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指数

搜索文档
期货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 多方合力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6-25 09:30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姚宜兵)2025年6月19日,海南证监局、海南省委金融办和海南省气象局联合指 导,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金元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海南上市公 司协会、海南基金业协会支持,海南证券期货业协会承办的"期货赋能海南自贸港企业发展,助力实体 经济高质量前行" 会议在海口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集嘉宾及客户近三百人,共商期货市场服务自贸港 建设的创新路径。 政企联动,强化期货市场功能定位 会议聚焦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背景下的产业机遇与挑战,海南证监局副局长董茹意指出,截至目前,国 内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 146 个,覆盖农产品、能源、金融等领域,2024 年海南辖区期货公司客户数 同比增长 30%,成交额增长超 200%,期货市场在服务天然橡胶、原油等产业中成效显著。海南省气象 局副局长蔡亲波强调,海南已建成陆海空综合气象观测体系,需推动金融与气象数据融合,如大商所与 中央气象台联合发布的温度指数已应用于农业、能源等领域,为台风、高温等气象风险提供对冲工具。 交易所政策助力产业发展,创新服务自贸港特色产业 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商所构建了22个期货品种+17个期权的产 ...
郑商所发布新一批气温指数,助力售电公司测度地区用电量波动风险
和讯网· 2025-05-30 15:23
招商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思然表示,去年年底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气象协同联动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创建高标准、精细化、多维度的中国金融气象系列指数"。此次发布的气温指 数,在"高标准"方面,得到国家级团队、数据、技术、规范的有力支撑;在"精细化"方面,数据分辨率 高,有利于精确衡量气温风险;在"多维度"方面,区域指数和单城市指数各有分工,前者可作为区域气 温风险的"基准",以保证风险管理效率,后者有助于形成区域内"地理升贴水",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效 果。 上述郑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继续以推出天气衍生品为目标,强化与气象部门协同联 动,一是有序引导和培育气温指数基础市场,探索拓展指数在能源、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二是贴近 我国气候多样性特点和实体产业需求,加强天气衍生品研究,开展气温指数期货、期权品种设计论证。 (责任编辑:曹萌 ) 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联合研发的 第二批气温指数正式发布,指数覆盖珠三角、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区域气温指数。 去年11月,郑商所与信息中心联合研发了首批试点气温指数,包括长江中下 ...
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研发新一批气温指数
快讯· 2025-05-29 09:29
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第二批气温指数 - 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于5月28日联合发布第二批气温指数 [1] - 新指数覆盖珠三角、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属于区域气温指数 [1] - 该批指数的发布丰富了实体经济识别天气风险的工具箱 [1] - 标志着金融气象协同联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
服务区域不断拓展 指数体系更加完善
期货日报网· 2025-05-29 00:57
第二批气温指数覆盖4个城市群 着眼于服务区域一体化风险管理 新一批指数属于区域气温指数,覆盖珠三角、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4个城市群,包含日均气温、日制 冷(制热)、月制冷(制热)等指数类型。总体来看,与境外同类指数相比,第二批气温指数具有以下 特点和优势: 一是依托国家级技术平台。技术方面,沿用首批指数技术框架,依托国家级气象基础设施"天擎""天 镜"开发和运维,保障指数权威性、合规性和连续稳定性;底层数据方面,继续使用24时次高分辨率数 据,能够全面精确刻画日内气温风险,符合气象服务精细化发展方向;关键参数方面,分地区差异化设 置制冷、制热基准气温,更加契合我国区域气候特点和经济实际。 二是立足国情市情,编制区域指数。在首批单城市指数平稳运行、经受住检验的基础上,编制团队深入 开展境内外市场调查研究,吸收采纳首批试点用户意见建议,立足于我国经济、气候和地理实情与特 点,着眼于服务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选择珠三角、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对群内多个城市气 温数据进行加权综合,进而编制相应区域气温指数。 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称信息中心)联合研发的第二批气 温指数正式发 ...
长三角气温指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3-23 07:27
长三角气温指数发布 - 长三角气温指数(系列)于3月22日在上海发布,包含日气温指数、月气温指数、日制冷指数、月制冷指数、日制热指数和月制热指数共6条指数 [3] - 指数覆盖长三角区域1个直辖市和40个地级市的51个国家级气象站点,依托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系统运行 [3] - 该指数旨在服务燃气、电力和农业等气候敏感型企业稳健经营,可作为监测制冷制热需求的参考工具 [3] -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联合气象、金融和高校部门研发长三角气温指数期货等衍生品,推动气象金融体系建设 [3] 金融气象融合趋势 - 气候变化对橡胶、咖啡豆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显著,金融与气象的深度融合是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的创新实践 [2] - 国内四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均已推出温度指数产品,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 [5][6] - 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V2.0)于2024年1月11日发布,气象风险及保险综合开放型实验室已建成 [5] 其他交易所气象指数进展 - 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涵盖22座城市,包括日平均温度指数(DAT)和月累积平均温度指数(CAT),已落地8个应用项目 [6]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郑商所气温指数包含6项子指数,回溯至1991年形成34年时间序列数据 [6] - 广期所发布"中央气象台-广期所光伏气象指数",未来将推出风电、水电等新能源气象指数 [6] 政策与研发方向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开展金融气象指数产品和天气衍生品研发,开发大数据金融气象分析模型 [4][5] - 建议探索"保险+期权"气象风险对冲模式,鼓励银行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