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商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3周)
乘联分会· 2025-07-21 16:45
政策法规 - 国常会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一致性检查,督促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11][12][16] - 河北发布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方案,要求2025年底前升级充电设备安全国家标准,强制实施CCC认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17][18] - 重庆计划到2027年建成西部领先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基地,解决拆解不规范、行业分散等问题,培育龙头企业[19][20] 市场洞察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7.9万辆,同比增185.8%,渗透率22.3%,6月单月渗透率达26%[23][24] - 上海新能源重卡销量1.2万辆,同比暴增5161%,渗透率60.5%,牵引车占比97.5%,三一以19.9%市占率夺冠[29][30][34][39] - 政策补贴驱动上海市场爆发,最高28万元补贴吸引外地购车需求,但2026年后销量或大幅回落[35][36][37] 企业动态 - 一汽解放发布4款智慧动力域产品,涵盖油气与新能源技术,其中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50%,电驱桥效率达90.6%[41][42] - 郑州宇通推出轻卡T6,搭载自研睿控E平台,电池质保10年/100万公里,电机效率98.13%[44][45] - 比亚迪T5轻卡上市,纯电版27.68万起(续航415公里+),插混版19.38万起(纯电续航150公里+)[46][47]
临沂(京津冀)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22个项目
新京报· 2025-07-16 22:45
招商引资成果 - 临沂市在北京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22个项目,涵盖新能源、现代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 [1] - 近年来面向京津冀招引落地项目485个,设立人才飞地7处,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城市创新能力"双百强" [2] 经济发展基础 - 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2022年生产总值6556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21位 [2] - 地处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地带,交通便利,京沪二线建成后到北京、上海仅需2.5小时 [2] 物流与商贸优势 - 拥有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专业批发市场136处,年交易额全国地级市第1 [3] - 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30%,2022年商城物流总额过万亿,快递业务量列北方第2城 [3] - 作为北方最大电商基地,发展电商园区60处、网商21万家,2022年网络零售额825亿元 [3] 工业发展现状 - 聚力打造13条标志性产业链,包括高端板材、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商用车、生物制造等 [4] - 2022年工业总产值868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4907家,105种产品产值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3 [4] 营商环境政策 - 市场主体154万户(山东第2),民营经济贡献全市90%以上营收、税收和就业 [5] - 配套产业基金107只、规模500亿元,设立山东首家市级技术成果交易中心 [5] - 政务审批全流程网办,项目签约即入场、拿地即开工,获中国营商环境执行力奖 [5] 城市品牌建设 - 在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中位居全国第3名 [5] - 将举办第三届国际采购商大会和第二届临商大会,加强全球招商 [3][5]
辽宁丹东靶向发力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招商引资成效 - 引进内资同比增长34.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 [1] - 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招商洽谈活动50余场,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开展招商活动483次、同比增长125.7% [1] - 上半年引进内资项目610个,到资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工业类项目占比同比增长4.3% [2] - 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同比增长147.4%,总投资额406亿元,落地开工项目272个,落地率达83% [2] 招商策略创新 - 采用"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组合拳模式 [1] - "外部招引"与"内部挖潜"双向发力,"招大育强"与"招小育优"多管齐下 [2] - 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强"链主型"和"上下游"企业招引,探索"商协会搭桥"新模式 [2] 重点招商成果 - 推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亨通海缆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2] - 构建"珠三角、长三角研发+丹东转化"、"深圳、上海总部+丹东基地"、"国际订单+丹东制造"合作网络 [2] - 已掀起项目招引"夏季攻势",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 [2] 招商活动范围 -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川渝、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热点区域开展密集招商对接 [2]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7-14 16:45
