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近6年“南北船”合并终落幕,中国船舶(600150.SH)即将合并吸收中国重工
新浪财经· 2025-08-05 15:53
合并交易实施进展 - 中国船舶将于2025年8月13日起连续停牌以实施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 申报结果公告后复牌[1] - 中国重工将于2025年8月13日起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8月12日为最后一个交易日[1]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持股数量不超过1853.85万股 行权价格30.02元/股 较收盘价34.04元溢价13.39%[1]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持股数量不超过3.23亿股 行权价格4.03元/股 较收盘价4.68元存在折价[2] 合并历史背景 - 南北船合并于2019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启动 涉及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联合重组[3] - 2024年9月中国船舶公布通过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具体方案[3] 公司业务定位 - 中国船舶主营军民造船业务 修船业务 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旗下拥有江南造船 外高桥造船等资产[4] - 中国重工专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 涵盖海洋防务装备 海洋运输装备 深海装备等五大业务板块[4] 财务业绩表现 - 两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合计43-49亿元 同比增长121%-152%[4] - 中国船舶预计净利润28-31亿元 同比增长98.25%-119.49%[4] - 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15-18亿元 同比增长181.73%-238.08%[4] 行业竞争地位 - 合并后公司手持订单占全球总量约15% 造船完工量全球占比超14% 新签订单全球占比超16%[5] - 中国船舶当前手持民船订单322艘 2461万载重吨 产能排期至2029年[5] - 301法案悲观情绪修复推动需求释放 合并将减少同业竞争并增强产业链协同效应[5]
中国船舶业巨头合并在即,全球最大上市船企呼之欲出!
搜狐财经· 2025-08-05 04:06
全球船舶业重组案 - 中国船舶将通过发行A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已获证监会批准 中国重工将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并于2025年8月13日退市 [1] - 中国船舶业务涵盖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企业 中国重工专注于舰船研发设计制造 业务覆盖海洋防务、海洋开发装备等领域 [1] - 此次合并源于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合并后产生的业务重合与同业竞争问题 集团承诺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整合 [1] 交易方案细节 - 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中国船舶)和5.05元/股(中国重工) 调整后换股比例为1:0.1339 交易总额达1151.50亿元 [3] - 合并后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第一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手持订单分别为2169.62亿元和2337.68亿元 [3] 财务表现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16.8亿至18.5亿元 同比增长227.71%至261.76% 总市值1710.75亿元 [4]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0.5亿至12.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总市值1067.14亿元 [4]