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入市实践概览:保险资金长期改革试点三期已至 持续加大新兴战略领域资产配比
财经网· 2025-05-28 11:54
监管政策与市场生态 - 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保险资金因长期性、稳定性和大体量特点成为典型代表 [1] - 长期资本入市可优化市场结构,降低散户占比,提升机构投资者话语权,减少羊群效应,引导价值投资转向基本面分析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 [3][4] 保险资金试点进展 - 首批试点鸿鹄基金规模500亿元(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2023年10月启动,2024年3月完成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涵盖8家险企,泰康资产首单落地120亿元,阳光保险设立200亿元私募基金 [2]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设立200亿元私募基金,投向中证A500成分股 [3] 投资方向与战略布局 - 险资重点投向高分红蓝筹(消费、医药龙头)、战略新兴产业(半导体、新能源车)及基础设施REITs [6] - 中国人寿聚焦科技、养老、消费领域,新华保险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资余额617.9亿元 [7] - 绿色投资受重视,阳光保险绿色投资规模超200亿元,大家资产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 [8] 政策调整与资金配置 - 监管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理论可释放增量资金1.6万亿元(基于36.8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 [9] - 政策放宽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比例,鼓励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9] - 上市险企响应政策,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表示将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10][11][12] 长期资本作用与市场影响 - 长期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定增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形成权益资本 [8] -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长期资金可增强市场流动性,支持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13] - 险资加强权益配置有助于优化资产结构,分散风险,平滑市场波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9]
最高容亏100%!武汉3000亿母子基金集群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21:38
武汉市政府投资基金规划 - 未来五年将联动社会资本打造3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1][2] - 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50% 国资基金可与民营企业按1:1比例出资[2] - 种子期、天使期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不对单只基金、单个项目盈亏考核[1][2] 武汉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主管部门将运用股贷债保担等金融工具从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提高融资可得性、创新金融产品等六个方面支持民营企业[1] - 推动武汉市获批银行股权投资(AIC)试点城市 引进保险资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2] - 大力发展耐心资本 构建多方参与的股权投资基金矩阵帮助科技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2] 武汉股权投资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武汉市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328家 管理基金1149只 管理规模净值2285.58亿元[3] - 2024年武汉市私募基金投资增速全国第2 募资增速全国第5[3] - 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资418亿元 联合设立母子基金185只 投资企业2025家[3] 武汉民营企业贷款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武汉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204亿元 较2021年增加2375亿元[4] - 民营企业贷款年均增速12.13% 远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4] 重大项目进展 - 泰康保险在东湖高新区落户120亿元创投基金 为首期投资规模[3] - 5家国有大行与武汉市达成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意向9只 协议基金规模650亿元[3] - 交银、农银、建银AIC已注册落地并实现项目投资[3] 经济发展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武汉市GDP为4759.41亿元 同比增长5.4%[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新质生产力集聚壮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