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铂钯系列(一):品种概况与产业链
国投期货· 2025-07-23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介绍铂钯品种概况、资源分布分类及产业链情况,指出上游矿山资源集中,南非是主要矿产国,供应受多因素影响;下游应用广泛,回收环节受重视但废料供应紧张;还介绍终端应用领域及投资渠道 [1][1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铂钯品种概况 - 铂和钯具银白色光泽,属铂族金属,与铑、钌、铱、锇构成PGMs,铂和钯需求量高于其他成员,铂地壳含量亿分之五,钯为亿分之一 [1] - 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VIII族,熔点1772°C,沸点3827°C,化学性质稳定,用于工业催化剂等;钯位于第五周期VIII族,熔点1555°C,沸点3167°C,用于催化剂领域 [2][4] - 铂族金属部分以单质存在,普遍存在于岩石中形成复合矿,矿床与超镁铁岩有关,可分为原生和外生砂矿床,按成因分岩浆、岩浆热液、外生沉积,中国铂族矿床多样但多为共生或伴生矿,95%的铂钯产自甘肃金川铜镍矿 [5][6] 铂族金属产业链 上游矿山资源 - 供应链呈“金字塔”状,原料供应与冶炼集中在少数矿企,销售采用长单和零单,供应端因素影响价格 [14] - 开采提取包括勘探、开发、提取、加工和精炼,分离提纯工艺因原料而异,现货主流铂、钯纯度不低于99.95%,广期所交割品要求相同 [15][19] - 南非是主要矿产国,2024年全球PGMs资源超10万吨,储量超8.1万吨,南非储量6.3万吨占近8成;铂金和钯金供给以矿山开采为主,2024年全球钯矿产量190吨,同比降8.65%,铂矿产量170吨,同比降5.02%,近年资源集中度提升,头部矿企仅7家,五大铂金生产商供应占比82%,行业CR10达99% [21][25][26] 铂族材料供应与回收 - 优美科等跨国集团在加工和回收领域占主导,中国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受关注,但回收企业面临国内外竞争,国内产能扩张使二次资源供应紧张 [30] 终端应用 - 催化剂是最大消费领域,铂消费结构分散,钯超八成用于汽车催化剂 [32] - 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在低温和抗硫中毒方面优于钯,汽油车多用钯,柴油车多用铂 [35][41] - 首饰领域,铂金适合高端市场,需求复苏;钯金硬度大,在特定设计和中低端市场有少量消费 [45] - 其他工业应用中,铂用于化工、玻璃、电子、医疗、氢能等领域;钯用于化工、电子、氢能、航空航天等领域,氢能产业链有望带动铂族金属消费增长 [46][47][48] 投资渠道 - 铂金可通过购买相关产品或股票投资,实物投资以铂金条和铂金币为主,欧美是最大市场,中国市场增长;还有铂金累计计划、铂金ETF、期货、远期和股票等投资方式 [50][53][55]
机构: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1:36
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 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推动氢气储运配套装备发展 加快液氢罐箱运输技术产业化 支持液态有机溶剂储氢装备应用 加大制氢电解槽 氢气压缩机等重点产品生产 [1] - 优化氢能装备生产企业奖励政策措施 [1] 绿氢产业链投资机会 - 电价下行 碳价上升 政策支持 绿色燃料订单增长等多重因素支撑下 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 上游电解槽行业或将逐渐走出"内卷"阶段 [1] - 下游绿氢或绿氨绿醇项目经济性有望逐步改善 [1] - 绿氢成本的下降 氢能在交通 工业等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节能降碳是我国发展氢能的核心动力 在钢铁 炼油 合成氨等行业节能减碳专项行动的大背景下 氢能应用规模有望提升 [2] - 2025年我国将形成氢能制 储 输 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 支持我国氢能发展 [2] - 国内外需求引导之下 氢能工业 航运需求有望提升 [2] - 绿氢制备是绿氢产业链的核心 具备成本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电解槽制备厂商有望受益 [2] - 绿醇 绿氨的有效供给存在稀缺性 [2] 重点推荐企业 - 电解槽相关企业:华电科工 华光环能(600475) [1][2] - 氢基能源运营商:吉电股份(000875) [1][2] - 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国鸿氢能 国富氢能 重塑能源 [1] - 其他推荐企业:阳光电源(300274) 隆基绿能(601012) 中国天楹(000035) [2]
中材科技(苏州)李桦圣:储氢环节多技术并行,难言谁会取代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5:36
储氢技术发展现状 - 储氢技术呈现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路线,气态储氢是目前最成熟和应用最多的技术 [2] - 高压气态储氢主要采用III型(铝内胆纤维缠绕瓶)和IV型(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作为容器 [2] - 在FCVC 2025展会上,储氢瓶厂商均展示了IV型瓶产品 [2] IV型瓶市场发展 - 2023年IV型瓶国标发布后,市场量产进程提速 [2] - 国标明确了IV型瓶的材料选型、设计制造、检测标准等关键信息,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2] - 国标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技术共识,促进协同研发和技术落地 [2] - 国标推动国产IV型瓶与国际标准接轨,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2] - 中材科技(苏州)在2023年获得70MPa IV型瓶生产许可 [3] - 该公司展示的70MPa 450L IV型瓶单瓶储氢量达18.9kg,达到国标容积上限 [3] 储氢技术应用前景 - III型瓶和IV型瓶将并存发展 [3] - III型瓶在商用车领域更具性价比,适用于中轻卡、氢能公交等500公里以内续航需求的车型 [3] - IV型瓶因其轻量化结构和更高储氢密度,将成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发展的关键产品 [3] - IV型瓶也有机会在续航需求更高的重卡市场获得份额 [3] - 中材科技(苏州)推出首款车载液氢储氢系统,搭载1350L液氢瓶,可储存88公斤液氢,续航突破1000公里 [3] 储氢技术发展趋势 - 高压气态储运技术已逐步成熟,低温液氢罐作为前瞻性技术储备 [4] - 未来储氢环节将多种方式并存,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不存在相互取代 [4] - 储氢领域的竞争核心将聚焦产品性能与成本 [6] 氢能市场前景 - 各地政府持续出台利好政策 [5] - 绿氢成本降低、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完善、电堆技术升级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扩大 [5] - 车载储氢气瓶市场潜力巨大 [5] - 更多企业和国外企业将参与车载储氢瓶领域竞争 [5]