政策法规 - 四部门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优先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设备可用率要求不低于98%[8][9] - 北京优化汽车消费生态,包括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便利二手车交易、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及策划京津冀新能源汽车赛事[12] - 重庆拟对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最高补助2000万元,覆盖车型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改及智能驾驶平台开发[13][14][15] - 天津对新能源汽车新车型产量达标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支持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17][18][19] 市场洞察 - 2025年6月国内商用车销量36.9万辆,环比增10.3%,同比增9.5%;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0.2万辆,同比增66.5%[23][24][25] - 纯电动货车和专用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显著,6月纯电动货车同比增136.1%,专用车同比增58.3%[29][33] - 宁德时代以51.03%市场份额主导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市场,1-6月装车量28.17GWh[31][32] 企业监测 - 江淮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实现150秒换电技术,计划下半年推出三款换电商用车车型[35][36] - 东风柳汽2025年商用车销售目标4.6万辆,上半年商用车销量1.77万辆同比增18%[38][39]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载货空间24立方米,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40][41] - 网络货运平台联合发布自律公约,规范货主实名制、运价阻断及运费结算等10项权益保障措施[43][45][46][47]
新能源商用车补能的 “三角难题”如何破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16:37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发展 - 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售28.3万辆,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达21.1% [2]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8.2万辆,渗透率13.6%,2025年一季度渗透率增至19.7%,4月首次突破20% [2] - 新能源重卡补能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城市配送和长途运输均对高效补能有迫切需求 [2] 补能体系发展现状 - 超充+换电双轨制补能网络加速成型,比亚迪联合中石化计划建设4000座兆瓦级闪充站,单桩功率超1兆瓦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 [3] - 华为推出1.5兆瓦超充方案,15分钟满电,北京、广东规划2025年新建超充站超1200座 [3] - 宁德时代联合中石化启动"万座换电站"计划,目标2030年前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3] 政策支持与补贴 - 国家层面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增加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 [4] - 上海对通用型换电站给予设备投资40%补贴,加速换电站标准化进程 [4] 补能技术挑战 - 超充技术导致电网瞬时负荷达常规峰值3~5倍,需配套储能系统推高成本,频繁超充使电池健康度3年下降8%~12% [5] - 换电模式面临电池规格碎片化问题,单座换电站建设成本超300万元且回报周期长,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存在健康评估标准缺失瓶颈 [5] - 换电站峰谷调节潜力未释放,仅少数站点配置智能储能系统 [5] 技术创新方向 - 超充-储能耦合系统(如"超充桩+液冷储能")可缓冲电网压力,铅炭电池储能循环寿命提升30%,成本较锂电池降40% [6] - 车电分离金融方案降低购车成本30%~40%,电池租赁+保险模式降低用户风险 [6] 标准与生态协同 - 交通运输部牵头制定干线换电网络布局标准,推动跨车企电池包通用化 [7] - "车-站-网"一体化试点(如上海充换电数据全域监控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7] - 氢电互补探索(如中石化综合能源站同步布局加氢与换电),物流企业定制"夜间换电+日间超充"混合方案提升运营效率12% [7] - 电池银行金融化(蔚来能源获宁德时代25亿元投资)推动电池资产证券化,县域光储充普惠模式利用农村光伏+铅炭储能降成本 [7] 未来发展趋势 - 短期超充主导城市短途配送,换电主导干线物流,中长期需通过V2G标准、电池护照制度、绿电交易机制实现能源高效管理 [8]
为绿色加码!北汽福田增资卡文新能源7.58亿元 驱动新能源商用车可持续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1:52
融资情况 - 卡文新能源完成Pre-A轮融资 募资总额超12亿元 其中北汽福田增资7.58亿元并保持控股地位 [1] - 新股东北京绿色能源基金加入 现有股东北汽产投、博世创投、博原资本等增投 国泰君安创新投、中金资本、金圆集团等机构参与 [1]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商用车新能源化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到技术与场景经济性驱动的关键拐点 电动化渗透率不足20% [3] - 北汽福田将新能源战略置于公司发展首位 卡文新能源作为技术创新策源地和新业务孵化器 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化 [3] - 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和换电模式普及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3]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卡文新能源聚焦纯电与氢燃料电池两大技术路线 面向城市配送、城际运输及干线物流等多元场景 [4] - 2024年底发布新能源技术战略及平台概念车Beacon 上市首款车型福田卡文乐福 2025年将推出小卡、轻卡等更多产品 [4] - 创新的换电技术方案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接近甚至超越燃油车水平 [7] 国际化与生态协同 - 2025年4月举办欧洲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完成首批海外客户战略签约 全球化战略初见雏形 [4] - 依托北汽福田在核心技术、供应链、物流生态等方面的积淀 兼具优势资源与创新机制 [4] - 通过"直销+分销+租赁"多渠道策略 推进市场下沉和多元化场景覆盖 [7]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两年将在三大智能化新能源平台基础上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7] - 构建"产品+生态"一体化解决方案 引领新能源商用车价值形态创新 [5] - 新能源商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有望在2026年与传统燃油车持平 [7]
聚焦高质量发展|看呼和浩特经开区如何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环球时报· 2025-07-10 16:17
