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化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登陆港交所,"A+H"双平台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环球网· 2025-10-29 15:00
上市仪式于当日上午在香港交易所举行,政府官员、商业伙伴、金融机构及三一重工高管团队共同出 席。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兼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与三一集团董事兼三一重工总裁俞宏福共同敲响开 市锣。 向文波表示:"此次上市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可,也为我们拓展国际融 资渠道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三一将依托香港这一跨国资本流动的'超级枢纽',继续秉持'全球化、数智 化、低碳化'战略,持续创造可持续价值,为构建更绿色的世界贡献力量。" 公认的全球化运营实力 来源:美通社 香港2025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三一重工(股票代码:6031.HK)于10月28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 牌上市,标志着该公司全球化进程再添历史性里程碑。继2003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0031.SH)后,三一重工此次成功实现"A+H"两地上市,为其下一阶段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SANY Heavy Industry Achieves "A+H" Dual Listing, Embarking on a New Chapter of Globalization 三一重工本次全球发行约6.32亿股H股(含1 ...
三一重工成功登陆港交所,构建A+H双平台布局全球化新征程
工程机械杂志· 2025-10-29 11:32
10 月 28 日上午 9 点 30 分,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与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总裁俞宏福共同在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厅敲响开市锣。 这家从湖南走向世界的工程机械巨头,凭借此次上市成功构建了" A+H "双资本平台格局,总市值接近 2000 亿港元。 回顾过去十余年,三一重工曾多次尝试进军国际资本市场。 三一重工的港股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自 2011 年首次筹划港股上市到终登港交所,三一重工用了 14 年。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 既是机遇带来的'如愿以偿',也是努力奋斗后的'得偿所愿'。" 据了解,三一重工此次 IPO 引入了 21 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 7.59 亿美元的 發 售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贝莱德、盈峰资本、高瓴、瑞银资管等国 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这标志着三一重工(股票代码: 06031.HK )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港股上市,三一重工全球发售约 6.32 亿股 H 股,另有 15% 超额配股权, 发行价为每股 21.30 港元。 这是三一重工继 2003 年 7 月 3 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后,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A+H”双平台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0
10月28日,三一重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三一重工继2003年7月3日登陆上交所后,在资本 布局和全球化战略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构建起"A+H"双平台上市格局。 在上市仪式上,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既是机遇 带来的'如愿以偿',也是努力奋斗后的'得偿所愿'。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对三一高质量发展的认可,也是 三一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的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三一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 化、低碳化'三化'战略,以持续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稳健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三一重工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此次 IPO招股引入淡马锡、贝莱德、盈峰资本、高瓴、瑞银资管、LMR、RBC GAM、WT、橡树资本、睿远 基金、高毅、景林、保银、Ghisallo、Jane Street、Fenghe、Qube、潍柴动力、大家保险、法士特、惠理 基金等21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自成立以来,三一重工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及合资合作的方式,逐步转型升级为多元化产品、全球 化运营 ...
三一重工登陆港股募资123亿元,能否撬动全球市场?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12
智通财经记者|马悦然 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06031.HK/600031.SH)正式登陆港交所。 10月28日,三一重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2003年7月3日,该公司已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现A股上市。 至此,三一重工成为继中联重科(01157.HK/000157.SZ)后,又一两地上市的工程机械企业。 此次港股上市,三一重工共募资约134.5亿港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 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行价为21.3港元/股。 其此次IPO招股引入了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约合53.89亿元人民币)的发售股份。基石 投资者具体包括淡马锡、贝莱德、盈峰资本、高瓴、瑞银资管、橡树资本等20多家机构。 相比较而言,三一重工目前在A股的市值略高。 截至今日收盘,三一重工港股上涨2.82%,收于21.9港元/股,总市值约1994亿港元(约合1823亿元人民 币)。该公司A股股价下跌2.57%,收于21.95元/股,总市值约1999亿元。 据此前招股书披露,三一重工计划将募资所得用于进一步发展该公司的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以提高全 球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服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战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19:08
转自:新华财经 全球化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产 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 长率高达15.2%,全球化运营能力领跑行业。 数智化方面,三一重工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其中,公司聚焦先进制造技术,对工厂进行数智化升级,构 建全球领先的制造竞争力。截至2025年4月30日,三一重工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拥有2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灯塔工厂的企业,即北京桩机工厂和长 沙18号工厂,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数智化发展方向。 低碳化方面,三一重工已跻身全球低碳化程度最为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泵车、搅 拌车、起重机等,来自于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 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39