新天绿能: 新天绿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更新版)
证券之星· 2025-06-11 19:24
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6月27日9:30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云瑞国宾酒店5楼会议室召开 [1]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股东大会当日9:15-15:00 [1]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参加人员包括股东及股东代表、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等 [1]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6.72亿元,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1元(含税) [6] - 拟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合计355万元 [7][8][1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总资产840.16亿元,营业收入213.72亿元同比增长5.38% [15][37] 业务发展 - 风电业务管理装机容量7,085.45兆瓦,2024年发电量139.08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1,277小时 [37] - 天然气业务2024年输/售气量58.88亿立方米,售气量51.58亿立方米 [37] - 计划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推进"海上风电+绿色能源+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23] 战略规划 - 将布局氢能产业链,打造"绿氢+"产业发展模式,探索风电制氢等示范项目 [27] - 计划拓展海外业务,寻找适宜的投资项目与并购标的,推进国际化布局 [28] - 将布局多元化储能调峰业务,推进抽水蓄能项目,研究不同储能技术路线 [26] 资本运作 - 拟授权董事会发行不超过已发行A股和H股各自20%的新股 [4][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45.45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31.26亿元 [38] - 拟修订公司章程,取消监事会设置并将其职权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40]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5-31 14:50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成立 -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正式揭牌 整合华发、格力两大龙头国企 注册规模达500亿元 打造珠海科技产业发展核心平台 [2] 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完成募资 - 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完成最终关账 管理规模10亿美元 成为欧盟最大AI专项基金和欧洲最大风险投资基金 聚焦数字医疗、金融科技、消费及出行与能源四大产业 [3] 宁德时代系基金落地 - 宁德时代参与投资的福建时代泽远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 由宁德时代旗下投资机构管理 [4] 诚通科创母基金设立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 总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期限15年 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 [5] L Catterton募资动态 - L Catterton最新募资周期募集约110亿美元 包括旗舰并购策略基金67.5亿美元及多只区域基金 [6][7] 广东智能产业基金启动 - 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正式发起设立 目标规模100亿元 首期20亿元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 [8] 中银AIC基金落户深圳 - 深圳中鑫鹏翔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规模50亿元 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9] 氢能产业链投资基金设立 -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完成设立 首期规模50亿元 专注氢能全产业链投资 [10] 中建材未来科创基金启动 - 中建材未来科创基金在苏州成立 总规模50亿元 支持先进材料产业发展 [11] 民营创投科创债发行 - 东方富海获准发行1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期限15年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 [12] 苏州人工智能母基金成立 -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完成工商登记 总规模60亿元 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及AI+制造业 [13][14] 苏州低空经济母基金设立 - 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成立 规模20亿元 由多家实力企业共同出资 [15] 携程旅游创新基金 - 携程宣布设立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 支持旅游领域突破性发展 [16] 静水湖创投FOF基金募集 - 静水湖和光一号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募集 为首期市场化FOF基金 [17] 武汉科创基金设立 - 武创江岸科创基金正式签约 落地武汉并开启投资 [18] 复旦新工科发展基金 - 复旦新工科发展基金成立 首期筹集1.2亿元 支持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 [19][20] 东莞AI产业母基金 - 东莞滨海湾新区与东莞科创金融集团签订1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 首期3亿元 [21] 安徽国耀种子基金 - 安徽省国耀种子创业投资基金成立 总规模5亿元 支持安徽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22] 长江工融AIC基金设立 - 长江工融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 规划规模100亿元 首期10亿元 