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

搜索文档
聚焦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刘登堂: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治疗拦路虎,长效针剂成主流治疗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07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董兴生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活动主题背后,是我国精神卫生 领域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依从性不高治疗中断率达75%,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达77%,2年内攀 升至90%,每次复发直接医疗成本激增4倍。 因此,如何避免患者漏服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改善患者功能预后的关键环节。 最新指南强调长效针剂作用,而目前临床使用率尚不足5% 今年9月12日,《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是近10年来首次更新。作为该版指 南的副主编,刘登堂表示,这次更新有两个核心变化,一是撰写方式从传统"教科书或综述式",转 向"临床问题+推荐意见+循证证据导向";二是在维持治疗部分,明确强调了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的 临床使用价值,建议在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早期启用长效针剂。 长效针剂对比口服药物,成分一致、剂型不同,能显著降低患者用药频率,提升治疗依从性。据记者梳 理,目前国内已有几款长效针剂获批,比如绿叶制药的利培酮微球、强生的棕榈帕利哌酮酯注射液等。 获批时间最近的,则是丽珠医药研发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 ...
丽珠集团(000513):业绩稳健符合预期,研发布局陆续进入收获期
国盛证券· 2025-08-27 19: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2.72亿元(同比减少0.17%)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8.91%)[1] - 制剂板块增长及原料药板块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增长带动利润增加 同时通过持续提高运营效率、降本增效 利润总额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高增长[1] - 研发布局陆续进入收获期 多个创新药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长期投资价值凸显[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减少0.17%)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8.9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8亿元(增长10%)、25.34亿元(增长11.7%)、27.99亿元(增长10.5%)[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51元/股、2.80元/股、3.10元/股[3]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的15.6%提升至2027年的16.1%[3] 业务板块表现 - 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1] - 原料药与中间体板块受头孢类原料药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整体收入同比略有下降[1] - 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受呼吸道产品周期变化影响 在2024上半年高基数基础上收入小幅下滑[1] 研发进展 - JP-1366片完成Ⅲ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获受理[2] - 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基本完成中重度银屑病Ⅲ期临床[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推进到Ⅲ期临床后期[2] - 复达那非片、抗癫痫药物NS-041片、抗感染药物SG1001片均从Ⅰ期临床推进到Ⅱ期临床[2] - 小核酸痛风药物LZHN2408、注射用JP-1366获得临床批件并推进至Ⅰ期临床[2]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黄体酮注射液获得上市批件[2] -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注射用阿立哌唑两款长效微晶等主要产品已申报上市[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1.60元(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 总市值376.11亿元[4]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6.6倍、14.8倍、13.4倍[3] - 2025-2027年预测P/B分别为2.6倍、2.4倍、2.2倍[3]
丽珠集团上半年净利增长9.4% “强领域+慢病”研发布局并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7: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72亿元,基本保持稳定 [2] - 利润总额达18.28亿元,同比增长13.66%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8.91%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87亿元,同比增长10.26% [2] 业务板块表现 - 中药制剂板块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7.31% [3] - 生物制品板块收入0.95亿元,同比增长8.31% [3] -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19.68%,有效对冲国内市场价格波动 [3] - 海外业务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18.40%,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6.01% [3] 国际化战略 - 拟收购越南上市公司IMP控股权,获取欧盟GMP标准生产线及终端销售网络 [3] - 通过收购加速东南亚市场进入,提升本地化运营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3] 研发投入与布局 - 研发投入4.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82% [4] - 制剂在研产品39个,其中上市申报阶段13项、III期临床4项、II期临床4项 [4] - 重点布局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神经领域,并拓展抗感染、代谢、自免及心脑血管等慢病领域 [4] 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批上市,为全球首个阿立哌唑微球制剂及中国首个自主研发长效剂型 [4]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3个月剂型)已申报上市 [4] - 抗凝药H001胶囊II期临床5个月完成患者入组,JP-1366片III期临床至上市申请仅用8个月 [5] 研发策略与技术应用 - 采用"自研与BD并举"策略,聚焦双抗、siRNA等前沿技术 [5] - 人工智能深度嵌入研发全流程,用于分子性质预测、合成路径优化及工艺效率提升 [5] - 通过模块化、扁平化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倾斜,创造行业领先研发速度 [5]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4: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6,271.91百万元,同比减少0.17% [7] - 