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海富通基金“老鼠仓”事件被处罚 风控专家担任董事长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09:13
公司事件与处罚 - 海富通基金前基金经理杨某嘉因利用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交易活动被上海证监局处罚,责令改正并处以50万元罚款 [1] - 该事件涉及陈某东控制的证券账户与杨某嘉管理的基金发生趋同交易,资金来源及去向主要为本人和亲友 [1] - 杨宁嘉自2021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管理3只基金,于2024年10月14日因个人原因卸任并离职 [2] - 杨宁嘉管理期间,海富通电子传媒股票A任职回报率接近-38%,海富通新内需混合A任职回报率接近-20%,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规模从近3亿元缩水至百万元并清盘 [2] - 此为海富通基金7年内第二起“老鼠仓”事件,2018年公司原基金经理谢志刚因同类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非法获利270.4万元 [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4年4月,业内知名风控专家、国泰君安证券前首席风险官谢乐斌兼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长 [3] - 业内认为谢乐斌履新后首要任务是解决公司风控合规短板 [3]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对“老鼠仓”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断加强,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意见要求严厉打击“老鼠仓” [3] - 2024年证监会全年查处内幕交易案件87起,其中“老鼠仓”案件12起,罚没款合计超15亿元 [3]
海富通再曝“老鼠仓”,主角竟是90后
深圳商报· 2025-10-27 21:50
公司近期事件 - 海富通基金前基金经理杨某嘉因利用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交易活动被上海证监局处以50万元罚款 [1] - 杨某嘉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其关联账户"陈某东"证券账户与所管理基金发生趋同交易 [1] - 涉事基金经理杨宁嘉(信息与罚单吻合)于2021年9月起担任基金经理,管理过3只基金,并于2024年10月因个人原因卸任离职 [2] - 杨宁嘉管理期间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海富通电子传媒股票A任职回报接近-38%,海富通新内需混合A任职回报接近-20% [2] - 其管理的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规模从近3亿元缩水至百万元,最终清盘,尽管4个月任职回报为正 [2] 公司历史合规问题 - 此次是公司七年内发生的第二起"老鼠仓"事件 [1] - 2018年9月,公司原基金经理谢志刚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300万元,非法获利270.4万元 [2] - 2014年,公司原任和时任的5位基金经理蒋征、陈绍胜、牟永宁、程岽、黄春雨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查,公司被证监会勒令整改并暂停新业务三个月 [3] 公司基本情况 - 海富通基金是中国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之一,成立于2003年4月,股东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和法国巴黎资产管理BE控股公司(持股49%) [4] - 截至今年年中,公司管理规模为2161.22亿元,在业内排名第35,非货规模接近1700亿元,排名第31 [4] - 2024年4月,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谢乐斌兼任公司董事长,谢乐斌此前曾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风险官,业内称为"风控大神" [4] 行业监管动态 -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严厉打击"老鼠仓"等行为,建立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 [3] - 2024年,证监会全年查处内幕交易案件87起,其中"老鼠仓"案件12起,罚没款合计超15亿元 [3]
基金经理“老鼠仓”被罚50万元,整合漩涡中海富通急需补齐合规短板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0-27 19:15
公司事件:海富通基金“老鼠仓”处罚案 - 原海富通基金经理杨宁嘉因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构成“老鼠仓”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处以50万元罚款[1] - 杨宁嘉于2024年10月因个人原因离任,其离任时旗下3只产品在管总规模为6.17亿元,其任职期间管理的三只产品中仅海富通数字经济业绩为正,海富通新内需A/C和海富通电子传媒产业A/C业绩分别为-19.69%/-19.84%和-37.79%/-39.31%[3] - 海富通数字经济基金在杨宁嘉离任前因资产净值仅36万元而退市,其接任该基金至离任仅123天,任职期间业绩为4.33%[3] 行业监管与合规环境 - 当前监管进入大数据时代,监管部门及公司稽查部门每日对公募产品交易及基金经理投资行为进行监控,投研人员需及时上报个人及亲属股票账户,异常交易将触发预警系统[4] - 通过大数据对比,抬轿子、老鼠仓等行为获利已基本不可能,即使相关人员离任,被查出后同样会面临行政处罚[4] 公司股权变更与整合背景 - 