中国日报10月28日讯 10月28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三一重工继2003年7月3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600031.SH)后,在资本布局和全球化战略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公司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当天上午9点30分,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与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总裁俞宏福一起,在香港交易所大厅准时敲响开市锣。 向文波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既是机遇带来的'如愿以偿',也是努力奋斗后的'得偿所愿'。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对三一高质量发展的认 可,也是三一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的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三一将依托香港这一跨国资本流动的'超级枢纽',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 化、低碳化'三化'战略,以持续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稳健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三一力量,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 三一动能!" 自成立以来,三一重工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以及合资合作的方式,从单一品类、单一国家运营,转型升级为多元化产品、全球化运营的世界级工程机械 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三一重工正全面推进"全球化、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7:22
港股上市核心事件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 [2]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表示港股上市是开辟更广阔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2] - 公司将依托香港资本枢纽,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核心战略 [2] - 上市后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三大战略,坚持全球化以更好满足全球客户需求 [3] 全球化运营成果 - 三一重工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3] - 公司已从单一品类、单一国家运营转型升级为多元化产品、全球化运营的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 [2]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3]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泵车等 [3]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 [3] 市场与专家评价 - 此次H股发行成功标志着公司全球化资本战略的重大突破,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高端制造龙头的深度认可 [3] - 吸引国际顶级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验证了市场对工程机械行业复苏的预期 [3] - 反映出公司在技术竞争力、全球化布局及ESG实践等层面的综合优势 [3]
三一重工港股今日上市 构建“A+H”双平台加速全球化运营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1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夏子航)10月28日,三一重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三一重工继2003年7月3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在资本 布局和全球化战略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在上市仪式上,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既是机遇带来的'如愿以偿',也是努力奋斗后的'得偿所愿'。这 不仅是资本市场对三一高质量发展的认可,也是三一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的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三一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 低碳化'三化'战略,以持续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稳健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三一重工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此次IPO招股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 的发售股份。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贝莱德、盈峰资本、高瓴、瑞银资管、LMR、RBC GAM、WT、橡树资本、睿远基金、高毅、景林、保银、 Ghisallo、Jane Street、Fenghe、Qube、潍柴动力、大家保险、法士特、惠理基金。 10月28日,三一重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2:34
上市事件概览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6031HK,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公司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 [3]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瑞银资管等知名机构 [3] 战略核心与公司定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核心战略 [4]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4]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5] 全球化运营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5] - 公司致力于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渠道,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 [3] 数智化制造实力 - 公司拥有两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即北京桩机工厂和长沙18号工厂,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 [5] - 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5] 低碳化产品进展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涵盖挖掘机、装载机、泵车等 [5] - 2024年来自于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 [5]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5]
数智赋能·链动全球 | 第五届国际商用车智能制造峰会十堰启幕 共绘"新四化"转型新图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7:35
峰会概况 - 第五届国际商用车智能制造暨车架技术峰会于10月22-24日在湖北十堰市成功举办 [1] - 峰会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商用车高质量、数智化、国际化、低碳化发展” [1] - 汇聚全球供应链智慧,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中国商用车产业正以“数智化、新能源化、国际化、低碳化”为战略支点,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达23.7% [9] - 2026年商用车新能源化将从“替代增长”过渡到“平台化普及” [9] - 数智化从“单点应用”发展到“全域重塑”,推动AI从“工具”转向“价值创造” [9] - 双碳目标下,绿色制造成为供应链竞争核心,商用车碳足迹核算标准将逐步完善 [9] 参会企业与规模 - 参会企业包括东风商用车、中通客车、上汽大通、陕汽集团、北汽福田、一汽解放、重汽集团、吉利商用车、比亚迪商用车等主流商用车企业 [5] - 涵盖新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低碳化等相关价值链企业 [5] - 汇聚整厂交钥匙工程集成企业、设计院、电池企业、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等200余家核心单位,参会专家代表200余人 [5][6][24] 车架技术发展 - 车架技术从“承载结构”进阶为“战略平台” [11] - 平台化与底盘一体化:车架升级为“整车性能核心平台”,支撑全品类新能源商用车矩阵 [13] - 轻量低碳化材料与工艺普及,结合双碳目标推动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13] - 智能模块化与自动化:“车架自动化铆接+智能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通过视觉识别、AI算法提升生产效率 [13] 产业链协同与展望 - 2026年商用车将以“新能源化+数智化”为核心,构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生态伙伴”模式 [9] - 推动“研发-生产-物流”全链路数智化,实现从“规模增长”到“价值引领”的转型 [9] - 通过技术共研、生态共建、标准共制,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球技术话语权”的双轮驱动格局 [24] - 为2030年碳达峰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