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立维
icon
搜索文档
不安的买药人:当原研药逐渐退出中国
36氪· 2025-06-24 12:07
跨国药企在华策略调整 - 过去三年默沙东、礼来、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陆续撤出数十种原研药在中国的注册,退市原因包括医保谈判失败、仿制药竞争、主动瘦身及成本压力 [1] - 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161种进口药未再注册,涉及孤儿药"唯铭赞"和精神类用药"百忧解""择思达"等 [1] - 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原研药企全部放弃竞标或仅象征性报价,最终无一中标,可能导致医院无法开出原研进口药 [1] 仿制药市场现状 - 中国90%以上制药企业为仿制药企业,17万药品批文中95%以上为仿制药 [2] - 国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等措施提升仿制药质量,但公众对仿制药疗效仍存疑虑,部分患者出现指标异常或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2][19] - 医院药架原研药逐渐被仿制药取代,价格更低但疗效争议持续,慢性病和罕见病患者面临换药焦虑 [1][2] 跨境购药现象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入境人数达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5.3%,医疗相关出行占比提升 [18] - 泰国原研药价格约为中国自费价格的30%,部分患者通过专项体检套餐获取处方,如糖尿病套餐约1700元人民币含三个月药量 [14][17] - 日本留学生可通过医保体系低价购药,但存在法律风险,如2018年9名中国留学生因代购被捕 [11][12] 灰色渠道购药 - 互联网医院可开具原研药电子处方,如立普妥价格达仿制药60倍(300元/盒),但无法使用医保 [20][23] - 药店通过APP连接互联网医院获取电子处方,存在灰色操作空间,如店员指导患者完成处方审核流程 [23][24] - 跨境购药方式包括邮寄+自带双渠道,部分患者通过DHL寄送药品,运费约500泰铢(约100元人民币) [15][17] 患者行为模式 - 慢性病年轻患者成为跨境购药主力,他们擅长资料查询、经济核算和跨平台比价 [27] - 部分患者将购药与旅行结合,如徐成功在泰国体检购药同时度假,综合成本低于国内 [15][17] - 低收入群体尝试通过留学获取低价药,如孙平赴日留学计划因经济压力受挫,兼职时薪仅60元人民币 [6][9]
第十一批国采展望与现行药品政策梳理
2025-06-11 23:49
第十一批国采展望与现行药品政策梳理 20250611 摘要 第十一批集采预计 7 月或 8 月启动,或仅进行一次。第十批集采结果极 端因时间跨度长和规则调整,第十一批可能面临更严重的产品文号积压 问题,竞争激烈,但规则或调整以避免过度低价,借鉴地方联盟集采经 验。 安徽牵头的生物药集采预计 2025 年底执行,规则以胰岛素集采为基础 优化,不会鼓励超低价,中选数量多,降幅适度。全国 31 省市参与, 以生物类似药为主,不包括 PD-1 等创新类抗癌疗法,因其已通过国谈 降价。 药监局负责集采中标品种的质量控制,医保局引入新规则,要求企业有 市场基础量并报量才能获得市场份额,旨在避免超低价抢占市场,确保 竞争公平。优化细则新增市场规模小的不纳入集采,利好新产品;同类 型委托生产需 2 年以上经验,排除新厂家。 联盟采框架下,河北省集采激进,但主流方向如广东、新疆等地采用限 价、多家重选,平衡价格并促进新产品、新企业加入。2025 年主要联 盟包括四川、新疆、广东、天津等牵头的集采项目,上海和江苏也在考 虑加入。 Q&A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预计落地时间如何?政策走向是否有所变化?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