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红苹果
搜索文档
淄博“丰”景正好
大众日报· 2025-09-23 10:04
丰收节活动盛况 - 2025年淄博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于9月20日在博山区八陡老街拉开帷幕,现场有歌舞表演、非遗展示和特色农产品展销 [1] - 八陡镇福山村的旱酥鱼等特色农产品在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成为网友追捧的网红产品 [1] - 活动结合中秋、国庆假期市场,举办优质农产品展销和直播带货,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并邀请电商平台及外地展商参与 [1] 农业生产业绩 - 2025年淄博夏粮播种面积达146.41万亩,单产463.72公斤/亩,总产67.89万吨,单产和总产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2] - 桓台县夏粮单产位列全省县级第一 [2]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49.3亿元,同比增长4.1% [2] 农民收入与农村改革 - 2025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76元,同比增长5.3% [2] - 作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淄博累计完成交易1.42万宗,金额达23.56亿元 [2] 数字农业与产业升级 - 淄博开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试点,打造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累计建成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15个,培育典型应用场景70个 [2] -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20家,拥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 [2] - 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58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176个 [2]
淄博|淄博“丰”景正好
大众日报· 2025-09-23 09:17
丰收节活动盛况 - 2025年淄博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于9月20日在博山区八陡老街拉开帷幕,现场有歌舞表演、非遗展示和特色农产品展销 [2] - 八陡镇福山村的旱酥鱼等博山菜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成为网友追捧的网红产品 [2] - 张店区三月三农场的灵芝、沂源县的沂源红苹果、黄金桃等特色农产品在丰收节上受到市民欢迎,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2] - 丰收节结合中秋国庆假期市场,举办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巾帼好品展销等活动,并邀请电商平台参与,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2] 农业生产业绩 - 2025年淄博夏粮播种面积达146.41万亩,单产为463.72公斤/亩,总产为67.89万吨,单产和总产增幅均居山东省首位 [3] - 桓台县夏粮单产位列山东省县级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49.3亿元,同比增长4.1% [3] - 2025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76元,同比增长5.3% [3] 农业产业升级与数字化 - 淄博市开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试点,打造粮食、蔬菜、黑牛等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 [3] - 累计建成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15个,培育典型应用场景70个 [3] - 淄博市三级联创片区达105个,覆盖41%的行政村 [3] -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220家,拥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 [3] - 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58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176个 [3] 农村改革进展 - 作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淄博在全省率先制定相关地方性标准 [3] - 累计完成产权流转交易1.42万宗,交易金额达23.56亿元 [3]
“苹”安喜乐普惠行 枝繁果硕产业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7:39
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 工商银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供给并创新产品与服务以支持苹果产业发展[1]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农业企业融资需求[1][2] - 为苹果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1][2][3] 陕西铜川苹果种苗产业支持 - 工商银行铜川分行为农业科技公司提供超300万元"经营快贷"支持种苗产能扩张[1] - 企业拥有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青砧"系列等50余项知识产权[1] - 资金用于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实现种苗规模化繁育[1] 四川凉山苹果种植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凉山金阳支行为果农量身打造"苹果贷"特色产品[2] - 驱车480多公里上门为盐源县果农提供金融服务[2] - 向种植大户发放近50万元贷款解决化肥采购和人工雇佣需求[2] 山东沂源苹果仓储与销售支持 - 工商银行淄博沂源支行发放近300万元"仓单e贷"支持苹果贸易企业[3] - 贷款用于收购苹果和支付5000吨冷库的仓储费用[3] - 企业辐射周边800多户种植户并集中销售"沂源红"苹果[3] 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特色 - 陕西铜川重点发展耐干旱瘠薄的"青砧"系列苹果种苗培育[1] - 四川盐源凭借2300-2800米高海拔地理优势生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 - 山东沂源以色泽鲜艳清脆香甜的"沂源红"苹果闻名[2][3]
见证河湖蝶变·共建美丽山东丨沂水源头焕新颜
齐鲁晚报· 2025-09-12 19:06
核心观点 - 沂河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实现从污染到生态与经济双重收益的转型 成为美丽河湖建设的成功案例 [1][3][5] 治理措施 - 聘请浙江专业团队与河海大学专家联合编制整体规划 融合南北治水理念并突出生态与人文经济融合 [3] - 2020年全流域治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总投资达6.8亿元用于防汛道路 橡胶坝 生态堰和生产桥等设施 [3] - 推动沿岸企业绿色转型 完成数百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3] - 实施湿地修复与鱼类增殖放流 严格落实禁渔禁猎 [3] - 建设亲水景观带和文化廊道 举办马拉松和音乐节等活动激活河流 [3] 生态成效 - 自然岸线率超过76% 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并跻身全省前十 获评中国最美家乡河 [5] -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首次出现 东方白鹳等38种鸟类来此栖息 [5] 经济效益 - 沿线打造14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 发展一村一业项目1200多个 [5] - 两岸44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 [5] - 沂河水灌溉的沂源红苹果年产值达30亿元 大樱桃年产值达13.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