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式基金清盘

搜索文档
申万菱信旗下基金“折戟”!发起式基金如何走出清盘危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23:16
发起式基金又现清盘潮。 实际上,申万菱信基金年内已有申万菱信双禧混合型发起式、申万菱信鑫享稳健混合发起式等多只发起 式基金产品相继退出市场。申万菱信添利六个月持有期混合也因连续5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而进入清算程序。 近日,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下称"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申万菱信养老 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下称"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均发 布了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根据公告,上述两只基金均因成立三年后资产规模低于2亿 元,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申万菱信基金今年已有多只发起式基金惨遭清盘。从全市场来看,数据显 示,按份额合并计算,2025年至今清盘的基金共计160只,其中61只为发起式基金,占比近40%。 受访人士认为,大量发起式基金清盘反映出基金行业竞争激烈,资源正加速向优质基金集中,业绩不佳 或缺乏竞争力的基金将被淘汰,行业优胜劣汰机制更加完善。同时,这种清盘机制也倒逼基金公司审慎 布局产品,不能盲目跟风热点,而是要更加注重基金的业绩表现和规模管理。 再添两只清盘 因未过"三年 ...
三年规模“大考”关口难过,申万菱信又有两只基金拉响清盘警报?
搜狐财经· 2025-07-25 13:51
发起式基金清盘加速 - 2025年以来全市场有144只基金清盘,其中发起式基金超过45只 [2] - 申万菱信基金年内有4只发起式基金因成立满三年规模不足2亿元而终止运作 [2] - 行业发起式基金面临三年规模大考,若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将进入清算程序 [2] 申万菱信基金面临清盘风险 - 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和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两只发起式基金可能因规模不足2亿元在2025年8月2日终止 [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两只基金规模分别为0.08亿元和0.25亿元,远低于2亿元门槛 [3] - 公司已暂停这两只基金的申购等业务,显示可能放弃维持规模 [3] 基金业绩表现分化 - 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A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9.81%,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后1/3 [4] - 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成立以来收益率2.25%,在目标日期型FOF中排名前1/2 [4] 迷你基金问题突出 - 申万菱信基金有17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10只为发起式基金 [5] - 5只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部分召开持有人大会但未达有效条件 [5] - 包括申万菱信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ETF(0.17亿元)和稳鑫90天滚动中短债(0.01亿元)等 [7] 新基金规模快速缩水 - 申万菱信沪深300价值联接2月成立时规模3.06亿元,到二季度末仅剩0.4亿元 [6] - 公司年内成立5只基金,但新基金规模保有困难 [6] 迷你基金明细 - 规模最小的是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中短债(0.01亿元) [7] - 包括量化对冲策略(0.45亿元)、可转债(0.42亿元)等多类型产品 [7] - 7月清盘的申万菱信国证2000增强和专精特新主题未统计在内 [7]
清盘警报!下半年11天9只基金“倒下”,永赢卓越臻选跑输基准超22%领衔
搜狐财经· 2025-07-11 22:05
