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淮新能源轻卡ES9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4月第5周)
乘联分会· 2025-05-06 16:43
政策法规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交通沿线非化石能源装机≥500万千瓦,到2035年纯电动成为新车销售主流,新能源重卡规模化运营 [5][9][10]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支持民营经济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 [5][9] - 成都市要求新建充换电设施具备智能有序充电能力,全面推进居民小区智能充电 [8] - 呼和浩特市发放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鼓励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 [9] 行业数据 - 2025年3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8,047辆,同比增长50.39%,渗透率22.29% [6] - 2025年1-3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159,998辆,同比增长66.06%,渗透率20.18% [6] - 细分车型中,中重卡增速最高达180.91%,轻客渗透率最高达61.95% [6] 企业动态 新能源物流车 - 江淮新能源轻卡ES9在深圳上市,主打高性能和大空间,面向城配物流市场 [15] - 图雅诺X8批量交付宜昌,搭载宁德时代100.46kWh电池,续航520km,专为城乡客运设计 [16] - 徐工新能源重卡XG1 EH610S交付西南地区,通过国际ECE-R29碰撞测试标准 [17] - 北汽福田欧曼新能源港口车交付盐田港,采用换电技术,单次换电仅需5分钟 [17] 新能源客车 - 苏州金龙V12客车出口俄罗斯,行李舱空间达10m³,LED灯组设计独特 [19] -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客车出口945辆,同比增长55.43%,市场份额31.53% [19] 技术创新 - 华为数字能源提出"全民度电十公里"目标,推动智能电动化转型 [19] - 威睿电动全球首条X-PIN定子线日均产出突破800台,良率超92%,用铜量降低3.6%~4.5% [19] 基础设施建设 - 推广移动储能充电车和应急移动储能设施,加强交通与能源网协同互动 [7] - 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推动绿电直充,提升新能源车绿电比例 [13] - 推广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V2G)、虚拟电厂等新模式 [14]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3月第3周)
乘联分会· 2025-03-24 16:32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数据 - 2025年1月新能源中重卡销量达7440辆,同比上涨96%,渗透率大幅提升至19.39% [6][7] - 纯电车型占比61.5%,换电车型占比40.6%,插电混动车型占比2.7% [7] - 区域分布上,上海以924台销量领跑,CR10省份集中度达71% [7] - 企业竞争格局中,徐工以1234台销量位居榜首,CR10企业集中度达85% [6][7] 政策动态 -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范围扩大至国四排放标准,首次纳入天然气车,补贴最高达8万元/辆,实施期限为2025年全年 [5][9][13] - 深圳推出商用车以旧换新补贴,报废国四柴油货车并新购新能源货车最高补贴8万元/辆,目标更新4700辆营运货车和公交车 [10] - 国家发改委要求推广绿色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绿电,并将绿电消费纳入绿色出行评价指标 [5][11] - 珠海市鼓励固态电池研发,重点支持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 [12] 企业动态 新能源卡车 - 江淮新能源轻卡ES9即将上市,搭载120.27kWh电池,快充36分钟续航350+km [19] - 徐工交付百台纯电动牵引车XG2 EX630S,主打西北煤炭运输市场 [19] - 宇通发布新能源矿卡整体解决方案,现场签约290台订单,覆盖混动及第三代纯电产品 [20][21] - 一汽解放星域概念卡车进入路试阶段,搭载自主混动系统及L2级智能驾驶功能 [22][23] 新能源客车 - 厦门金龙批量交付65台M系列纯电公交车,采用轻量化设计提升续航 [24] - 沃尔沃在墨西哥推出首款电动铰接巴士7800,基于BZR平台打造 [27] - 福田欧辉交付500辆纯电微循环公交"红色萌巴",续航覆盖90-198kWh多种电量组合 [27] 新能源物流车 - 时代新能源交付祥菱Q和领航大G纯电动冷链车,能源效率显著提升 [16] - 吉利远程携手滴滴批量交付6000台YD系列新能源商用车 [16] - 江淮在柬埔寨交付N系列轻卡,推动当地物流绿色转型 [19] 供应链与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接近磷酸铁锂电池,预计2025年神行/麒麟电池出货占比提升至60-70% [27] - 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战略合作,后者拟投资25亿元建设换电网络 [27] -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采用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和兆瓦级充电技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