利润总额人民币1,828.11百万元,同比增长13.66%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258.46百万元,同比增长8.91% [7] - 海外收入约10.04亿元,同比增长18.40%,占总收入16.01% [22] 业务板块表现 - 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 [8] - 原料药与中间体板块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增长带动利润增加 [8] - 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收入小幅下滑 [8] -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达9.74亿元,同比增长19.68% [23] 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4.9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7.82% [8] - 制剂在研产品共39个,其中上市申报阶段13项,III期临床4项 [8]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黄体酮注射液获得上市批件 [10] - IL-17A/F项目LZM012完成中重度银屑病Ⅲ期临床,疗效优效于对照组 [10] - 痛风小核酸药物LZHN2408获临床批件并推进至Ⅰ期临床 [11] - 抗凝药物H001胶囊顺利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全部患者入组 [12] - 抗癫痫药物NS-041片启动Ⅱ期临床研究 [13] - 抗感染药物SG1001片进入Ⅱ期临床 [14] - 四价流感重组蛋白疫苗计划2025年9月启动I期临床 [15] 研发战略 - 深化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神经等优势领域布局 [8] - 拓展抗感染、代谢及心脑血管等慢病领域 [8] - 依托缓释微球、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疫苗等技术平台 [8] - 通过"自研+BD"模式快速补齐管线,2024年引进的6个项目中有5个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 [16] - 加强AI技术在研发全流程的应用 [17] - 2025年上半年提交专利申请23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9项,国外专利授权4项 [17] 营销策略 - 提升"级别医院-基层医疗-OTC零售"的整体覆盖 [19] - 围绕即将上市和在研产品完善专科销售线,加强学术推广 [20] - 强化学术推广和临床价值引领 [20] - 加速推进营销数字化转型 [21] - 专业健康科普平台新增粉丝量79万人 [21] 国际化战略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在123个海外国家/地区完成218个国际注册项目申报 [23]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取得巴基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上市批件 [24]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递交巴基斯坦上市注册申报 [24] - 拟收购越南上市公司IMP的控制权,布局实体化海外运营 [25] - 通过PIC/S GMP符合性检查并获得证书 [25] 生产与质量管理 - 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组织流程 [26] - 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流通全环节的多层次质量管理体系 [27] - 原料药事业部福兴工厂通过欧盟GMP检查并获得新的EU GMP证书 [27] - 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28] ESG与可持续发展 - 连续两年荣获MSCI ESG最高等级AAA评级 [29] - 跻身"中国企业标普全球CSA评分最佳5%"行列 [29] - 优化环保管理体系,实现"三废"治理、噪声控制及能源消耗的全方位覆盖 [31] - 通过多元化的公益项目惠及更多人群 [32]
各业务板块结构优化 丽珠集团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3:18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下降0.17%,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1] - 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制剂板块持续增长和原料药板块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的贡献,叠加运营效率优化和降本增效举措 [1] - 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稳定增长,原料药与中间体板块表现符合预期,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因高基数出现阶段性调整 [1] 研发创新进展 - 上半年研发投入4.9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7.82%,多个重磅产品获批或即将上市 [2]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黄体酮注射液获批上市,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等产品已申报上市 [2] - JP-1366片完成Ⅲ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LZM012在中重度银屑病Ⅲ期头对头研究中取得优效结果并提交上市前沟通申请 [2] - 公司依托缓释微球、抗体药物等技术平台充实管线,并应用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 [2] 国际化战略推进 - 上半年海外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18.40%,占营业总收入16.01% [3] -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19.68%,高端抗生素、兽药及中间体市场份额提升,头孢类原料药出口高速增长 [3]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在巴基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提交上市申请 [3] - 公司通过PIC/S GMP认证,拟收购越南IMP公司控股权以提升东南亚市场运营能力 [3][4]
丽珠集团上半年净利增长9.4% 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8-21 02:28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下降0.17% [2] -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2] - 基本每股收益1.43元 [2] - 利润总额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高增长 [2] - 海外收入约10.04亿元,同比增长18.40%,占营业总收入16.01% [3] 业务板块表现 - 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2] - 制剂板块增长带动利润增加 [2] - 原料药板块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增长带动利润增加 [2] -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达9.74亿元,同比增长19.68%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约4.9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7.82% [2] - 制剂在研产品共39个 [2] - 13项处于上市申报阶段,4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2]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黄体酮注射液获得上市批件 [2] -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等主要产品已申报上市 [2] 研发管理与创新 - 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强化立项和再评估 [2] - 重点项目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2] - 持续加强AI技术在研发全流程的应用 [3] - 提交专利申请23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9项 [3] - 拥有国内外有效授权专利936项,其中发明专利490项 [3] 商务拓展与管线布局 - 2024年引进的6个BD项目中5个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 [3] - BD业务围绕消化道、精神神经等核心治疗领域展开 [3] - 重点布局双抗、siRNA等前沿领域 [3]