基金清盘趋势 - 2024年全市场超300只基金清盘,创历史性高峰 [1] - 2025年上半年清盘基金达129只,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1] - 7月1日至11日短短11天内已有9只基金清盘,其中4只为发起式基金 [1][2] 业绩分化与资金迁徙 - 排名后20%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前20%产品份额逆势增长 [1] - 清盘基金普遍业绩低迷,如永赢卓越臻选成立三年累计亏损22.86%,跑输基准22.31个百分点 [2] - 发起式基金中除银华中证基建ETF发起式联接外,其余三只成立以来亏损均超17% [2] 发起式基金清盘原因 - 规模未达标:多数发起式基金成立时规模较小,三年内未达2亿元要求即触发清盘 [3] - 业绩不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持续赎回,如中银慧泽积极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规模仅1616万元 [3] - 清盘基金集中在权益类产品,反映A股市场缺乏赚钱效应 [3] 清盘基金处理流程 - 清算费用优先支付,包括审计费、律师费等 [4] - 缴纳所欠税款后清偿基金债务(如管理费、托管费) [5] - 剩余资产按份额比例分配,通常以现金形式在6个月内完成 [6][7] 清算合规性要求 - 需经审计和法律意见书确认,清算报告提交证监会备案 [8] - 清算期间停止收取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 [8] - 清算小组由管理人、托管人及专业机构组成,确保合规性 [8]
如何看待发起式基金又现“清盘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8:02
发起式基金清盘现象 - 2025年6月至少有16只发起式基金发布清盘公告或清算报告 [1][2] - 截至2025年7月1日年内共有127只基金清盘其中超过40只为发起式产品 [2] - 16只6月清盘的发起式基金平均单位净值仅为081元平均规模超过2000万元 [2] 清盘基金特征 - 16只清盘基金在成立到清算的三年内平均跌幅超28%其中7只跌幅在20%以上 [3] - 多数清盘基金具有赛道型特征主要投资医药和新能源板块 [3] - 部分基金如宝盈新能源产业跌幅高达54%万家新能源主题跌3484%富荣医药健康跌2079% [3] 基金管理人情况 - 6月清盘的16只发起式基金归属于不同基金公司其中7只管理人规模超5000亿元 [2] - 6家清盘基金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足千亿元其中4家管理规模在300亿元以下 [2] - 瑞达基金截至一季度末在管规模仅有9313万元旗下仅余3只基金 [2] 基金业绩表现 - 富荣医药健康混合发起式A在2025年涨幅达1423%同类排名前16%但在2024年跌幅高达1940% [5] - 景顺长城国证新能源车电池联接近三年亏损4221%年化波动率3014%最大回撤634% [6] - 部分ETF联接基金因目标ETF规模小流动性差业绩不佳导致资金流入困难 [5] 发起式基金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1日全市场共有发起式基金2238只其中1102只规模低于2亿元占比近半数 [7] - 2022年下半年以来成立的发起式基金中有834只规模不足2亿元574只不足5000万元 [7] - 2025年新成立发起式基金378只发行总规模4166亿元占同期公募基金发行总规模的77% [8] 行业趋势 - 发起式基金因募集成立灵活已成为公募机构布局市场的重要工具 [7] - 市场环境恢复后发起式基金仍是体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高性价比形式 [1][8] - 监管强调"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导向鼓励提升长期投资业绩 [9]
发起式基金“规模魔咒”难破 绩优者亦难逃清盘命运
环球网· 2025-06-22 10:21
发起式基金清盘现状 - 今年以来全市场清盘的百余只基金中多达44只为发起式基金其中7只清算时规模不足千万元 [1] - 部分清盘基金业绩表现突出如华安创新医药锐选量化股票发起式A净值上涨近22%跑赢业绩基准约17个百分点国泰金福三个月定开混合金鹰品质消费混合发起式A同期涨幅均超10% [3] - 富荣量化精选混合发起A东方红鼎元三个月定开混合等近一年收益率超过10%却因规模未达标被迫退出市场 [3] 发起式基金运作机制 - 发起式基金成立时需使用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并持有满三年 [3] - 若成立满三年时规模仍低于2亿元基金将自动终止且无法通过持有人大会延续 [3] - 安信量化优选股票瑞达策略优选混合发起富荣量化精选混合发起等7只产品清算时规模均低于1000万元 [3] 行业问题与挑战 - 发起式基金多布局细分赛道如港股通量化消费等虽阶段性业绩爆发但渠道推广乏力或市场关注度不足导致规模长期低迷 [3] - 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低不少公司借此布局创新领域或试水新策略但若三年内未能形成市场认可即便业绩尚可也难以吸引资金 [4] - 部分定期开放产品因流动性限制进一步加剧了规模增长难度 [4] 市场趋势与建议 - 近年来发起式基金数量持续增长但三年之约下的清盘压力逐步显现 [4] - 目前全市场仍有数百只发起式基金规模徘徊在2亿元以下未来或面临集中清盘风险 [4] - 有机构建议基金管理人需更审慎评估产品定位避免为保成立而盲目布局监管部门可考虑优化规则对长期业绩优异但规模暂未达标的产品给予一定缓冲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