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优力(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搜索文档
交易超10亿美金,石药这款首仿药何以抢滩全球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08:36
交易细节 - 石药集团与Cipla USA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授权其在美国市场商业化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 [1] - 公司将获得15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及10.25亿美元潜在商业销售里程碑付款,外加双位数销售分成 [1] - 该药物在美国尚无仿制药上市,Cipla将成为首个推出该仿制药的企业 [1][3] 产品技术优势 - 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采用创新脂质体包裹技术,显著改善药物体内递送特性,实现药效提升和毒副作用降低 [2] - 临床数据显示:在87名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总体应答率25.3%,疾病控制率6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8个月,中位整体生存期14.1个月 [2] - 该药物已获批与5-FU/LV联合治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并被CSCO指南列为II级推荐 [3] 公司财务影响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下降7.8%,净利润43.3亿元同比下降26.3% [4] - 肿瘤药收入下降28.3%,主因津优力集采降价58%和多美素降价23% [5] - 此次交易有望通过首付款和销售分成为公司构筑新利润源头 [1][5] 行业技术发展 - 全球已有16款原研脂质体药物上市,主要适应症包括肿瘤、真菌感染等 [6] - 国内脂质体药物发展面临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专利保护等挑战 [6] - 政策推动下国内已有13个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批文,紫杉醇脂质体仅绿叶制药持有批文 [7] 市场前景 - 行业分析师预计国内脂质体注射剂将逐步替代普通制剂市场 [8] - 石药此次交易为国内药企在复杂制剂领域出海提供了范例 [1][3] - 企业正拓展已上市产品适应症并探索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 [7]
76亿并购梦碎、15个月努力归零,负增长下的新诺威危机四伏
钛媒体APP· 2025-05-08 15:28
交易终止公告 - 新诺威终止76亿元收购石药创新制药的重大重组交易 该交易已推进15个月 终止原因为医药行业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 经协商决定维护股东长期利益 [2] - 公司表示业务经营正常 终止交易对现有生产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2] - 市场反应理性 终止背后涉及股价波动 业绩压力及收购标的质量问题 [2] 市场反应与收购背景 - 收购消息披露后股价两次大跌:2024年1月24日披露后次日跌6.35% 第三个交易日跌14.08% 10月15日公布76亿元细化方案后次日跌11.04% [3] - 此次收购是公司向创新药转型的第二步 2023年控股巨石生物曾推动股价上涨超300% 但市场对两次收购态度分化 [3] - 石药百克虽盈利但依赖单一产品津优力 该产品占收入99.9%以上 且增长乏力 重要研发管线距离上市较远 [4][6]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问题 - 石药百克2024-2026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4.4亿、3.9亿、4.4亿元 但2022-2024H1实际净利润为6.21亿、7.85亿、3.9亿元 承诺低于历史水平 [6] - 标的估值76.22亿元 较账面价值42.76亿元溢价78.25% 被质疑高价收购低增长资产 [6] - 核心产品津优力因集采价格下降导致2024H1销售收入下滑 2024H1收入9.2亿元(同比2023年全年22.47亿元显著收缩) [6] 研发管线与行业竞争 - 石药百克重点研发管线TG103注射液(肥胖适应症)和司美格鲁肽类似药(糖尿病)预计2026年后上市 但赛道竞争激烈 国内23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类似药 [7] - 礼来已公布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Ⅲ期临床结果 显示减重药向口服剂型迭代 [7] - 巨石生物三款药物进入Ⅲ期临床 包括抗HER2 ADC、帕妥珠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 Ⅲ期临床费用高昂导致研发支出激增 [11][12] 公司业绩与转型压力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1.98%至19.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63%至0.54亿元 2025Q1净利润转亏至-0.27亿元(同比降134.03%) [8] - 传统功能食品及原料业务收入下降24.9%至18.4亿元 毛利率降5.75个百分点 生物制药板块收入仅8779万元(占比4.4%) [10] - 2024年研发费用8.42亿元(同比增25.44%) 若剔除巨石生物 2023年研发费仅0.47亿元 差异达18倍 2025Q1研发费同比增117.68%至2.4亿元 [10] - 现金流恶化: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35亿元 2025Q1为-0.87亿元 [12] 交易终止的潜在影响 - 若完成收购 新诺威收入规模将接近翻倍(2023年新诺威营收25.02亿元 vs 石药百克23.16亿元) 但研发支出和利润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13] - 终止交易被视为规避风险的"安全牌" 避免叠加标的研发投入(石药百克2023年研发费2.37亿元)和市场竞争不确定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