丽珠集团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9.4% 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9:4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下降0.17%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1] - 制剂板块增长及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带动利润提升 运营效率提高推动利润总额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 [1] - 研发投入4.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7.82% [1] 产品管线进展 - 消化 精神神经 生殖 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 [1]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黄体酮注射液获上市批件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等主要产品已申报上市 [1] - 在研制剂产品共39个 其中13项处于上市申报阶段 III期临床4项 工艺验证/BE阶段2项 II期临床4项 [1] 研发突破 - JP-1366片完成Ⅲ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 重组抗人IL-17A/F单抗完成银屑病Ⅲ期临床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进入Ⅲ期临床后期 [2] - 复达那非片 NS-041片 SG1001片从Ⅰ期推进至Ⅱ期临床 LZHN2408和注射用JP-1366进入Ⅰ期临床 [2] - H001胶囊5个月完成Ⅱ期临床322例受试者入组 JP-1366片8个月完成从三期临床到上市申请 [2] 研发管理创新 - 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及资源倾斜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2] - BD引进6个项目中有5个进入临床转化阶段 与自研管线形成协同效应 [2] - BD业务围绕消化道 精神神经等核心领域布局 重点拓展双抗和siRNA前沿领域 [2] 技术应用与专利 - AI技术应用于靶点识别 药物设计 临床研究等环节 四价流感疫苗项目通过AI提升工艺效率 [3] - 上半年提交专利申请23项 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9项 国外授权4项 [3] - 累计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936项 其中发明专利490项 审查中专利315项 [3] 国际化进展 - 海外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18.4% 占总收入比例16.01%同比提升2.51个百分点 [3] - 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19.68% 高端抗生素 兽药等市场份额提升 [4] - 达巴万星制剂在欧洲获批 美国市场首仿在即 多个CDMO项目成为新增长引擎 [4]
新进展不断 多家A股公司创新药业务迈向“收获季”
证券日报· 2025-05-25 23:49
创新药行业动态 - 5月份以来A股市场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创新药领域新进展 包括众生药业 科伦药业 健康元等 [1] - 在政策支持下 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提速 创新药获批数量持续增长 产业实现整体性提升 [1] -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 成本高 部分企业经过长期投入 创新药业务逐步迈向业绩兑现的"收获季" [1] 众生药业创新药进展 - 5月23日众生药业控股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物昂拉地韦片获批上市 商品名安睿威® [1] - 昂拉地韦片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标志着公司在呼吸系统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新冠和流感创新药的企业 将推动新冠与流感联防联治诊疗步伐 [2] - 该药物获批将丰富产品线 提升市场竞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 巩固呼吸管线药物市场领先地位 [2] - 众生药业2018年转型创新药研发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果 昂拉地韦上市标志创新药进入商业化兑现阶段 [2] - 昂拉地韦片临床数据亮眼 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分享流感药物百亿元级别市场份额 [2] 健康元创新药进展 - 健康元控股子公司丽珠医药全资子公司丽珠微球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批上市 [2] - 该产品是自主开发的长效缓释制剂 适应症为成人精神分裂症 [2] - 截至5月10日全球尚无其他阿立哌唑微球产品上市 [2] 科伦药业国际合作进展 - 5月24日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与和铂医药关于SKB378/HBM9378/WIN378订立独占性许可协议 [3] - 科伦博泰收到Windward Bio AG支付的首付款 [3] - SKB378/HBM9378/WIN378是科伦博泰与和铂医药共同开发项目 双方平分全球权利 [3] 创新药行业前景 - 人口老龄化 疾病谱变化 健康意识提升将推动创新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3] - 我国企业在创新药领域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未来产业空间巨大 [3] - 行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重视人才培养 深化国际合作以提升实力 [3]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0期总第133期司美格鲁肽一季度登顶全球药王
