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搜索文档
340年古荔林下“伞”花开!惠州博罗紫灵芝迎来采收时节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08:19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 泰美镇依托340多年树龄的古荔枝林发展林下经济 种植了3500多株紫灵芝 [1] - 采用全过程仿野生生态种植技术 培育出的灵芝品质优良 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 - 灵芝生长周期较短 每年3-5月份种植 三个月后即可采收 种植后头三年每年可采收两次 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5年 [1] 经济效益 - 2024年良田村已顺利采收两批灵芝 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1] - 现场市民积极参与采摘活动 许多选择购买灵芝与亲友分享 [1]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将古荔林打造成集观光、研学、采摘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基地 [2] - 旨在让更多市民感受"林下淘金"的乐趣 [2]
吉林敖东:不断完善营销体系 力争培育多个亿元级核心单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9:12
吉林敖东(000623)7月4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当日,由国泰海通证券、全景网主办 的"吉聚资本鹿鸣东方—走进上市公司"主题活动走进吉林敖东,通过与公司面对面交流、实地走访的形 式,让投资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搭建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互动沟通渠道。 吉林敖东业务范围涵盖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化学药品等,同时积极布局保健食品、食 品、养殖、种植等领域。中药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现有生产批准文号628个,其中中药生 产批准文号315个,已累计获得《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525个。 吉林敖东表示,公司将依托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产品质量优势,挖掘核心大品种群、重点品种群、潜力 品种群的市场价值,不断完善营销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团队协同、资源共享营销机制,通过精 准市场分层、多维学术赋能及新零售营销生态构建,全面提升核心品种安神补脑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 液等优势品种的市场销售。力争再培育出多个亿元级核心单品,并加速打造具备十亿级市场潜力的战略 品种,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据吉林敖东介绍,延边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中前处理车间、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综合研发楼(含动 力中心)已完 ...
吉林敖东(000623)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7: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业务涵盖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是主要营收来源 [2] - 现有生产批准文号 628 个,其中中药生产批准文号 315 个,累计获得《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525 个 [3] 医药板块发展规划 - 依托品牌和产品质量优势,挖掘品种市场价值,完善营销体系,提升核心品种市场销售,力争培育多个亿元级核心单品,打造十亿级战略品种 [3] 分红政策 - 制定“未来三年(2024 年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已连续十七年现金分红,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 45.05 亿元,未来增强分红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 [3] 中药配方颗粒进展 - 延边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项目部分车间及生产线 2025 年 1 月 23 日通过药品 GMP 符合性检查并投产,依托备案凭证加强重点区域和医疗机构开发 [4] 大健康领域情况 - 2024 年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 21,212.99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8.13%,生产销售大健康产品 200 多种,43 个单品销售收入过百万元 [4][5] - 通过多元化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开拓电商业务,平衡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挖掘中药材核心价值,构建大健康产品研发体系,打造新一代健康产品矩阵 [5] 投资方向 - 投资围绕核心优质长期股权证券资产及医药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与广发信德合作设立 5 支基金,所投项目涉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持续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深化产融结合 [5]
寿仙谷:两款产品完成国产保健食品备案
快讯· 2025-07-03 16:16