投向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领域 [23] 江苏数据产业基金成立 - 江苏省数据产业基金登记成立 总规模30亿元 首期15亿元 [24] 格力金投产业基金 - 格力金投拟在济南成立2亿元产业投资基金 聚焦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5][26] 贵州数联网基金备案 - 贵州数联网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规模4亿元 投向新型数联网生态 [27] 温州市产业基金招GP - 温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2025年度招GP 支持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8] 常德科创引导基金 - 常德出台科创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聚焦早期科技企业 设置70%容亏率 [29] 泰州战新母基金招GP - 泰州发布两支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遴选公告 [30] 临汾市科创基金招GP - 临汾市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公开遴选基金管理机构 [31] 荔湾区产业投资基金 - 广州市荔湾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修订 目标规模10亿元 首期1亿元 [32][33] 湖北高校种子基金 - 湖北将设立3支10亿元种子基金 支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34] 北京鼓励外资基金 - 北京鼓励境外投资机构在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落地 [35]
首期50亿元!“国家队”出手设氢能基金打造产业生态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11:25
氢能基金设立 - 中国石化发起设立的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与备案,标志着中国石化氢能基金正式设立 [1] - 该基金是我国规模最大、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1] - 基金将对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环节的关键材料、核心装备和原创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和培育孵化 [1] - 基金管理人为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外部合作伙伴包括山东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 基金将建立完善的投后赋能机制,挖掘投资企业和中国石化全产业链的协同价值,提供系统性应用场景 [1]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布局 - 公司牵头成立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高标准建设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2] - 已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44座,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2] - 建成7条"氢走廊",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 [2] - 围绕氢能产业链已投资入股13家企业,涵盖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氢能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 [2] - 投资企业重塑能源、国富氢能已在港股上市 [2]
质子交换膜龙头科润新材启动 IPO !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07
公司概况 - 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润新材)成立于2019年4月,是国内质子交换膜材料头部企业之一,专注于"液流储能+氢能"核心膜材料产业化 [4] - 主营业务包括液流电池用质子膜、氢燃料电池质子膜、PEM电解水制氢质子膜以及化工领域多种应用的质子膜 [4] - 全氟磺酸质子膜产品是公司亮点,国内仅有两家企业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生产,公司连续三年在国内全氟磺酸质子膜出货量排名中位居前列 [4] 融资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2日已完成五轮融资,合计披露融资金额至少为7.8亿元 [5] - 最新C+轮融资超4亿元,由中国石化资本领投,峰和资本、架桥资本、建信北京投资等机构参与 [6] - 历史融资方包括中国石化资本、联泓、红杉中国、宇通客车、北汽产投等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 [5][6] - 公司最新估值约30亿元 [6] 行业地位 - 质子交换膜是氢能产业链中游关键零部件,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全钒液流储能及电解水制氢等领域 [4][9]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东岳未来氢能,其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可满足全国市场60%需求 [9] - 氢能产业链上游为能源龙头企业(如中国石化、美锦能源),下游为氢能应用企业(如宇通客车、未势能源) [8][9] 战略投资者 - 中国石化资本是公司重要战略投资者,已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超过10家氢能相关企业 [6] - 宇通客车作为投资方之一,其燃料电池客车研发已进入第四代,2024年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量1649台(行业第一) [7] - 未势能源(长城汽车关联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化运营,2024年交付406台氢燃料电池环卫车 [7][8] 上市进展 - 2025年5月22日公司发布科创板IPO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4] - 法务和财务中介分别由国浩律师(苏州)事务所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 [4]
首条民用液氢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建成
