岸商圈及玖洲道购物公园大屏,以"壮山农鲜,粤桂食刻"为主题进行宣传 [2][3] - 此次活动是继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壮山农鲜"农特产品融湾巡礼(珠海)专场活动后的延续推广 [4] - 品牌宣传大屏附有《田阳芒果采购指南》二维码,方便市民获取优质农企联络方式 [15] 品牌介绍 - "壮山农鲜"是田阳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芒果、圣女果、果脯、果酒等特色优势农产品 [8][9] - 品牌以"农产万千,壮山领鲜"为使命,通过严格授权管理和规范运营确保产品高标准高质量 [8][9][10] 展销成果 - 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壮山农鲜"农特产品融湾巡礼(珠海)专场展销会期间人流过万 [13] - 多家企业现场达成产销合作签约,签约总额达850万元 [14] 战略意义 -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田阳农产品融入大湾区和国际市场的关键平台 [19] - 选择拱北口岸商圈因其毗邻澳门的地理优势,旨在搭建农产品出山融湾、进军国际市场的黄金通道 [20][21][22]
高原蔬果,酿出共同富裕的琼浆(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40
西藏日喀则现代农业发展 核心观点 - 西藏日喀则通过山东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持续支持,从传统青稞种植转型为现代化蔬菜水果种植,显著提升了当地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1][2][3][5] 行业转型与初期发展 - 1995年山东第一批援藏干部引入西红柿、黄瓜种子,建立7座土坯大棚,开启高原农业转型 [2] - 2000年山东第二批援藏干部招募寿光技术员张际明,其克服自然灾害重建大棚,成功种植青椒并带动技术传播 [2] - 截至2024年6月,白朗县温室大棚数量从最初的7座增长至1962座,形成"西藏蔬菜看白朗"的产业口碑 [2] 技术创新与品种引进 - 寿光技术员孟德利团队设计13级抗风大棚,定制防紫外线棚膜,发明皮接、靠接技术解决土壤病害 [3] - 引进"新羚2K"西瓜、"中陇椒"等126个新品种,推动品种多样化 [3] - 85%种植户掌握手机下单种苗和病虫防治技术,技术普及率高 [3] 经济效益与产业扩张 - 彭仓村170座大棚带动49户村民户均增收3.9万元,次旺承包5座大棚年收入超10万元 [1][5] - 2024年上半年日喀则珠峰博览园收购蔬菜20万斤,销售额达300万元 [5] - 康马县车厘子售价达120元/斤,白朗西瓜售价15元/斤,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增收亮点 [5] 人才培养与本地化 - 25岁的拉巴卓玛从放羊姑娘成长为技术骨干,月工资达5000元,掌握智能滴灌系统操作 [3] - 返乡青年达瓦罗布学习寿光技术后培训村民,本地育苗棚降低种苗成本并提高成活率 [3] - 657名山东援藏干部30年接力支持,形成"山海情谊"协作模式 [2][3]
盛夏美味“芒”不停!本周五来珠海邂逅广西田阳“壮山农鲜”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22:01
活动概述 - 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壮山农鲜"农产品融湾巡礼(珠海)专场展销会将于7月18日在珠海玖洲道购物公园举办 [2][3] - 活动将展销超过50种生态优品,包括百色芒果(田阳)、圣女果、土蜂蜜、百香果、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 [3][15][18] - 活动集美食展销品鉴、文化展区、特色展演为一体,打造沉浸式壮乡风情体验 [19][20] 产品亮点 - 田阳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包括2000+小时年均日照、"两山一谷"微气候和富硒沃土 [7][8] - "壮山农鲜"是田阳区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保障 [8][9] - 百色芒果(田阳)正值丰收季,将展示金煌芒、桂七芒、贵妃芒、台农芒等明星品种及深加工产品 [6][10][11][14] 活动特色 - 设置特色文化展区,展示田阳区"壮山农鲜"品牌综合情况、农文旅体康发展及粤桂协作成效 [22][23][24] - 设有市民互动体验区,开展趣味小游戏和奖品赢取活动 [25] - 安排壮歌演唱、民族乐队演出等充满壮乡风情的民俗表演 [26] 战略意义 - 本次活动是对此前广州举办的"壮山农鲜"(芒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产销对接活动成果的深化 [27] - 借助珠海区位优势,搭建"壮山农鲜"出山融湾、进军国际市场的黄金通道 [28][29][31] - 旨在进一步拓宽田阳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开启粤桂协作新篇章 [28][29]
果香引路 水果美食节激活乡村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11
农文旅品牌发布与活动概况 - 翔安区举办"厦乡趣-闽地翔安"农文旅品牌发布会暨水果美食节,以荔枝、火龙果等夏季水果为主题,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乡村消费新场景探索 [1] - 活动设置30个农特产品摊位组成的"丰收市集",展示东寮豆干、古宅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现场交易活跃 [1] - "闽地翔安"品牌同步发布6条精品农文旅线路,串联"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引导都市人群走进乡村 [4] 消费与营收数据 - 活动单日带动村集体及村民增收近十万元,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消费闭环 [4] - 吸引500余名市民游客参与采摘、品鉴、手作等体验项目 [4] 农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设置果香互动区,包括"水果捞捞乐""西瓜套圈王"等亲子游戏,增强游客参与感 [2] - 推出创意水果宴,融合菠萝糖醋排骨、火龙果炒虾仁等创新菜品,结合东寮豆干拌古宅大蒜等在地特色美食 [2][4] - 行业计划持续开发"鲜果+文旅+消费"融合模式,将乡村打造为消费目的地 [4] 特色农产品展示 - 重点推广东寮豆干(现做现卖)、古宅大蒜(新鲜度高)、大嶝海蛎等区域性农产品 [1][2] - 通过鹧鸪藜麦咸饭、青葱面线汤等传统美食强化在地农产品品牌认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