寿仙谷(603896)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的"寿仙云 破壁灵芝孢子粉 片"及"寿仙红 破壁灵芝孢子粉片"两款产品完成了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工作,并获得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 局发放的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凭证。上述产品备案成功不会对公司近期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有利 于进一步补充完善公司的产品品类,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提升公司在保健食品领域的竞争力,符合公司 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战略规划。 ...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打造灵芝产业全球标杆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李明焱从22岁开始投身菌类种植,成为当地第一位"青年星火带头人",后公派日本留学[2] - 1997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功培育出13个名贵中药材品种,包括"仙芝1号"和"仙斛2号"[4] - 公司已7次与国家航天局合作开展航天育种,培育出有效成分更优质的"仙芝2号"[4] - 2024年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金华市首个该奖项获得者[4] - 目前公司由第二代接班人李振皓、李振宇分别担任副董事长与总经理[6]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主导制定了ISO国际标准《中医药——灵芝》和《中医药——铁皮石斛》,已在十余个国家被采用[3] - 自主研发"四低一高"超音速低温气流破壁技术,首创"去壁"技术,解决传统破壁法的重金属污染与氧化问题[4] - 研发人员占比14.6%,外聘专家包括多名院士[4] - 2025年计划将物联网、基因技术、数字孪生与传统种植结合,打造"虚拟适种-现实优化"新场景[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仙芝1号"灵芝品种通过浙江省级审定,"仙斛2号"石斛品种有效成分多糖含量达58.7%[4] - 灵芝孢子粉行业唯一一条全自动高精度装量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良品率从95.4%提升至98.5%[6] - 建立全周期质量追踪体系,实现上下游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6]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2025年冠名浙江省游泳队,通过体育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5] - 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一期数字化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二期建设[6] - 目标将灵芝打造成千亿规模单品,成为灵芝产业全球标杆[3][7] 行业地位与愿景 - 中国灵芝与铁皮石斛行业上市第一股[2] - 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改变国内中药材种植缺乏标准化的局面[3] - 愿景是与业内共同推进灵芝石斛产业进步,打造千亿规模单品[3]
寿仙谷(603896):业绩承压,新产品新渠道探索打开成长空间
中邮证券· 2025-07-02 12: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消费环境影响公司业绩承压,2024年营业收入6.92亿元(-11.81%),归母净利润1.75亿元(-31.34%)等;2025Q1营业收入1.71亿元(-22.68%),归母净利润0.58亿元(-24.32%)等 [3] - 公司探索新渠道,推行经销商改制,拥抱新零售,巩固完善“名医、名药、名店”模式,推进“百城千店”计划等 [4] - 新产品丰富产品矩阵,落实大健康产业战略,2024年寿仙谷牌铁皮石斛菊花胶囊取得注册证书,2025年6月2款产品完成备案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30、7.90、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13、2.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20、18倍,公司产品有临床价值,拓展省外市场成长空间大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1.3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1.98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4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25.35 / 18.60元,资产负债率26.7%,市盈率24.30,第一大股东为浙江寿仙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30、7.90、8.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13、2.39亿元 [6]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1%、5.48%、8.21%、9.1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1.34%、9.49%、11.25%、12.38%等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2、730、790、862百万元等 [11]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3131、3249、3459、3691百万元等 [11]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13、297、288、318百万元等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8%、5.5%、8.2%、9.1%等 [11] - 获利能力: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0.7%、80.9%、81.0%、81.2%等 [11] - 偿债能力: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6.7%、25.3%、25.6%、25.7%等 [11] - 营运能力: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80、8.18、8.38、8.46等 [11]
从林下散种迈向全链增值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28
行业发展现状 - 林草中药材产业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发展迅速,广西创建灵芝、金花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并发布多项地方标准,湖南发展"湘九味"及食药同源中药材林下种植体系,贵州推动天麻、重楼等道地优势中药材林下仿野生种植 [1] - 林下中药材种植相比传统模式优势显著,可仿野生种植提升药材品质,因地制宜在不同林下种植不同类型中药材,发展立体复合种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1] - 产业链延伸呈现系列化、高附加值发展态势,形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中成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全品类产品体系,部分地区探索"林药+旅游"等产业融合模式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在喜阴和耐阴品种筛选上取得突破,解决林下中药材种植受林上空间郁闭度限制的难题,为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和增加收益提供保障 [1] - 科技赋能是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升级实现从"靠天吃饭"到"数据驱动"的转型,形成智慧种植—精准加工—透明市场—生态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2] 面临挑战 - 环境适配性问题突出,不同中药材对光照需求差异显著,需将药用植物的光需求与林分郁闭度精准匹配才能保障稳定量产 [2] - 种质与栽培技术存在瓶颈,林下种植多选用野生驯化品种但种源混杂与退化现象严重,种子种苗标准欠缺制约产业规范化发展 [2] - 采收与加工技术存在短板,林下地形复杂限制机械化应用,产地初加工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2] 未来发展路径 - 品牌建设是关键抓手,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从低端原料供应向高价值品牌经济转型 [2] - 三产融合是重要举措,通过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功能链拓展构建种植、加工、服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2] - 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依托森林资源分布特点选择合适品种,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和布局 [3] - 聚焦特色产业挖掘林地生态潜力,培育道地中药材推动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产品品质 [3]
公司资金被长期占用未及时披露,维康药业及多名责任人被罚超千万
贝壳财经· 2025-07-01 12:58
一纸超千万的罚单再度将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维康药业")置于风口浪尖。近日,维康药 业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刘忠良被立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维康 药业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依据相 关规定,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维康药业及公司多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罚款金额总计1460万元。 实控人长期占用公司资金 2024年12月底,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刘忠良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 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忠良立案。 最新的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案涉期间,维康药业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刘忠 良组织、指使维康药业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部分资金,经工程设备商后,资金最终转至刘忠良控 制的个人账户,上述行为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从数据来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资金占用期末余额分别为7811.88万元、8950.65万 元、1.47亿元、1.51亿元,分别占当期净资产的5.64%、6.35%、10.43%、10.24%。截至202 ...
实控人违占资金超1.5亿 维康药业将收千万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26
记者 李山 浙江证监局一纸千万罚单,揭开了维康药业(300878)长达四年的资金占用黑幕。2025年6月27日,维 康药业公告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 载,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被处以总计超过1400万元罚款。 调查显示,2020年至2023年6月期间,刘忠良通过工程设备款名义转移上市公司资金至个人账户,累计 占用资金超过1.5亿元,最高年份占比净资产超10%,却从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更严重的是,公司在 2022年申请发行可转债时,仍声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直接导致申报文件失实。 四年隐秘占资,穿透合规"防火墙" 资金占用手法直指实际控制人操控软肋。浙江证监局调查认定,刘忠良组织公司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 转出资金,经中间账户周转后,最终流入其个人控制账户。 四年间占资规模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7811万元增至2023年中的1.51亿元,分别占当期净资产的 5.64%、6.35%、10.43%、10.24%。 这些交易既未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在2020-2022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直至2024年4月浙江证监局 现场检查才首次暴露问题。 监管 ...
打好“四张牌”!探寻绿美广东“林下生金”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32
打好"四张牌"! 探寻绿美广 东"林下生金"密 码_南方+_南方 plus 林下经济是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后 涌现的新生事 物,在促进山区 林区保就业、惠 民生、增收入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习近平总书 记高度重视这一 绿色富民产业, 多次作出重要指 示批示,去年的 中央一号文件和 今年的《政府工 作报告》都对发 展林下经济进行 了部署。 作为集体林大省 的广东,全省超 过一半的土地覆 盖于林地之下, 林地总面积1.62 亿亩,森林蓄积 量为5.78亿立方 米,森林覆盖率 约为全国平均数 的两倍;各类自 然保护地共计 1361处,数量位 居全国第一。 "绿色家底"为广东林下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坐拥丰厚的 "绿 色家底",加上 省委、省政府又 正以绿美广东生 态建设为牵引, 加速推进森林质 量精准提升和县 镇村绿化美化, 不断深化集体林 权制度改革,积 极探索"两山"转 化广东路径。多 重利好加持下的 广东,目前林下 经济发展如何, 还存在哪些问 题,积累了哪些 可复制推广的成 功经验?就此, 南方农村报记者 深入粤东西北及 珠三角各地开展 调查。 打好政策牌 绘好林下经济发 展"蓝图" 仲夏时节,走进 岭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