液氢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示范工程 - 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联合9家机构成功建设首条民用液氢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示范工程 形成氢能领域重大成果 [1] - 项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突破6项关键核心技术 [1] - 核心技术包括氢气液化工艺优化 正仲氢转化及换热一体化 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 智能运行控制技术等 [1]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成果 - 实现民用国产化高效液氢制取装备 高性能大型液氢球罐 液氢汽车罐车等核心装备自主可控 [2] - 产品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构建覆盖液氢制取-储存-运输-加氢的完整创新链 [2] - 解决"国之重器"受制于人的难题 形成安全风险远程监测预警平台 [2] 产业应用前景 - 成果将强力助推氢燃料商用车规模化推广 促进中国绿色氢能应用发展 [2] - 对航天战略领域自主可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
华骐环保(300929) - 300929华骐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8:2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929,证券简称为华骐环保 [1] - 2025 年 5 月 14 日 15:00 - 16:00 举办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地点为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王健、董事兼总经理郑杰等 [1] 海外市场与业务拓展 - 海外市场布局稳步推进,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地区,坚持风险可控原则 [2] - 2025 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拓展计划及资源投入未明确提及 [2] 公司意向与财务情况 - 若有重组计划,将按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重视现金流状况,将应收账款回款作为重点任务,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2] 销售与核心竞争力 - 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大幅增长,公司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2] 业务规划 - 持续聚焦主业,发挥细分领域技术优势,布局国内外市场扩大份额 [3] - 与安徽工业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围绕氢能产业链和 CO₂合成转化技术研究,加速成果产业化 [3] 研发与产品 - 已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八大系列产品,未来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3] 子公司与协同 - 2024 年新增马鞍山市纬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旨在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3] 核心技术与业绩 - 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产品,承建多个水环境治理项目 [4] - 曝气生物滤池(BAF)等核心技术市场推广及产业化进展未明确提及,未确定能否成业绩增长关键驱动因素 [4]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产业化项目”已投产,2025 年预计产能利用率情况待关注定期报告 [4] 细分领域竞争 - 在村镇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处理领域,夯实技术产品化转型,加大原创性技术研发投入 [5] 氢能实验室 - 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的氢能联合实验室研发工作稳步推进,2025 年技术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目标待关注定期报告 [6]
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首创柔性氢液化设备,「科安创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5-08 17:49
公司融资与背景 - 科安创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熔拓资本领投,东方嘉富、中方财团跟投,资金将用于氢液化系统超低温核心部件研发、样机制造和人员扩张 [2] - 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全球首创柔性氢液化技术概念并实现实验室和工业化规模样机测试验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创始人兼CEO姜伟拥有20余年能源与工程设计经验,曾参与"西气东输"、中俄原油管线等大型工程,核心团队由浙大、上海交大等技术专家组成,深耕超低温技术超20年 [2] 技术突破与产品 - 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技术涵盖柔性氢液化系统、液氢应用系统和超低温应用系统,服务于氢能、空天经济和超导三大领域 [3] - 已推出全球首套针对分布式及全离网式应用场景的柔性氢液化设备,单个模组液氢产能0.1-1吨/天,500千克/天设备已投产 [6][7] - 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突破国际巨头垄断,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发 [7] - 柔性氢液化设备具备模块化设计和灵活调节特点,可适应波动电源,解决氢气离网制、储、运成本高问题 [11] 市场应用与业务布局 - 主要布局三大业务板块:柔性氢液化设备(最大预期收入来源)、液氢应用系统、超低温应用系统 [8] - 氢能和空天经济是当前最大收入支柱,为科研院所、液氢发动机研发单位提供设备,并助力某型号火箭使用全国产液氢燃料升空 [9] - 推进液氢示范项目合作、液氢无人机储氢及加注系统开发验证,同时研发超导领域低温系统 [9] - 以技术参股形式与央企和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提供大型集中式超低温液化设备技术方案 [8] 行业前景与战略 - 中国西北地区未来氢能年产能将超6000万吨,与东南沿海消纳区存在大量储运输配需求,低温液氢被视为大规模长距离运氢最高效方式 [5] - 柔性氢液化设备可解决规模化离网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生产和长距离运输,实现绿色氢能规模化低成本应用 [9] - 公司累计完成近亿元融资,正接洽国资基金和氢能产业投资方以匹配扩产诉求 [10] - 目标是通过降低氢能全产业链成本推动规模化发展,并借助液氢高能量密度助力低空飞行器实现长续航大载重突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