海富通基金主要股东因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而发生变更,合并后的国泰君安成为公司主要股东,持有51%股权[5] - 合并后的新国泰海通证券控股华安基金(51%)和海富通基金(51%),并参股富国基金(27.775%),不满足证监会“一控一参一牌”要求,使得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合并整合被业内视为势在必行[5] - 公司高管队伍发生变更,原董事长路颖因工作调整离任,由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谢乐斌接任董事长,此人事变动被业界解读为两家公募基金合并的信号[5][6] 公司业务规模与牌照价值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海富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2433.93亿元,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为1965.02亿元,相较于华安基金超7400亿元的公募管理规模存在差距[6] - 海富通基金拥有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管理三张重要牌照,是国家人社部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以及首批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之一[6] - 按规定,社保年金管理人牌照不得随意变更,因此若两家公司合并,合并后主体需保留“海富通”品牌,这强化了华安基金更名并入海富通方案的可能性[7] 公司年金业务表现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富通基金管理99个企业年金组合,总金额为750.88亿元[8] - 在集合计划中,公司管理的固定收益类组合近三年累积收益率为8.26%,含权益类组合近三年累积收益率为-1.66%,两者在11家管理人中均位列最后一位[8]
90后基金经理因“老鼠仓”被罚50万元!管理产品任职回报亏损近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22:28
事件概述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基金经理杨某嘉(信息高度指向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杨宁嘉)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老鼠仓”交易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改正并处以50万元罚款 [1][3] - 杨某嘉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基金持仓、交易明细等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陈某东从事相关交易活动,陈某东的证券账户与相关基金发生趋同交易 [1][3] - 杨宁嘉于2024年10月14日因“个人原因”卸任其管理的全部3只基金,此次“老鼠仓”事件的曝光或为其离任的真实原因 [4][5] 涉事人员职业轨迹 - 杨宁嘉于2017年5月加入海富通基金,历任股票分析师、高级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并于2021年9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3] - 其先后管理过海富通电子传媒产业股票、海富通新内需混合、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共3只基金,其中管理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的时间仅100多天 [3][4] - 杨宁嘉在管理海富通电子传媒产业股票C类份额的3年多时间里,任职回报接近-40%,在管理海富通新内需混合的1年多时间里,任职回报接近-20% [5] 违规交易细节 - “陈某东”所使用的证券账户于2014年开立,账户由其本人控制使用,资金来源及去向主要为其本人和亲友 [3] - 处罚决定书确认杨某嘉的行为违反了《基金法》相关规定,但未披露具体的趋同交易金额 [3]
清盘警报!下半年11天9只基金“倒下”,永赢卓越臻选跑输基准超22%领衔
搜狐财经· 2025-07-11 22:05
基金清盘趋势 - 2024年全市场超300只基金清盘,创历史性高峰 [1] - 2025年上半年清盘基金达129只,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1] - 7月1日至11日短短11天内已有9只基金清盘,其中4只为发起式基金 [1][2] 业绩分化与资金迁徙 - 排名后20%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前20%产品份额逆势增长 [1] - 清盘基金普遍业绩低迷,如永赢卓越臻选成立三年累计亏损22.86%,跑输基准22.31个百分点 [2] - 发起式基金中除银华中证基建ETF发起式联接外,其余三只成立以来亏损均超17% [2] 发起式基金清盘原因 - 规模未达标:多数发起式基金成立时规模较小,三年内未达2亿元要求即触发清盘 [3] - 业绩不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持续赎回,如中银慧泽积极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规模仅1616万元 [3] - 清盘基金集中在权益类产品,反映A股市场缺乏赚钱效应 [3] 清盘基金处理流程 - 清算费用优先支付,包括审计费、律师费等 [4] - 缴纳所欠税款后清偿基金债务(如管理费、托管费) [5] - 剩余资产按份额比例分配,通常以现金形式在6个月内完成 [6][7] 清算合规性要求 - 需经审计和法律意见书确认,清算报告提交证监会备案 [8] - 清算期间停止收取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 [8] - 清算小组由管理人、托管人及专业机构组成,确保合规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