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价格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批国采展望与现行药品政策梳理
2025-06-11 23:49
第十一批国采展望与现行药品政策梳理 20250611 摘要 第十一批集采预计 7 月或 8 月启动,或仅进行一次。第十批集采结果极 端因时间跨度长和规则调整,第十一批可能面临更严重的产品文号积压 问题,竞争激烈,但规则或调整以避免过度低价,借鉴地方联盟集采经 验。 安徽牵头的生物药集采预计 2025 年底执行,规则以胰岛素集采为基础 优化,不会鼓励超低价,中选数量多,降幅适度。全国 31 省市参与, 以生物类似药为主,不包括 PD-1 等创新类抗癌疗法,因其已通过国谈 降价。 药监局负责集采中标品种的质量控制,医保局引入新规则,要求企业有 市场基础量并报量才能获得市场份额,旨在避免超低价抢占市场,确保 竞争公平。优化细则新增市场规模小的不纳入集采,利好新产品;同类 型委托生产需 2 年以上经验,排除新厂家。 联盟采框架下,河北省集采激进,但主流方向如广东、新疆等地采用限 价、多家重选,平衡价格并促进新产品、新企业加入。2025 年主要联 盟包括四川、新疆、广东、天津等牵头的集采项目,上海和江苏也在考 虑加入。 Q&A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预计落地时间如何?政策走向是否有所变化?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
葵花药业营收创近8年新低:百亿目标何以为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9:0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0.76%,创近8年最低值 [1] - 医药工业板块收入下滑40.87%,中成药和化学药收入分别下降40.55%和47.59% [1][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骤降56.03%,倒退至7年前水平 [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711.18万元,同比下降77.62%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0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90亿元骤降134.56% [4]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销售费用从上年的13.67亿元大幅下降68.46%至4.31亿元 [3] - 中成药和化学药毛利率分别下降9.75和8.69个百分点 [3]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3.99亿元,同比下跌203.01% [4] 研发投入与产品布局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86%升至2024年的3.68%,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2024年研发投入约1.24亿元,远低于同行如康缘药业(16.79%)、江中药业(4.82%)、方盛制药(7.84%) [4] - 在研化药品种近40个,主要集中在儿科、消化及妇科领域 [4] - 护肝片年度发货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跻身行业黄金大单品第一梯队 [4] 市场策略与渠道 - 从品类打法转向大单品打法,推行"一品一策"策略 [5] - 设立线上自营平台葵花大药房,整合线上营销资源 [5] - OTC渠道收入占比高达83.23%,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60.41%,最大客户占比41.17% [8] 行业环境与挑战 - 护肝片、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进入安徽省中成药集采征求意见名单 [6] - 国家医保局推动药品价格透明化和规范化,开展"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治理 [7] - 院外市场价格承压,如海南省定点零售药店药品平均降价幅度为19.73% [8] - 公司提出六五规划,剑指百亿销售目标,但实现路径尚不明朗 [1][2][8]
乐普医疗业绩跳水:药品营收腰斩介入业务独木难支 36.2亿商誉“雷”风险仍旧高悬
新浪证券· 2025-04-25 13: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1.03亿元,同比下降23.52%,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暴跌80.37%,扣非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80.28%,创下上市16年来最差业绩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9.67%、21.44%,延续下滑趋势 [1] - 自2022年达到业绩巅峰后,公司营收与净利润连续三年大幅下滑 [1] 业务板块分析 医疗器械业务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33.26亿元,同比下降9.47%,占营收总额54.5% [2] -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51.31%,主要受疫情相关产品高基数及竞争加剧价格回落影响 [2]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表现亮眼,冠脉植介入业务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6.35%,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44.03% [2] 药品业务 - 药品业务收入17.58亿元,同比下降42.25%,占营收总额28.8%,成为业绩最大拖累 [2][3] - 制剂(仿制药)收入14.09亿元,同比下降46.50%,原料药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14.99% [3] - 核心产品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曾占公司30%营收,受"四同药品"政策影响零售渠道接货意愿下滑 [3][4]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业务 -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收入10.19亿元,同比下降19.24%,占营收总额16.7% [2][5] - 缺乏清晰商业模式和差异化竞争力,长期处于低增或负增状态 [5] 商誉及资产减值 - 2024年计提减值损失合计2.51亿元,影响归属净利润2.17亿元,涉及商誉减值、存货减值及无形资产减值 [6] - 截至一季度末商誉余额仍高达36.2亿元,占公司总资产14.35%,主要子公司乐普药业、浙江乐普药业、秉琨医疗等商誉未计提但业绩已明显下滑 [7][8] - 乐普药业2024年营收8.55亿元,较2019年24.95亿元大幅下滑,浙江乐普药业2024年营收9.42亿元,较2019年15.7亿元下滑 [7][8] 行业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推动"四同药品"价格治理,消除省际间不公平高价,导致药店渠道利润下滑接货意愿下降 [3][4] - 院内院外价差逐步抹平,公司难以通过向药店压货维持药品板块业绩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