营商环境优化 - 呼和浩特经开区通过全程代办、"不见面审批"和自助服务终端等举措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实现"随时办、就近办" [2] - 园区将3582套公租房改造为人才公寓,已为利乐、华耀光电等企业提供1860套住房 [2] - 2024年计划实施81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3] 企业创新与科技发展 - 华希生物获牛大肠杆菌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兽药批件,金宇保灵生物猪用重组口蹄疫疫苗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 - 园区10家企业入选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覆盖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等领域 [4] - 目前拥有7家科技领军企业、32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2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平台 [5] 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 - 东方风电总装车间占地60亩,体现园区从单一制造向"研发+制造+服务"全价值链转型 [6] - 生物智造谷项目启动,联合中国农科院机构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转型,现有22家生物医药企业(7家规上) [6] - 2024年1-5月新签32个招商引资协议,总投资209.8亿元,区外到位资金20.05亿元(同比+75%) [7]
从传统出口到新能源出海,中国商用车的新一轮海外战事
36氪· 2025-07-09 18:43
新能源商用车出海趋势 - 国内商用车市场疲软,2024年销量296.9万辆同比下降9%,但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2] - 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增长显著,1-5月出口4.1万辆同比增长2.3倍 [2] - 出口市场从新兴地区转向发达国家,产品标准持续提升 [2] - 行业格局未固化,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并存,货车、客车、专用车等细分领域存在机会 [2] 市场现状与挑战 - 城市配送、干线物流等场景对产品可靠性、运维服务要求高 [3] - 欧洲新能源商用车经济性不足,电动车价格约5万欧元高于燃油车3万欧元,且载重能力受限 [11] - 欧洲市场渗透率低于10%,政策驱动为主(如ESG要求、低排放区罚款) [11] - 重卡电动化面临电池重量、续航、成本等挑战,技术路线尚未统一 [19] 企业出海策略 - 壁虎汽车以欧洲为主力市场,目标400万辆规模中占5%份额,聚焦轻型商用车 [9] - 出口模式以整车为主,部分国家采用CKD散件组装 [7] - 客户分为中小企业(70%)和大型物流企业(如DHL、DPD),优先攻克大客户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12][13] - 通过展会、点对点交流及经销商网络拓展市场 [14] 区域市场分析 - 拉美市场为欧洲延伸,智利因政策支持成为首站,但年销量仅200台 [17] - 澳大利亚、新西兰因法规适配性被关注,俄罗斯潜力大但地缘风险高 [18] - 北美因法规复杂暂非优先选项 [18] 竞争与产品突破 - 欧洲本土品牌多基于油车改电车,性能弱于中国正向开发产品 [15] - 新势力品牌需强化产品适配度与商业模式,国内外起跑线相近 [16] - 冷链配送等细分场景需针对性开发(如冷藏车底盘优化) [12] 行业经验与风险 - 市场教育周期长,法规差异大(如碳排放罚款95欧元/克/公里) [20] - 本地品牌通过技术参数设定形成竞争壁垒,外来者突破难度高 [20]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1周)
乘联分会· 2025-07-07 16:36
政策法规 - 六部委推动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船舶燃料加注作业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标准,鼓励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8][9] - 重庆加强公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明确超限超载定义及治理原则,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11][13] - 上海发布用户侧虚拟电厂建设方案,目标到2027年实现智能充换电站接入虚拟电厂规模180万千瓦,实测可调能力50万千瓦[15][16] 市场洞察 - 2025年5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47.3%,渗透率提升至25.97%[25][26] - 新能源中重卡5月销量15571辆,同比增长184%,渗透率达22.69%,纯电产品为主流[30][31] - 卡车新能源渗透率全面提升,客车中大中客渗透率下滑至42.94%[27][29] 企业监测 - 三一集团推出江山SE636电动重卡,搭载636度电电池,续航500公里,支持800V高压快充,30分钟充电至80%[34][37] - 远程新能源发布星享V7E,售价7.99万起,搭载51.4kWh电池,续航375公里,支持2C液冷超充[38][39] - 庆铃汽车推出庆铃铃坤纯电轻卡,搭载宁德时代天行电池,续航500+公里,15分钟快充[40][42] - 国芯科技发布全球首款48V安全气囊点火芯片CCL1800B[36]
年内第二家上市公司 南京司凯奇登陆纳斯达克
南京日报· 2025-07-02 10:40
公司上市情况 - 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并购公司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合并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SCAG 首日收盘价9美元 总市值8 51亿美元 [1] - 南京司凯奇成为今年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南京企业 也是今年南京第二家上市公司 南京境内外上市企业增至164家 [1] - 南京司凯奇是中国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美股第一股 [2] - 随着南京司凯奇的上市 南京在美上市企业总数达到6家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南京司凯奇是国内领先的零排放技术提供商 致力于通过其先进的重型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组合及创新的清洁燃料系统加速推动全球商用交通脱碳转型 [1] - 公司提供智能化 高性能的新能源车辆 广泛服务于物流 矿产及港口运输等场景 [1] - 公司在新一代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设计 生产与测试方面拥有成熟经验 代表产品包括龙王Ⅱ插电式混合动力自卸卡车 银河Ⅱ插电式混合动力卡车以及自动驾驶牵引车 [2] 行业与政策背景 - 南京积极推进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积极搭建"出海"桥梁 对接境外交易所开展相关推进活动 鼓励支持企业探索境外上市融资新路径 [2] - 南京通过提供专业的金融对接服务及上市合规指导 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