长城国瑞证券· 2025-05-13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GLP - 1减重药物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建议关注临床数据扎实、产能储备充足且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1.5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6,跑输沪深300指数(1.56%) [5][15] - 子行业中医疗设备、医药流通涨幅居前,分别为3.92%、2.38%;医疗研发外包跌幅居前,为0.65% [5][15] - 截至2025年5月9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77x(上期末为26.34x),估值上行且低于均值 [5][20] - 申万三级行业PE前三为疫苗(52.12x)、医院(37.94x)、医疗设备(32.59x),中位数27.13x,医药流通(15.03x)估值最低 [5][20] -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25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7.88亿元,其中9家增持1.37亿元,16家减持9.25亿元 [5][58] 行业重要资讯 国家政策 - NMPA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网络销售和电商平台经营者质量管理要求 [25] - 国家卫健委修订《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扩大建设范围、细化设置标准等 [26] - 北京经开区发布意见,力争到2027年医药健康产业产值破1200亿元,获批上市创新药械25个以上 [27][28] - CDE发布《创新药研发期间风险管理计划撰写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限1个月 [29] 注册上市 - 南京清普生物“美洛昔康注射液”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长效镇痛新药,相比同类药物有显著优势 [30][31] - 强生“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获批,成为国内首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IL - 23抑制剂 [32] - 翰森制药“阿美替尼”获批新增辅助治疗适应症 [35] - 丽珠医药“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批上市,为全球首款 [38] 其他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专利侵权案胜诉 [41] - 罗氏在华投资20.4亿元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预计2029年落成、2031年投产 [42][43] - 恒瑞医药过聆讯,即将港股上市,拟募资用于研发、建设设施等 [44][45]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促进美国国内制药,加强对外国制药厂监管 [47] 公司动态 重点覆盖公司投资要点、评级及盈利预测 - 对九洲药业、华东医药等多家公司给出投资评级及盈利预测,部分公司因业务情况调整盈利预测 [52][53]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本报告期) - 健友股份、津药药业等公司有药品注册相关公告 [55] - 赛诺医疗、亚辉龙等公司有医疗器械注册相关公告 [55] - 爱迪特收购韩国沃兰少数股东股权,凯普生物获多项专利授权等 [56][57]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增、减持情况 - 本报告期25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7.88亿元,9家增持,16家减持 [58]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披露情况 - 截至2024年5月9日,499家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归母净利润增速≥100%的有44家,增速≥30%但<100%的有63家,增速≥30%且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有64家 [6][59] 投资建议 - 关注临床数据扎实、产能储备充足且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 [7][66]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司美格鲁肽一季度登顶全球药王,关注GLP-1药物产业链投资机会-20250513
长城国瑞证券· 2025-05-13 0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GLP - 1减重药物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行业迎黄金发展期,建议关注临床数据扎实、产能储备充足且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 [7][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1.5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6,跑输沪深300指数(1.56%) [5][15] - 子行业中医疗设备、医药流通涨幅居前,分别为3.92%、2.38%;医疗研发外包跌幅居前,为0.65% [5][15] - 截至2025年5月9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77x,估值上行且低于均值 [5][20] - 申万三级行业PE前三为疫苗(52.12x)、医院(37.94x)、医疗设备(32.59x),中位数27.13x,医药流通(15.03x)估值最低 [5][20] -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25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7.88亿元,其中9家增持1.37亿元,16家减持9.25亿元 [5][58] 行业重要资讯 国家政策 - NMPA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网络销售和电商平台经营者质量管理要求 [25] - 国家卫健委修订《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扩大建设范围、细化科室设置等 [26][27] - 北京经开区发布《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五大方面20条措施,目标到2027年产业产值破1200亿元等 [27][28] - CDE发布《创新药研发期间风险管理计划撰写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指导申请人规范撰写DRMP [29] 注册上市 - 南京清普生物“美洛昔康注射液”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长效镇痛新药,可降低术后吗啡使用量和疼痛评分 [30][32] - 强生“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获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国内首款IL - 23抑制剂,安全性良好 [32][35] - 翰森制药“阿美替尼”获批新增辅助治疗适应症,基于ARTS研究,疗效显著 [35][36] - 丽珠医药“阿丽唯®(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能解决精分患者治疗依从性等问题 [38][41] 其他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专利侵权案胜诉,美国专利商标局宣布相关专利权利无效 [41] - 罗氏在华投资20.4亿元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预计2029年落成、2031年投产 [42][43] - 恒瑞医药过聆讯即将港股上市,拟募资用于研发、建设设施等,创新和商业化能力强 [44][46] - 特朗普签署生物制造行政令,“内松外严”,利好美国本土药企,增加海外药企合规压力 [47][51] 公司动态 重点覆盖公司投资要点、评级及盈利预测 - 对九洲药业、华东医药等多家公司给出投资评级和盈利预测,部分公司因业务情况调整评级和盈利预测 [52][53]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本报告期) - 多家公司有药品注册、医疗器械注册、资产收购、专利授权、撤回药品注册申请等公告 [55][56][57]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增、减持情况 - 本报告期25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7.88亿元,9家增持,16家减持 [58]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披露情况 - 截至2024年5月9日,499家公司披露业绩,归母净利润增速≥100%的有44家,增速≥30%但<100%的有63家,增速≥30%且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有64家 [6][59] 投资建议 - 关注GLP - 1药物产业链,全球一季度两大核心产品销售额近50亿美元,全年或超200亿美元;中国诺和盈上市4个月销售额近10亿元,全年有望近50亿元 [7][66] - 产业链上游原料药及CDMO环节受益,国产GLP - 1药物加速上市或重塑竞争格局 [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